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经典励志>公开课>《教学设计公开课

教学设计公开课

时间:2023-12-14 07:25:29 公开课 我要投稿

教学设计公开课范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公开课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设计公开课范文

教学设计公开课范文1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词语。

  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

  情感目标: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

  2。积累语言。

  难点:通过个性化的阅读,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朱自清简介及朱自清作品。

  2。搜集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学生交流课前所搜集到的有关时间的名言警句。

  2。听了这些名言警句,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3。揭题:80多年前有一位年轻的作家也和我们有着一样的感怀,于是他写下了散文《匆匆》(板书课题,读题。)这位作家就是——朱自清。(板书:朱自清)

  1。你了解朱自清吗?(生简介作者)

  过渡: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朴素、精炼,文笔清新如如水,自然如风,令人回味无穷。在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文章里,他是怎样来抒发他的情怀呢?

  设计意图:师生谈话,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有关时间的诗词、名言、朱自清的生平,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筛选信息的能力,由此也巧妙地引导学生进入本文自主阅读的状态。

  二、整体感知,读中悟学

  1。整体感知:录音朗诵《匆匆》。

  听了朗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文章,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懂文中的每个自然段。

  (1)老师选择几个难度的自然段指名学生朗读,师生评议,正音。

  (2)每个自然段分别说了什么?

  (3)文中作者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媒体映示句子: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3。指导有侧重点地读好问句。

  (1)指名读。要求:读出自己的疑惑。

  (2)假如要强调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该怎么读?指名读、齐读。

  (3小结方法: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要求就有不同的读法和感受。

  设计意图:紧扣题眼,用不同的语气朗读重点语句,通过不同角度的朗读,引导学生获取不同的体验,引发联想,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同时获得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

  三、细读探究,品味感悟

  1、课文中,作者以他细腻而独特的笔触,具体形象地描述了日子的来去匆匆,请同学们细细读读课文的第2、3自然段,找出有关的语句,读读品品,并在旁边做些批注,写写自己的感受。

  2、学生自读自悟。

  设计意图: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在这一环节指导学生自主朗读,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味,在读读写写中探究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受到情感熏陶。

  3、交流,随机映示语句,相机指导朗读。

  (1)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A。指名几声读,谈体会。(在交流中了解作者运用比喻的写作方法,形象地写出了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B。请读的出色的学生介绍为什么能读得好,让学生们明白怎样读进文字中去。

  C。小结方法:朗读时展开丰富的想象,并融入自己的感受,就能把文章读好。

  D。运用上述方法朗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教学时一方面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同时又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学生自己朗读喜欢或感受深刻的'句子,有自己的独特体会,真正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而师生共同研读讨论重点句段,有利于解决重难点,也体会了课堂的互动。

  (2)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圈画:“水盆”“饭碗”“双眼”下面加点。)

  A。读了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B。学生评议:他读得怎样?听了同学的朗读,你还想到了什么?

  C。读出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学习语文的目的不只是了解内容,也不仅是一时一地的同感,更重要的是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老师不断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读后的感受,创设不同的情景引导学生说话,落实了读的训练的同时指导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3)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A。教师范读,你能体会到什么?是你想到了那些时光飞逝的词?

  B。时间能”跨”能“飞”,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谁也能把日子的这种飞逝的感觉读出来?和老师比一比。指名读。

  C。男女生赛读。

  D。喜欢这个句子的同学站起来读。设计意图:该环节为学生创设了个性化阅读的时空,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重视学生的自主多元感悟,重视学生朗读中谈体会和朗读中的师生评价、交流,真正达到有感情朗读的要求。

  四、配乐齐读,深化情感

  1学生配乐读第2、3自然段,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受。

  2、此刻让我们再来回味文章开头的问句,你是否有新的体会呢?再读。

  设计意图:抓住文中的设问句在课堂首、尾的运用,既起到了首尾呼应的作用,又对理解文章的内涵起到了很好的帮助。

  五、总结全文

  既然日子这样容易匆匆而逝,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品味,寻找答案。六、作业

  1、课外读一读《跟时间赛跑》。

  2、协议据有关珍惜实间的句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3、读一读朱自清的其他散文如《荷塘夜色》《春》等著名的散文,学习积累优美的语言。

教学设计公开课范文2

  教学目标

  1。认识“虑、职”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屏、折”,会写“忧、虑”等15个字,会写“无忧无虑、呼唤”等17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3。学习文中的“说……吧……可是……”的句子,思考这种写法是如何具体展现猫的性格特征的,并照样子写一写。

  4。结合“阅读链接”,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猫吗?猫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2。哪位同学养过猫?它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

  3。猫是那么活泼可爱,充满灵性,它不仅是画家爱画的小动物,也是作家爱写的小动物。大作家老舍先生还特地为猫写了一篇文章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无忧无虑任凭尽职蹭稿纸丰富多腔遭殃枝折花落责打

  生气勃勃

  教师根据学生的认读情况进行读音上的再强调。

  重点指导:“蹭、腔、殃”的读音,注意“屏、折”的多种读音。

  2。指名说说生字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重点注意“忧”与“扰”、“虑”与“虚”、“稿”与“搞”的区别。

  3。教师再次出示以上生字新词,让学生一起读一读,在读中巩固对生字新词的掌握。

  4。理解词语的意思。可以结合生活理解,也可以结合文中的语句理解。

  无忧无虑:没有一点儿忧愁和顾虑。

  任凭:无论,不管。

  尽职:尽力做好本职工作。

  屏息凝视:抑制住呼吸,集中注意力地看。

  ①猫怎样屏息凝视?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猫“屏息凝视”的情形?

