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新常态>《主动适应工作新常态

主动适应工作新常态

时间:2024-04-07 16:29:00 新常态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主动适应工作新常态

  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 赛力克·巴勒夏提 强调“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党员干部真正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就要自觉远离任何观望犹疑,不待扬鞭自奋蹄,,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凝聚起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正能量。 “在马言马、在马信马”。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值得毕生追求、需要终身实践。我们要努力练就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看家本领,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加强学习,尤其是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系列重要讲话,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理政的行动纲领,是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我们要自觉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我们要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言有所戒、不做错误思想的“俘虏”和“应声虫”,行有所止、不患挺不起腰杆的“软骨病”,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坚决防止思想道

  德出现滑坡,坚决防止理想信念蒙上灰尘,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写道,“革命实践的锻炼和修养,无产阶级意识的锻炼和修养,对于每一个党员都是重要的,而在取得政权以后更为重要”,因为共产党员“都是从中国社会中来的,并且今天还是生活在这个社会中,还经常和这个社会中一切不好的东西接触”。虽然我们党今天面临的环境明显不同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但是依然面临诸多风险和考验是一致的。党的报告指出:“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我们真心诚意爱党、忧党、兴党、护党,就要严格落实治党责任,党委、党组聚精会神抓党建,最大的政绩莫过于此,为此要做到管到位、严到份,不能管一阵放一阵、严一阵松一阵。就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都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规定办事,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就在于此,为此要讲政治、讲原则、讲规矩,坚决反对说一套、做一套,坚决反对各自为政、自行其是。就要严格执行、共同维护党的纪律,“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反之如果执纪不严,说情风流行、关系网盛行、潜规则横行,党内优秀人才就会遭受“逆淘汰”,营造良好从

  政环境的希望就会落空。

  在位谋政、在位廉政。在党的历史上,“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言行一致者有之,“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弄权贪腐者亦有之,先进典型,敢于担当负责守清正;反面典型,为官不为乱为惹民怨,孰是孰非,一目了然,历史也会做出公正评判。在全党扎实深入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给不少党员干部猛击一掌的警醒,对群众,拉亲近,不怠慢;对工作,求上进,不敷衍;对规则,有敬畏,不冒犯,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充分认同。但是,少数党员干部在铁规禁令的高压态势下,廉而不勤、为官不为,甚至还在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致使政令不通、政策落地难。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就要在其位、谋其政,矛盾面前不躲闪、挑战面前不畏惧、困难面前不退缩,勇于担当、尽职尽责,远离“小圈子”“小兄弟”,严防一念之差、一时糊涂,真正做到既廉又勤,既干净又干事。要按照“三严三实”要求,继续深学、细照、笃行焦裕禄精神,做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而如果为官不为、失职渎职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损失,将难逃党纪国法的惩处。要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从严治党是一场永远在路上的“赶考”,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命题人、监考人、评分人,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有多近,就能走多远,做出经得起实践、经得起人民、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政绩。

  提高本领、走向未来。我们党面临的形势越是复杂、肩负的任务越是繁重,越是要求我们,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本领,这样才能分阶段顺利完成党确定的宏伟目标。我们要努力去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认识、自觉顺应和积极运用社会发展规律,推动实际工作。方法不对,事倍功半,甚至还会南辕北辙;方法对头,才能事半功倍。我们要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特别要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要,也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我们要练好调查研究的基本功,更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推动形成“调查研究—科学决策—部署落实”的工作链条,调研有的放矢、扎实深入、实事求是,并形成周密完善的制度,这样才有发言权、决策权;决策迈向科学化,必须以调研为基础、以依法为标尺、以民主为途径,执行起来也才有理有力。我们只有真正提高工作本领和水平,才是主动适应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常态,也才能切实履行好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而走向未来。

  准确把握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20170106 10:48 | #2楼

  即将过去的2015年,一个热词被政界、经济学界高频引用,这就是“新常态”。

  在今年5月,主席在河南考察工作时,第一次提出“新常态”一词,他说:“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从此以后,“新常态”一词便经常出现在一些官员和专家学者的演讲和宏论中。在前几天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党中央又提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因此,在新形势下,准确把握新常态既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也是我们做好未来经济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新常态是相对于“常态”或者“旧常态”而言的。从字面上看,“新”异于旧,“常态”就是时常发生的状态,“新常态”就是不同于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所谓经济“常态”并不是指经济活动在一个长时期内稳定不变的状态,而是在经济发展的某个阶段,由经济规律所主导的经济活动具有相对稳定的动态过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同一个国家在不同发展时期的常态是有差异性的。这样,就可以对经济常态进行

  不同的划分,如“新常态”与“旧常态”。党中央以“新常态”定义当下的中国经济,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不同的新时期、新阶段。这是党中央总结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验教训,深思熟虑的结果,充分展现了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处变不惊的决策定力。从消费需求看,过去30多年来,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性特征,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从投资需求看,经过30多年高强度、大规模的投资拉动,一些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产能过剩,而新常态下,一些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新技术的投资已大量涌现,如互联网、物联网、电商等行业的崛起正在颠履一些传统行业。从出口和国际收支看,过去国际市场空间巨大,出口成为拉动我国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在由于全球需求不振,再加上随着人口红利、劳动力成本低优势的逐步消失,一些出口企业遇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困难。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看,过去长期供给不足而需求旺盛,现在一些行业却产能过剩。从生产要素看,过去劳动力成本低,现在人力成本较高,

