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技巧>《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

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

时间:2022-11-22 08:17:11 技巧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

在小学数学课中,根据教学内容可以划分为概念课、计算课、解决问题课与空间图形课,而几乎在每一个新知识的起始课,学生最先接触到的必然是数学概念。概念是构成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内容,它们是互相联系着的,也是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因此上好概念课对小学生的后续学习以及数学素质发展的培养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

一、小学概念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们学校的教研有多个老师上了概念课,听了之后就发现我们经常会

不经意地把数学概念课上得冰冷无味、死板缺乏生机;学生没有通过对大量事物的感知、分析、理解而抽象出概念,总的来说就是忽视概念的形成过程,忽视概念间的相互联系,忽视概念的灵活应用,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概念教学脱离现实背景。很多教师在上概念课的时候,首先就要求学生

把概念强记下来,然后进行大量的强化练习来巩固概念。这种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有着很大的消极影响,由于学生并没有理解概念的真正涵义,一旦遇到实际应用的时候就感到一片茫然。

2、孤立地教学概念。很多教师在教学概念的时候往往习惯于把各个概念分开讲述,这样虽然是课时设置的需要,但是这种教学方式会使得学生掌握的各种数学概念显得零碎,缺乏一定的体系,这不仅给学生理解和应用概念设置了障碍,同时也给概念的记忆增加了难度。

3、数学概念的归纳过于仓促。数学概念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建构与解构的反复过程。引导学生准确地理解概念,明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正确表述概念的本质属性,这是概念教学应该达到的教学目标。而部分教师课堂教学中概念的形

成过于仓促,学生尚未建立初步的概念,教师即已迫不及待的进行归纳与总结。

二、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的基本策略

1、必须将概念置身于现实背景中去理解。 数学概念是抽象的、严谨的、系

统的,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则是容易理解和接受具体的、直观的感性知识。因此,我们在教学之始应该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搭建起联系的桥梁,提供丰富、典型、全面的感知材料,千方百计地充实学生的感性材料。数学概念教学时必须将概念寓

于现实社会背景中,让学生通过活动亲身经历、体验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从中经历完整的学习过程,用方法组织和建立数学概念,这样建立起来的概念才具有丰富的内涵。

2、概念的建构需经多次反复。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概念的建构需经多次反复,经历“建构—解构—重构”的过程。

3、重视概念在生活中的应用。 概念教学一般应遵循“从生活中来——抽象成数学模型——到生活中去”这样一个过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初步学会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体会数学概念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第二次与生活的联系是一种自觉与提升。

三、小学数学概念课的基本模式

我认为,概念课的教学应该分为这样四个环节:1、概念的引入,2、概念的形成,3、概念的巩固,3、概念系统的建构。

1、概念的引入。数学概念是抽象的、严谨的、系统的,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则是容易理解和接受具体的、直观的感性知识。因此,我们在教学之始应该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搭建起联系的桥梁,提供丰富、典型、全面的感知材料,千方百计地充实学生的感性材料。概念引入的途径是多样的,可以通过直观引入、计算引入,也可以从情境设疑引入、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知识基础引入。

2、概念的形成。小学生建立数学概念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概念的形成,二是概念的同化。由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处于由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大多以“概念形成”的形式为主。概念的形成是一个累积、渐进的过程,是概念教学的中心环节。数学概念的形成一般要经过直观感知→建立表象→揭示本质属性三个阶段,直观感知和建立表象是建立概念的向导,概念本质属性的揭示是概念教学的关键。在教学梯形的认识中,梯形概念的形成就是经历了这样三个过程:先让学生互相介绍、欣赏自己印象中的梯形是怎样一个图形,这是一种直观感知的过程,学生通过画梯形、看梯形、说梯形,丰富了自己的感性认识,也初步建立了梯形的表象,他们认识梯形是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再让学生从众多图形中选出哪些不是梯形,说说为什么这几个不是梯形,学生通过观察、对比、交流,逐步建立了梯形完整的表象,也基本

揭示了梯形的本质属性,他们认为梯形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但是学生对此还不是完全掌握;然后让学生在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里各剪一刀剪出梯形来,学生通过“破坏”和“创造”使这三种图形都变成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这时梯形的本质属性完全凸现,正因为如此,所有学生都认为“只有”两个字非常重要。

《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3、概念的巩固。掌握概念是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小学生对概念的掌握往往不是一次能完成的,要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多次进行往复。当学生初步建立概念后还需运用多种方法,促进概念在学生认知结构中的保持,并通过不断运用,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使新建立的概念得以巩固。为了让学生巩固所学的概念,可以举出实例进行辨析,可以自觉在解决问题时运用。在教学梯形的认识中就是这样进行巩固的:先让学生说说在我们周围哪些物体的形状是梯形,通过寻找生活原型建立起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解决认识的具体性、形象性与数学概念的抽象性、逻辑性之间的矛盾;再让学生把梯形剪一刀剪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把平行四边形剪一刀剪成两个大小完全一样的梯形,通过剪使概念在运用中得到巩固,在巩固中又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4、概念系统的建立。概念总是一个一个进行教学的,因此在小学生的头脑中,概念常常是孤立的、互不联系的,教学进行到一定程度时,要引导学生把学过的概念放在一起,寻找概念之间纵向或横向的联系,组成概念系统,使教材中的数学知识转化成为学生头脑中的认识结构,也利于对知识的检索、提取和应用,促进知识的迁移,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概念系统的建立可以按知识内在的联系,也可以用增加概念的内涵,还可以利用集合图表示。但无论运用哪种方法,都必须建立在反思、梳理的基础之上。在教学梯形的认识中梯形的建构就是通过学生的介绍并利用集合图来进行的:先让学生介绍梯形,通过介绍促使学生进行反思,这是对所学知识的初步梳理,是系统建构的基础;再让学生用图示表示梯形、等腰梯形与直角梯形之间的关系,通过画图促使学生进行意义建构,这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系统建构,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梯形。