  ②引导学生说:“猫一听到老鼠的响动,就弓起背,悄悄地来到洞口,只见它瞪大眼睛,连呼吸也不敢。”你在生活中遇到过需要屏息凝视的情形吗?联系生活经验,运用“屏息凝视”进行说话练习。

  丰富多腔:本课指猫的叫声种类多。

  遭殃:遭受灾殃。

  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读课文,划分段落。想一想:课文第一部分,主要写猫的什么特点?课文第二部分,写小猫的什么特点?

  第一部分(1~3):猫的性格实在古怪。

  第二部分(4):满月的小猫的可爱。

  2。请你把两部分内容串联起来,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写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刚满月的小猫的可爱。)

  四、课堂小结。

  读了课文之后,老舍先生笔下的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古怪、可爱)

  —第二课时—

  一、检查生字,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语,检查掌握情况。

  2。上一节课,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了作者主要写了猫的古怪和可爱,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这节课,我们继续品读课文,看看猫的古怪和小猫的可爱分别具体表现在哪里。

  二、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一)猫性格的古怪。

  1。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找出描写猫“古怪性格”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2。交流:

  ①你能找出概括猫性格的词语吗?(老实、贪玩、尽职)

  ②它的老实、贪玩、尽职各体现在哪里呢?

  引读:说它老实,是因为——

  说它贪玩,是因为——

  说它尽职,是因为——

  ③“古怪”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它性格古怪?(古怪:跟一般情况很不相同,让人感到奇怪。因为它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

  ④通过读这一自然段,你体会出了作者的什么感情?(对猫的喜爱)

  ⑤反复读,读出对猫的喜爱之情。

  3。课文第2、3自然段也写出了猫性格的古怪,请你速读课文,找出表示古怪的重点词语。(温柔可亲、一声不出;什么都怕、那么勇猛。)

  4。哪些句子体现了作者对猫的喜爱?

  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①“小梅花”指的是什么?(猫的脚印)

  猫在写作的干净的稿纸上任意踩踏,老舍先生非但不冒火,反而戏称是“踩印几朵小梅花”。

  ②结合生活实际,谈谈猫的.叫声是否总是那么动听,为什么在作者听来会是“丰富多腔”的。

  模仿猫的叫声,理解“丰富多腔”。

  ③猫的叫声是“丰富多腔”的,这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对猫的喜爱)

  ④有感情地朗读第2、3自然段。

  (二)猫的可爱。

  1。出示第4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

  ①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承上启下)

  ②你从“更”字体会到什么?(这个“更”字告诉我们,作者爱猫,更爱小猫。)?

  2。小猫的可爱,你感觉到了吗?找出写小猫淘气的句子。

  ①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它的淘气?(没完没了、再跑再跌、胆子越来越大、摔跤、打秋千)?

  ②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

  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把小猫当成一个孩子来写,突出了它的天真可爱。)

  ④出示老舍先生的《养花》片段,读一读。再读课文中的相关内容,看有什么新的体会。(从《养花》一文,可以体会到老舍对花的喜爱,再联系课文中小猫对花的糟蹋,可以看出老舍对小猫的爱更深。)

  ⑤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

  (三)朗读全文。

  一只普通的猫,在老舍笔下是那么栩栩如生,这都源自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让我们再来读读这篇文章吧!

  三、拓展延伸。

  1。不仅老舍爱猫,很多作家都喜欢猫,如夏尊、周而复等,认真读读“阅读链接”中的文字,体会作者的感情。

  2。交流。(相同之处:表达了对猫的喜爱之情。不同之处:老舍——猫的性格古怪、可爱淘气;夏丏尊——人们对猫的态度;周而复——猫的外貌和神情。)

  四、布置作业。

  1。搜集关于老舍的资料,阅读老舍的作品。

  2。选择自己喜爱的一种小动物,写出它的特点,表达出对它的感情。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抓住关键词语“老实、贪玩、尽职”,引导学生体会猫的古怪性格。在思考中,学生明白了,作者把这些矛盾的词语用“可是”连接起来,说明在猫的身上同时具备这些特点,从而理解了它的古怪。

  2。在学习满月小猫的可爱时,通过对《养花》一文的拓展阅读,感受老舍对花的喜爱之情,又与课文中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加以体会,从而品悟到老舍对猫的爱之深。

教学设计公开课范文3

  有两幅对联大家一起看一下:(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同学们能够猜出这是写的唐朝哪位诗人吗?(杜甫)盛唐时期,我国有两位著名诗人,他们一个被后世称为“诗仙”,一个被称为“诗圣”,就是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杜甫的诗大多真实表现了现实生活,他亲身经历“安史之乱”,所作的《三吏》《三别》更真实反映了唐朝末期战争给人带来的苦难生活,今天我们学习其中流传最广的《石壕吏》。