  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从市场竞争特点看,过去主要是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现在则逐步转为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从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看,伴随着经济增速由高速向中低速的转换,各类隐性风险逐步显现,产能过剩、地方债、影子银行、房产泡沫等问题要求我们必须一一化解。产能要“挤水分”,房地产要“去泡沫”,金融需“去杠杆”,在这些问题上不能“等、靠、要”,否则,会出现经济增速放缓,社会发展停滞不前,甚至掉进中等收入陷阱。从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看,过去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正逐渐递减,现在我们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控,微调预调,精准发力。

  因此,从以上这些变化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目前中国经济已步入一个新常态,这种新常态不是一些人认为的经济衰退,而是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调能的那样:中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变是常态,不变是非常态,变是正常的,永恒不变的就是变。经济既然已进入新常态,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主动适应新常态,观念上要适应,认识上要到位,方法上要对路,工作上要得力。只有主动适应,科学把握,积极作为,才能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否则就可能错失发展良机。

  主动适应新常态,就要认清大势。经济发展有其自身的逻辑和内在规律,我们在规律面前只能遵守,不能违背。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新常态下,应客观、理性地看待发展速度的升降、结构优化的阵痛和刺激政策的进退。既坚持底线思维,保持“忧患心”,保持定力,又坚持战略思维,坚定不移转方式、调结构,摆脱“速度情结”和“换挡焦虑”,保持一颗平常心。要牢固树立转型才能更好发展意识,咬定目标,坚定前行,绝不能因为经济下行压力大,又回到粗放发展的老路上。

  主动适应新常态,就要坚持发展。新常态,新阶段,发展仍是第一要务,是硬道理,是解决其他问题的基础和前提。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虽然发展速度会慢下来,但发展机会仍然很多。我们一定要立足实际,积极发现新的增长点,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薄弱环节中,从资源、产业、市场的比较优势中,从国家支持的重点和发展战略中,把潜在需求找准,把每项工作做实,形成发展的强大动力。

  主动适应新常态,就要主动作为。只有主动才能把握先机,只有主动才能大有作为。新常态下的发展必须是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是以就业充分、效率提高、结构优化为支撑的发展。发展阶段的转变意味着经济领域“破”与“立”的转换。能不能适应新常态,关键是看主动作为的程度和深化改革、结构调整的力度。我国有13亿多人口,内需充分迸发所形成的消费潜能无可限量。我们新型城镇化动力

  依然强劲,空间依然广阔,这些都是我们的优势,我们没有理由妄自菲薄。

  主动适应新常态,就要改革开放。新常态下转型发展的“密码”就蕴藏在改革开放中。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就必须拿出政府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形成公开透明、预期稳定的制度安排,促进市场活力充分迸发。要围绕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推进改革,抓好改革措施的落地,要着力解决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在改革面前,“不作为”、“拖延症”要不得,要明晰责任,防止消极懈怠贻误改革时机。要狠抓改革创新,突出创新驱动,要把高屋建瓴的设计与贴地而行的措施有机结合起来,绘就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风景!

  明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我们一定要主动适应新常态,统一思想,奋发有为,努力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

  结合实际工作谈谈公司如何适应新常态20170106 12:44 | #3楼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我国已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中国经济发展转入新常态,在宏观经济环境下,作为市场经济的细胞,企业的新常态是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基础。深刻理解和主动适应新常态,有利于我们抓住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从而推进企业科学健康良性发展。

  一、 新常态下企业生存境遇分析

  首先,企业“暴利”时代已经结束,“微利”时代已经到来。随着中国经济进入增速换挡期,高速增长时代的结束,传统的依靠劳动力成本和资源投入获得“暴利”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企业主要依靠信息、知识和技术这些新要素,依靠创新获得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来获取利润。在市场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压力下,企业需要对人力资源进行长期积累和投入,利润的获取将更加艰难,那种期待一夜暴富的企业将逐渐被淘汰,而积小利为竞争力的企业将成为常青树、不倒翁。

  其次,以现代信息技术、高新技术武装起来的物联网企业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新趋势。以现代科技、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物联网,已经初步形成覆盖物联网感知制造业、通信业和服务业的完整产业链,改变着企业的生产、储存、营销全过程,产生新的业态,发展出新的盈利模式,引领着企业的发展趋势,并且带来新的创造力和竞争力。

  再次,中小企业成为新常态的主力军。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经占

  企业总数的90%以上,创造了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为3亿以上的城镇就业人员提供工资性收入。随着国家反垄断的规范化,国家将加大对国有企业、跨国企业垄断的监管力度,依靠行政和技术进行垄断的机会逐渐弱化,相反,国家在财税政策、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创业兴业、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将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中小企业将成为我国企业中数量最大、最具内在活力和动力的企业群体,在经济增长、技术创新、增加税收、吸纳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将发挥主导作用。很显然,中小企业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技术创新的核心力量,成为新常态的重要特征。