总之,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上概念课的时候一定要根据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概念的具体特点,采取科学的教学策略来开展教学工作,以保证数学概念教学的质量。

谈提高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策略2017-05-12 22:03 | #2楼

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上好概念课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展开了探讨,提出了几点可行对策。

数学概念是构建数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因此必须受到重视。小学数学概念的学习,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第一步,只有让学生理解了概念,才能运用知识去判断、推理、强化数学理论知识,才能提高学习质量。在数学概念教学方面,目前的教学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因此,如何提高概念教学对小学数学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概念教学脱离现实背景?在小学数学课堂上,一些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时会要求学生先把概念背诵下来,然后布置练习题进行强化,这种方式会让学生对概念似懂非懂,不能理解其真正含义,只会机械式的练习,碰到其他情况就会无措。

(二)概念的归纳过于仓促?不断建构和解构的反复过程是形成数学概念的必要过程,教师在形成概念这一部分有时候过于仓促,在学生还处在初步建立时已经开始进行归纳总结的步骤了。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考虑到小学生的理解力、接收度等方面的特性,小学生在认识新事物往往注重直观形象,不善于抽象思维,在记忆方面也习惯用

形象记忆,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在记忆概念时一般采取的是背诵方式。这样就没完全吸收,难以灵活运用。教师应该针对他们的这些特质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一定要确立以学生为主题。

二.概念引入的教学策略

小学生在学习时需要有一段准备过程,这一过程就是引入教学内容的时候,良好的概念引入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和主动理解,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一)生活实例引入?从生活实例引入数学概念,能够给学生带来一种熟悉感,拉近数学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进行“直线与线段”的教学时,可以在课堂上拿出一些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二)旧知识迁移引入?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中高年级的概念学习可以通过之前的基础知识引入,在学习“质数与合数”这一概念时可以通过回忆约数的概念来开展,让学生观察1、2、6、7、8、11、12、15的所有约数,给出一个分类,从而引出质数与合数。

(三)情境设疑引入?小学生思维活跃,对有兴趣的问题会积极思考,利用这一方面,教师可以建立情境然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对所学概念有初步认识。例如,“体积”概念的学习,可以拿来一满杯水,然后往杯中扔个石子,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石子丢入杯中会有水溢出,这样学生对石块占了水的空间有了感性认识从而引出“体积”,情境建设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更能够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提出问题的好习惯。

三.概念建立的教学策略

数学概念的形成一般是经过直观感受、建立表象、本质属性三个阶段,这一过程中要引导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过度到抽象思维。

(一)要强化感知。教学活动中会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来辅助他们理解,但要注意的是感知的具体对象要从材料中剥离出来,帮助学生抽出概念具体化,如讲面积时以方形盒子为例,那么要让学生真正理解面积这个概念而不是只认方形的面积,可以用不同的物体来强化学生对面积概念的感知。

(二)小学生注重客观事物。在学习时也多是通过直观感知概念,要让学生建立表象,从直观事例中脱离出来形成抽象思维,在学习活动中的实践完成后先不急于总结,可以让学生回想思考一番,由教师引导走向抽象概括。

(三)在学生形成表象后揭示本质属性,将所学进行总结,让学生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扩散到相似事物上。

四.概念巩固的教学策略

(一)加强记忆?对于概念的学习肯定是需要记忆的,小学生的机械记忆能力较强,能很快记住课本上的概念表述,但是也很容易遗忘,教师要帮助学生将机械记忆上升到理解记忆,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延伸.这样记得久也能灵活运用,更加根深蒂固。

(二)应用实例?在课堂最后,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对概念理解的具体性特点,在延展了概念后让他们自己例证,在脑中更加具体化,能将学习到的概念运用于实际加深理解。例如,在加减法学会以后,

可以让他们讨论生活中哪些事情运用到了数学理论,理解的同时对神奇的数学知识产生兴趣。

(三)加强应用?学生有没有掌握好概念,不仅在于他能熟练的说出概念定义,还要会灵活运用概念。强化应用训练可以深化概念理解,增强记忆。在应用训练方面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内涵应用,可以偶尔在课堂开始时抽查以前学过的概念定义。另一方面,概念的外延上,让学生根据概念举例,辨认例证的对错并说明理由,同时还可以提出一些有难度的题目进行训练。

(四)温故知新?课程完成后,学生要真正掌握需要反复的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进行巩固。数学概念之问的关联紧密,当学生学习到一定程度后,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找出概念之间的关联,帮助学生理解新概念的同时回顾以前所学,使之条理清楚牢固掌握。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对学生以后的数学素质发展产生重要的意义。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性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来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的开放式教学策略09-24

试论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策略09-24

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09-25

小学数学中高年级复习课教学策略09-25

小学语文知识教学策略09-25

小学习作教学策略06-05

小学低段识字教学策略09-25

小学语文知识的教学策略09-25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03-06

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学结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