  二、整体感知,听读课文

  (导)作为一首叙事长诗,故事性很强,不过读起来却也是朗朗上口,配上曲子也别有韵味,请让我先给同学们示范诵读一遍,注意停顿、节奏、及语调变化,大家可默默跟读,准备朗诵。

  1、播放录音《二泉映月》教师范读。

  2、学生范读,同学们听的很认真,有没有愿意试一下。

  3、学生评价,并配乐齐读。(评价:朗读基本功很扎实,很到位。)

  三、疏解课文,复述情节

  (导)这首三吏三别中的作品,作者在音律和谐,文字简洁的形式下,同时也赋予了作品深邃的思想和对现实强烈的批判色彩,杜甫想说什么呢,他最终说了没有?这是我们要思考的,下面让我们跟随诗人的脚步去石壕村看一看,那里发生了什么?这个任务交给大家

  1、小组讨论,结合注释,先疏解字词,提出疑难一起解决,理清故事情节。

  2、质疑并复述课文。(走:跑前:走上前且:尚且更:再从:跟从)

  3、补充并做评价

  (明确)因为古诗言虽尽而意无穷,所以在抓住主要情节的同时可以适当发挥想象,不要抱者翻译的心态去学,重在欣赏,领会意韵。

  四、赏析课文

  (一)内容浅析

  1、如果用文中一句话概括全文,应该是哪句?(有吏夜捉人)

  2、为什么是“捉人”还是“夜晚”?(不是征兵,是强抓,半夜表明官吏凶狠无情)

  3、最终抓到人没有?(抓到了,“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暗示作用)

  4、文中主要人物是谁?板书:吏妇(官吏愤怒的大声呼叫,)

  5、这两个人物出场各自态度反应如何?板书:呼啼(妇人悲伤的哭哭啼啼)

  6、抓人的情节以什么形式描述出来的?妇人致辞。

  7、思考妇人交代的几层意思?三层:战争惨烈;家境困难;自请服役。

  (明确:表明战争惨烈的句子,家境困苦的句子,)

  8、有人读完文章说显然老妇人致辞的三层意思是一口气表达出来的,你怎么认为?(不是,是官吏再三逼迫的)

  9、老妇人真的自愿去服役吗?自请服役时老妇人心理真实想法是什么?(自请服役也暗示掩护老翁和儿媳的心理。)

  10、请出几位同学表演一个改编了的短剧,同学们看一下这样的改编有没有道理?

  (演的最突出的谁?官吏,但在原文似乎他没说一句话,不过这样增添故事情节确实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情节更加完整了。采访一下演官吏的'同学,你是读了那句话受启发才演的惟妙惟肖的?)

  明确:这是本文在艺术构思上的特色,全文虽只有120个字,但情节并不简单,题目以石壕吏为题,但诗人在正文中给他暗写,老妇人用明写,成为一篇抒情独白,但用心品味发现这些语句是官吏逼问出来的,凶残的特点暴露无疑。这叫“藏问于答”文言文经常用到。再次感谢几位同学的表演,使我们加深了对课文的了解。

  11、让我们齐读一遍老妇致辞这一段,感受一下气氛。

  (二)质疑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要求每个小组提一个最想得到解答的问题。(学生提问)

  (1)为什么要特地点明差役捉人是在夜里?第一部分哪一句对下文叙事最有预示作用?

  (2)“听妇前致词”是谁在听?

  (3)“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未写泣者是谁,我们能推知是谁吗?

  (4)差役为什么没有抓他呢?

  (5)作者在故事里充当了什么角色的?面对差役的蛮横他为什么没有劝阻?

  (6)这首诗反映了诗人思想上的矛盾心理是什么?

  (三)深挖主题

  1。认识作品的主题

  2。认识杜甫

  引入《望岳》《春望》和本文归纳

  3生谈文中的捉人与现在的征兵区别来看社会的变迁

  4学习文章的写法。

  五、主旨总结

  (导)综观全文,你认为是从谁的角度叙述的?杜甫,但作者的内心却没能展露,他一直保持沉默,他心里到底有没有想法?(板书:憎恶官吏的凶残,同情民众的苦难。)他将自己的感情融会在平实的叙述之中,这是本文另一的语言上的特点。诗人怀着深厚的同情之心为人民唱歌当哭,记下了战乱年代一幕惊心动魄的场景。

  六、尝试背诵

  七、作业:

  1、背诵并默写。2、续写老妇人走后,这家人的生活,或她在军中生活的日子。200字左右,想象合理。

【教学设计公开课】相关文章:

公开课教学设计08-04

《推敲》公开课教学设计12-06

公开课教学设计范文12-01

《比尾巴》公开课教学设计10-13

《推敲》公开课教学设计03-30

体育公开课教学设计06-10

数学公开课教学设计03-30

《桥》公开课教学设计03-30

比尾巴公开课教学设计03-01

公开课太阳教学设计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