  二、 新常态下企业发展应对策略

  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布局,强调内外平衡,把握发展主动权。在价值观上,企业要坚持正确的义利观,有所为有所不为,既算经济账,更要算政治账、社会责任账,既注重当前,更注重长远;在经营观上,以多元共赢替代零和博弈的思维模式,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竞争对手的合理关切,在谋求企业发展中促进共同发展;在社会责任承担上,致力于维护和发展开放型经济,更积极主动地参与企业治理机制完善和规则制定,从原来的被动接受者变为

  积极参与者。

  智谋为先,审时度势。新常态改变了企业的经营环境,企业谋发展、做决策,不能凭感觉,而是要关注大势,特别是面对未来的差异化调控,企业应更讲究经营战略与战术。哪些地方该支持,哪些地方

  不支持,政府会有所侧重,企业必须审时度势,借势发展。

  精专为上,强化主业。扩张的时代过去了,企业也要收缩战线,不要再继续简单扩张,要向着精、专方向发展;要立足主业,立足产品,做好品牌。要尽快缩短技术差距。要懂得整合资源,嫁接改造,缩短新技术的研发时间。

  创新为本,科技引领。新常态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将信息、技术融入实体经济之中,抓住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机会,以信息经济、智慧经济引领企业转型发展,引导企业与互联网接轨,在经营中铺设营销网络,大力发展电商业务。

  三、 新常态下企业要抓住四大机遇

  面对新常态这样的大背景,企业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事情,逐渐强身健体,同时要抓住机会,有所作为,少讲“逆势而上”,多说“顺势而为”,关键是要抓住四大机遇:

  一是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带来的技术机会,尽快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企业,加

  快转型升级,增速换挡步伐,始终使企业走在新常态的潮头。

  二是抓住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带来的改革机会。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一种富有生命力的企业结构,新常态为企业加快混合所有制结构的建构提供了难得的机会,通过混合所有制的建设,改变企业僵化,缺乏活力的经营体制,将使企业在组织结构上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是抓住城镇化作为国家发展长期战略蕴藏的政策机会。新型城

  镇化是拉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新引擎,引发中国社会一系列变革,巨量的投资、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中产阶级群体的蕴育,为企业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机会。

  四是抓住市场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机会。中国的改革尽管已经30多年了,但由于中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阶段,现代企业制度对中国的企业来说总体上尚很陌生,很多企业尚不会运用市场经济规则和现代企业制度来配置资源,发展自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为走在市场高端同时有能力创造市场的企业提供了机会。

  结合实际工作,面对新常态、新挑战、新机遇,我们的公司要从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方向转变,通过拓展新技术、催生新服务、发展新项目、创立管理新模式等发展手段,综合运用以下几方面具体措施实现企业的再次腾飞:

  1、抓好现代企业管理。过去十多年间,我们公司依托着行业优势和国家大力发展基础设施产业建设的利好政策,一直在不断扩张规模。然而随着国家关于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意见的出台,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进一步做大做强企业,就必须加强人才引进,特别是管理人才的引入,以此拉近与领军企业的管理差距。当然也可以进行混合所有制机构的构建尝试,利用民营企业的灵活、高效管理模式,打造现代化企业管理平台。

  2、抓好品牌质量。优良的品牌质量是赢得顾客忠诚取之不尽的源泉。企业应该把产品质量、品牌建设放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实施

  检测服务业产品质量品牌创新行动,引导支持公司制定品牌发展战略。

  3、抓好产、学、研、用。围绕传统服务项目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与本市知名院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实现技术上有“一招鲜”,服务上有“杀手锏”,营销上有“点金术”。推进以技术中心为主体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围绕主导产业,组织开展区域性、专题性产学研用合作,创新推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

  4、抓好节能环保工作。要围绕节能减排,采用节能技术和装备,淘汰落后产能,解决资源环境约束问题。在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模式必须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不能再延续过去那种依靠大投入、大消耗带来的大产出、高增长。更换老旧设备,引进新型节能的先进仪器和技术装备。

  5、抓住利好政策机遇。人口城镇化将成为建筑行业最大的发展新红利。城镇化既可增加投资,又能拉动消费,城镇人口的增加需要新建更多的住房,需要兴建更多 的公共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新增城镇人口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

  6、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战略机遇。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随着该战略的深入实施,将带动房地产业等诸多发展机遇加速向本市转移。我们要立足本地实际,努力在与京津冀交通互连、市场共建、生态保护等领域的合作上发挥更大作用,提升在区域行业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主动适应工作新常态】相关文章:

如何适应工作新常态05-18

主动适应政治新常态05-18

乡镇主动适应新常态05-18

要主动适应新常态05-18

如何主动适应新常态05-18

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05-18

纪委 主动适应新常态05-18

主动适应环保新常态05-18

如何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