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文明礼仪>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月宣传学习材料

民族团结月宣传学习材料

时间:2022-12-29 07:04:02 民族团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民族团结月宣传学习材料

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新疆的成功实践 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工作,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把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大政方针与新疆民族工作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采取了一系列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各族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少数民族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得到了发展、繁荣,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日益深入人心,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民族团结月宣传学习材料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完善和巩团。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制度,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制度化和法律化。新疆解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废除了一切旧制度,实现了各民族在政治上一律平等,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为实现国内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发展,我们党和政府从实际出发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从1954年起,新疆相继建立了5个民族自治州、6个民族自治县。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掀开了新疆历史发展的新篇章。50多年来,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与运用,正确把握维护国家统一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证国家整体利益与兼顾民族区域自治利益的关系,紧密结合新疆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法》,不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用足、用活、用好国家赋予民族地区的各项优惠政策展和社会同步。同时,不断健全民族工作方面的法制,完善同民族区域自治法配套的法规体系,

因地制宜地制定地方性民族区域政策法规,立足实际,着眼全局,使民族政策的制定、贯彻与改革的目标和进程相衔接,用政策和法律的力量,不断推动我区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实践证明,我们党的民族政策,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同我国民族的具律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各族人民保持坚强团结的重要基础和保证。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新中国的民族政策是最好的。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我们的民族政策也是最成功的。

(二)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不断成长壮大。

50多年来,党和政府始终把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作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各种形式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使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日益壮大,结构不断改善,素质不断提高。1950年,新疆少数民族干部仅3000人,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时,少数民族干部4.7万人,目前,已达33.8万人,占全区干部总数的52%,是解放初少数民族干部总数的110倍;少数民族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5.6万人,占全区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56%:少数民族妇女干部占全区妇女干部总数的66%以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自治区觉委、自治区人民政府从新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进一步加大了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和培训力度,制定了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培养规划和阶段性目标,采取有力措施,通过党校和干校培训、区内外挂职锻炼、异地交流等途径,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和自主权,促进了经济发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每年都有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到中央党校新疆班、天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新疆少数民族干部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进修班参加学习培训,强化理论素质,提高业务能力,增强执政本领。自治区还选派了一大批优秀少数民族平部到中央国家机关和内地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开拓视野,增长才干。从1999年开始,自治区对在南疆四地州及一些边远少数民族聚居乡镇工作的民汉族干部,分期分批进行为期两年的脱产培训和异地挂职锻炼,学政治、学业务、学语言,提高他们的理论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目前已有3700名乡镇基层干部赴北疆地区和兵团挂职培训锻炼。在培养过程中,按照加快新疆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现实需要,一方面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干部,坚持政治标准第一,着力培养造就政治上十分坚强的干部队伍。另一方面,切实加强对少数民族干部的社会实践和群众工作的锻炼,不断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和处理复杂局面的能力。目前,我区少数民族干部已成为新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在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疆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证明,正是由于我们党高度重视并培养使用了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正是由于汉族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互相信任,并肩战斗,团结合作,共同带领各族群众奋发图强、艰苦创业、团结奋斗,才使自治区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呈现出繁荣、发展、稳定的崭新局面。

《民族团结月宣传学习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三)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前提和保证。长期以来,全区始终坚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以马克思主

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中心内容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广泛深入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大力揭露和批驳民族分-裂势力散布的种种歪曲和杜撰新疆历史,包括民族发展和宗教演变历史的谬论,肃清他们所宣扬的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的反动影响,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群众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使各族干部群众真正懂得,民族团结则百业兴旺,民族纷争则人民遭殃,不断提高各族干部群众维护祖国统

一、维护社会稳定的思想政治觉悟。从1983年起,自治区连续23年把每年的5月作为民族团结教育月,以月促年,常抓不懈,做到每年有重点,年年有新内容,年年有新发展,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和富于时代特点的教育内容,广泛地宣传教育各族干部群众。通过长期扎实有效的工作和卓有成效的宣传教育,使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为越来越多的干部群众所掌握,"三个离不开"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党的民族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各民族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支持、互相谅解已蔚成风气,全区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先进典型不断涌现,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在新形势下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全区上下坚持把民族团结工作与扶贫帮困、为各族群众大办好事实事、解决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把加强民族团结与贯彻党的各项民族政策相结合,与发展经济文化事业相结合,与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相结合,不断使民族团结深入人心,落到实处。从1982年以来,,自治区已召开了4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的根本会。目前,受到国务院、国家民委、自治区三级表彰的民族团结进步模

范单位773个(次)、模范个个1303人(次)。通过不断树立和表彰民族团结先进典型的活动,以榜样的力量感召和凝聚人心,在新疆大地上唱响了"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祖国大家庭好、民族团结好"的主旋律,形成增进民族团结的浓厚气氛,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向前发展,当前我区民族工作和民族关系是新疆历史上的最好时期之。我们要把胡-锦-涛提出的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加强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共同创造新疆各族人民的美好未来。

(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得到普遍尊重。

民族文化教育政策、民族语言文字政策和民族风俗习惯政策是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自治区成立50年来,通过颁布相关法规、条例和坚持不懈地宣传教育,充分尊重和有效保证了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少数民族使用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和权利,在我区司法、行政、教育等领域和社会生活中得到广泛落实,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发展,进一步丰富了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电脑等也广泛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在各类教育事的中均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分别使用了使用了七种语言进行教学。为保证教学需要,政府还组织编写、翻译、出版了大量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材。根据各民族交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党和政府还大力提倡各民族相互学习使用语言文字,在各级各类少数族学生中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培养"民汉语

兼通"的少数民族人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得到充分尊重。在执行民族政策中,党和政府重视通过法规和宣传教育等手段,保证了少数民族的衣食住行、节假日、婚丧礼仪、文化、医药卫生、体育等传统的风俗习惯。在我区地方立法中,考虑到少数民族的一些具休情况,实行与汉族有别的特殊优惠照顾政策。

(五)党的宗教政策更加深入人心。

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是我们党维护人民利益、尊重和保护公民权利的重要体现,也是最大限度团结人民群众的需要。党的宗教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论是历史的还是现实的经验都深刻地揭示:必须站在国际政治斗争和维护新疆稳定的战略高度,认识宗教问题的重要性,坚定不移地从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维护国-家-安-全的全局出发,高度重视,努力做好宗教工作。多年以来,全区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宗教政策,使各民族群众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得到充分的尊重。在新疆,各族群众可以完全自主地选宗教择自己的宗教信仰,没有人因信仰宗教而受到歧视或不公正待遇,正常的宗教活动都受到法律的保护。新疆现有宗教活动场所2.4万余座,其中伊斯兰教清真寺2.39万座,宗教教职人员2.9万人。依法保障宗教团体的合法权益,1982年以来,全区共恢复建立各级宗教团体88个,其中自治区和地、县级伊斯兰教协会79个。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原则,旗帜鲜明地保护爱国宗民教人士和信教群众正常的宗教活动,旗帜鲜明地反对非法宗教活动,

《民族团结月宣传学习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严厉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坚持把加强爱国宗教人士的思想和队伍建设作为做好宗教工作的关键,在政治上关心他们,把爱国宗教人土作为肩负着特殊历史使命的非党基层干部来对待,纳入全区干部培训计划;坚持工作上支持他们,团结和依靠爱国宗教人士协助党和政府管理宗教事务,支持爱国宗教人土依法开展工作;坚持生活上照顾他们,在自治区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拿出资金,对爱国宗教人士给予生活补贴。目前,享受不定期生活补助的有5761人,年均补助2074万多元。建立了自治区、地、县三级培训体系,有计划、分层次地对全区现有伊斯兰教教职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从2001年开始,由自治区负责对全区重点清真寺的8000余名教职人员进行培训,每年培训2000人左右,目前已培训了7000多人;其余2.1万名宗教人士,由地县两级负责培训,目前已培训了2.16万人次。这是建国以来我区对宗教人士进行的规模最大、成效最为明显的培训。同时,组织宗教人士参观考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在新疆,宗教界人士享有充分的参政议政的权利。目前,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担任职务的新疆宗教界人士1731人,他们代表信教群众积极参政议政,并对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进行监督。为了满足信教群众学习经-文和宗教知识的需要,在新疆翻译、出版和发行了维吾尔、哈萨克、汉等多种文字和版本的《古半经》等一批伊斯兰教经典,以及佛教、基-督教等其他宗教的经典。坚持失言从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使宗教事务管理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进一步从法律上保证了各族群众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保障了正常宗教活动的有序进行,维护了各族

群众的根本利益。通过全面正确地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障了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宗教团体的合法权益。各族人民群众包括信教和不信教的群众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为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祖国统一和发展经济文化而共同奋斗

大泉中心校西泉分校

2012年5月

民族团结月宣传学习材料2017-01-26 07:45 | #2楼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位于中国西北边陲,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陆地边境线5600多公里,周边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等八个国家接壤,在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现在又成为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新疆,古称西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元前60年,西汉中央政权设立西域都护府,新疆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省。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现有14个地、州、市,88个县(市),其中33个为边境县(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新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174个团场。截止2004年底,新疆人口为1963.1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占60.5%。新疆共有47个民族成份,其中世居民族有13个。各民族中,维吾尔族897.67万人,占总人口的45.73%;汉族780.25万人,占39.75%;哈萨克族138.16万人,占7.04%;回族87.63万人,占4.46%;柯尔克孜族17.12万人,占0.87%;蒙古族16.96万人,占0.86%;塔吉克族4.35万人,锡伯族4.08万人,满族2.41万人,乌孜别克族1.42万人,俄罗斯族1.13万人,达斡尔族0.67万人,塔塔尔族0.47万人,其他少数民族共10.79万人。

新疆地形特点是:山脉与盆地相间排列,盆地被高山环抱,俗喻“三山夹两盆”。北为阿尔泰山,南为昆仑山,天山横亘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半,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准噶尔盆地。习惯上称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塔里木盆地位于天山与昆仑山中间,面积约53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盆地中部,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里木河长约2100公里,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在新疆东部有吐鲁番盆地,最低点-154米,是中国海拔最低的地方。新疆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均天然降水量155毫米。区内山脉融雪形成众多河流,绿洲分布于盆地边缘和河流流域,绿洲总面积约占全区面积的5%,具有典型的绿洲生态特点。 新疆具有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资源。日照时间长,积温多,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年太阳能辐射量仅次于西藏,对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新疆现有耕地6038万亩,人均占有耕地3.12亩,为全国人均数的2.1倍。新疆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在三山和两盆的周围有大量的优良牧场,牧草地总面积7.7亿亩,仅次于内蒙古、西藏,居全国第三。新疆水资源约占全国的3%。2004年,新疆地表水年径流量882亿立方米,人均地表水占有量5146立方米,是全国平均值的2.25倍。地下水可开采量251亿立方米,冰川储量占全国的50%。但由于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气候干旱,水资源受季节因素影响,时空分布极不平衡,地表水蒸发量大,致使一些地方水资源不足。

新疆矿产种类全、储量大,开发前景广阔。目前发现的矿产有138种,其中,9种储量居全国首位,32种居西北地区首位。石油、天然气、煤、金、铬、铜、镍、稀有金属、盐类矿产、建材非金属等蕴藏丰富。新疆石油资源量208.6亿吨,占全国陆上石油资源量的30%;天然气资源量为10.3万亿立方米,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量的34%。新疆油气勘探开发潜力巨大,远景十分可观。全疆煤炭预测资源量2.19万亿吨,占全国的40%。黄金、宝石、玉石等资源种类繁多,古今驰名。

1

新疆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按照《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的资源分类,在中国旅游资源68种基本类型中新疆至少拥有56种,居全国之冠。新疆自然景观神奇独特,冰峰与火洲共存,瀚海与绿洲为邻,自然风貌粗矿,景观组合独特。著名的自然风景有天池、喀纳斯湖、博斯腾湖、赛里木湖、巴音布鲁克草原等。新疆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在新疆5000多公里古丝绸之路的南、北、中三条干线上留下数以百计的古城池、古墓葬、千佛洞、古屯田遗址等人文景观,其中,交河故城、高昌故城、楼兰遗址、克孜尔千佛洞、香妃墓等蜚声中外。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艺术和风情习俗绚丽多彩,构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旅游人文景观,深受中外游客的喜爱。

新疆的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品种独特、特性优良,开发和发展的潜力较大。新疆野生动植物达4000余种。农作物地方品种及引入品种达10000多个,不少物种品质优异。新疆地方畜禽品种具有适应性强、抗病、耐粗饲等优良特性。新疆还是多种果树的原始起源中心和次生中心,果树资源丰富,其中优良品种约300余个。天然药物如:麻黄、罗布麻、甘草、贝母、雪莲等分布广泛,质量上乘,具有独特的品质和优良的特性。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50周年。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经过新疆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新疆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辉煌成就。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建立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体系,初步形成了以天山北坡经济带为依托、以铁路和公路干线为骨架、以区域性和地区性经济中心城市为支点、辐射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2004年新疆生产总值2200.15亿元,比上年增长11.1%,比1978年增长11.5倍,年均递增10.6%。新疆人均生产总值11199元,比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约570元。产业结构得到不断优化和调整,

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由1978年的35.8:47.0:17.2调整为20.2:45.9:33.9。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2004年全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8亿元,比上年增长18.2%,比1978年增长19.7倍,年均增长12.9%。

新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逐年提高,目前已形成了棉花、粮食、甜菜、林果和畜牧等优势主导产业。2004年农业增加值444.7亿元,比上年增长5.1%,比1978年增长6.1倍。粮食总产量828.53万吨,比上年增长3.4%,比1978年增长1.2倍。棉花产量175.25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27.73%。现代畜牧业不断发展,2004年末牲畜存栏头数达5206.37万头(只),比上年增长3.6%,比1978年增长10.7倍。肉类总产量128.13万吨,比上年增长11.4%,比1978年增长12.3倍。新疆特色农产品发展方兴未艾,棉花、啤酒花、番茄、红花、枸杞、哈密瓜、吐鲁番葡萄、库尔勒香梨、和田石榴等特色农产品饮誉国内外,其中啤酒花占全国总产量的70%,枸杞占50%以上,红花占60%以上。新疆已成为全国最大商品棉、啤酒花和番茄酱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和甜菜糖生产基地。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形成了以矿产资源开发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导力量,包括石油天然气开采、石油化工、钢铁、煤炭、电力、纺织、建材、化工、医药、轻工、食品等门类基本齐全、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工业体系。2004年工业增加值745亿元,比上年增长14.5%,比1978年增长10.3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稳步提高。200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油产量2227.71万吨,位居全国第3位,比上年增长5.1%,比1978年增长5.3倍;原煤产量2219.64万吨,比上年增长15%,比1978年增长1.1倍;发电量244.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2.7%,比1978年增长10.5倍。企业整体经营水平不断提高,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截止2004年底,新疆上市公司已有27家,总市值405.39亿元,总股本83.62亿股,累计募集资金110.92亿元,这些上市公司对新疆的经济建设与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成就,投资环境明显改善。200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60亿元,比上年增长15.8%。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全社会投资累计达到7854.9亿元,年均增长 2

19.7%。先后建成了一大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如塔里木农业灌溉和环保一期工程、乌鲁瓦提水利枢纽工程,北疆铁路、南疆铁路及其西延工程、兰新铁路复线,沙漠公路,吐一乌一大高等级公路、乌一奎高速公路,南北疆光缆等。目前,新疆铁路营业里程已达2998.5公里,铁路运输能力大幅度提高。公路通车里程8.65万公里〈含兵团〉,已形成以乌鲁木齐为中心,以7条国道为主骨架,东联甘肃、青海,西出中亚、西亚各国,南通西藏,并与境内68条省道相连接,境内地市相通,县乡相连的公路交通运输网。全疆现有民用机场12个,航线92条,形成了以乌鲁木齐为中心、连接国内外65个大中城市和11个国外城市的空运网,通航里程已达11.18万公里。到2004年底,固定电话普及率为26.6%,移动电话普及率为25.3%,互联网用户78.1万人。

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形成了沿边、沿桥(亚欧大陆桥)和沿交通干线向国际、国内拓展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成为中国向西开放的前沿。目前已有国家批准的开放市、县70个,开放一类口岸17个,两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一个加工贸易区和三个边境经济合作区,已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2004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56.3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2%,比1978年增长了244倍,年均增长24.6%,对外贸易主要国家和地区为哈萨克斯坦、美国、俄罗斯、欧盟等。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自1978年起,外商直接投资累计5.8亿美元。自1992年起已成功举办13届乌鲁木齐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

旅游业发展迅猛。2004年,新疆接待国际旅游人数31.69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0.9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7.5%,较1978年增长1977倍,年均增长35.5%;国内旅游人数1241.58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08.96亿元,比上年增长22.9%。旅游收入占GDP比重达5.0%。旅游业已成为新疆国民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2004年新疆私营企业发展到4.3万户,从业人员57.25万人,注册资金643.2亿元;个体工商户46.7万户,从业人员74.2万人,注册资金86.8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生产总值约占全区的21.8%,对扩大就业、增加税收、促进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全疆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广播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学技术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到2004年底,全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4.5万人,每10万人口中大专以上学历有5000多人,居全国前列。全区拥有县以上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122家;1979年以来,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6545项,其中获国家奖励的137项,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共有在校生439.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57.8%,专任教师26.5万人。截至2004年底,全区实现“普九”的人口占到全区人口的71.9%,青壮年文盲率已降至2%以下。全区现有普通高校28所,本专科在校学生16.3万人,比1978年增长14.8倍。文化事业欣欣向荣,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92.9%,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2.5%。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进一步巩固,截止2004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9434个,床位7.28万张,卫生技术人员9.58万人。基本实现了所有县(市)有医院、卫生防疫站和妇幼保健机构,乡(镇)有卫生院,村村有医疗点。

伴随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新疆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2004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03元,比上年增长4.9%,比1978年增长22.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245元,比上年增长3.1%,比1978年增长17.8倍;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和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由1980年的5.42和7.8平方米提高到2004年的18.82和19.1平方米。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从新疆多民族的实际出发,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符合国情的民族、宗教政策,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各族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权力。目前,全区有5个民族自治州,6个民族自治县,42个民族乡。国家非常重视新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由解放初期的3000余人发展到现在的34.8万人,占全区干部总数的51.8%,一大批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管理人才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活跃在政府机构以及经济、教育、科技等各个领域。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得到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教育、文化事业有了很大发展。目前,在新疆各类教育中均有多种少数民族语言的教学。其中,基础教育阶段采用了维吾尔、汉、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锡伯、俄罗斯等7种语言进行教学。新疆的报纸用维吾尔、汉、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锡伯6种文字出版发行,少数民族的报纸达43种,刊物达80种;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实现了维吾尔、汉、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5种语言播出,新疆电视台实现了维吾尔、汉、哈萨克3种语言播出。少数民族古代文学巨著《福乐智慧》、《突厥语大词典》和少数民族历史史诗《江格尔》、《玛纳斯》以及维吾尔族大型古典音乐套曲“十二木卡姆”等一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保护,并得以发扬光大。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宗教人士、宗教场所和群众正常的宗教活动受到尊重和保护。目前,全区有清真寺23000多个,充分满足了信教群众的需要。高举民族团结的伟大旗帜,大力开展以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为主线的思想教育活动。自1983年以来,已连续22年在全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已日益深入人心,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越来越巩固,盼发展、求团结、思稳定已成为新疆各族人民共同愿望、共同追求。认真贯彻中央关于维护新疆稳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严厉打击民族分-裂主义骨干分子、暴-力恐怖犯罪分子和宗教极端势力为首分子,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保持了我区的社会政治大局稳定。

展望未来,新疆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和美好的前景。我们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计划2017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2400亿元,增长9%;计划到2017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2570亿元,年均增长10%;力争到2020年生产总值达到7720亿元,年均增长9.2%,实现比2000年翻两番半的目标。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大力推进优势资源转化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技兴新和人才强区战略,加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力度,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集中精力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加快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着力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保持社会政治大局稳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新疆的长治久安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进步。

新疆是祖国西部的一块正在开发的宝地,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新疆各族人民将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兄弟省区市的支持下,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努力把新疆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

昌吉电大团委

2017年5月23日

【民族团结月宣传学习材料】相关文章:

民族团结学习材料05-19

第九个民族团结宣传月方案05-19

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方案05-19

民族团结宣传材料05-19

民族团结教育月方案05-19

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材料05-19

民族团结典型宣传材料05-19

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材料05-19

检察机关民族团结宣传方案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