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创新>《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时间:2022-11-18 18:36:23 创新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本人从事教育工作20多年,深深体会到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是衡量一所学校教学水平,教学先进性的重要体现。学校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培养创新型、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勇于创新精神的人才。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级起就担负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任务。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下面就本人经验谈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好习惯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们在教学中惊喜的发现,孩子们变得活泼了,胆子大了,课堂变得活跃了,学生敢于提出任何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这些说明学生的创新思维发生了变化,学习主动性更强了。但教师也发现了不少问题,虽然学生思维方式很活跃,但很多学生在没有听懂教师的教学内容时就急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及看法,不愿意认真听教师的讲课,更不愿意倾听同学发表的发言。

所以本人认为:活跃的数学课堂里,学生光有表达是不够的,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培养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学生只有在课堂上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课才能积极有效的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创新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因此,在教学中要明确目标,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听课,并在教学中仔细观察,及时对认真听的学生进行鼓励、表扬,这样,学生学会了倾听,学习也主动了。学会倾听,也就学会了尊重别人,也学会了与他人合作。而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应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小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却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再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他们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把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学目的,既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如果没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训练,很难发展创造思维。因此如何贯

彻《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目的要求,在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还是值得我们重视和认真研究的问题。

例如,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正在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是创新思维并不因此而消失。在小学教学中,有些数学内容如“钟表的认识”等概念的教学,通过实际操作或教具演示,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与此同时学生的创新思维也会继续得到发展。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虽然不能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但是在教学与旧知识有密切联系的新知识时,在解一些富有思考性的习题时,如果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对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起到促进作用。例如:让学生说一说被乘数(或被除数)变化,积(或商)是怎样跟着变化的,它们与乘法是什么关系等,这就为以后认识事物是相互联系、变化的思想积累一些感性材料。

三、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要贯穿整个教学全过程

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的过程。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这样说,绝不能认为教学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会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只是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还需要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并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计划地加以培养,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果不注意这一点,教材没有有意识地加以编排,教法违背激发学生思考的原则,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相反地还有可能逐步养成学生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

如何体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教师备课要有创新意识、

实施创新教育,作为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建立真正的创新教育的理念,所备的课要与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学生的生活实际相适应,要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着想。

教师在备课时一般要做到如下:

(1)教学目的要创新。

要根据教材内容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内容制定具体的目的和要求。

(2)教学过程要创新。

设计时可不循旧规,对如何导入新课、如何讲授新课、主要环节如何处理进行创新设计。

(3)教学方法要创新。

可以采用提问法、发现法、联想法、操作法等等,方法不固定单一,思维不封闭僵死。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4)教学程序要突出创新。

(5)师生合作要体现创新性。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着,而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引路人,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知识

(6)课堂提问要有实践创新性等。 (二) 课堂教学要有创新意识

创设创新情境,学生主动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为学生设置新奇、困惑、充满情趣的教学情境,从而产生创新动机,激发、强化学生的创新行为。同时,要积极构建宽松、民-主、和-谐的创新氛围,最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主要是要体现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过程越开放,思维就越活跃,思维发展也就越充分。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与情感,让学生主动创新、乐于创新。创设教学情境有多种做法,如动手操作、制造悬念、实物观察、电教媒体展示、新旧知识间矛盾冲突、“问题解决”的方法。

如本人在小学二年级教学“表内除法”时,先让同学们回忆乘法口诀,并有

意渗透转化的思想,然后带领学生找出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例如:5×8=40 40÷8=5 40÷5=8 充分体现出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这样的情境中创新,边思考、边讨论、边操作,得出了多种推导方法。

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给每个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笔尝试、动口表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知识,自己去发现规律,变学习过程为探索创新过程。

四、设计好练习题培强学生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学习计算方法、掌握解题方法一样,也必须通过练习。而且思维与解题过程是密切联系着的。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最有效办法是通过解

题的练习来实现。因此设计好练习题就成为能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一环。一般地说,课本中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练习题。但是不一定都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由于班级的情况不同,课本中的练习题也很难做到完全适应各种情况的需要。因此教学时往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一些调整或补充。

本人在设计教学练习题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设计练习题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培养目标来进行设计。

例如,为了了解学生对数学概念是否清楚,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能力,可以出一些判断对错或选择正确答案的练习题。

(二) 练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练习设计还要注意形式多样,可以设计如下形式:1、口头作业。加强说解题思路,说算理、看图编题等。2、操作实践作业。如量一量、画一画、称一称或者进行社会调查等。4、综合作业。将学科知识汇总、联网,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等。5、开放性作业。设计一些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的开放性题、多题一解总结规律等等,例如:12个苹果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几个苹果?联系你身边的事情,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这些设计都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思考从各种设想出发,不拘一种形式,不局限于一种途径,尽可能地作出合乎条件的多种解答,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教师只有不断做好教学反思工作,才能不断进步,才能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总结不足之处,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设计教学教案。因此在教学时,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安徽淮南市八公山区第八小学 邮编:232072

段群(老师) 手机号码:15855408197

二〇一〇年三月二日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2017-03-15 11:23 | #2楼

一个没有创造力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个缺乏足够创造力的国家是不可能登上世界之巅的。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构建创新型和-谐社会离不开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又离不开教育。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工具性学科,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利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笔者就近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是培养创新意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也是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我遵循着这样的几条原则:

1、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天真烂漫,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刚开始时,有一些学生不知道什么是上下课,上课也经常一会儿站一会儿坐,甚至出现钻到桌肚里找东西,然后在下面玩起来等诸如此类的情况。对此,我没有简单粗暴地批评他们,而是课下跟他们单独交流、谈心,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他们逐步地都能够适应学校里的学习生活了。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2、理解、接纳学生的错误和失败。错误是最好的学习机会,失败是成功的基础,重要的是教师能够理解、宽容地接纳,让学生从中获得经验和学习的机会。

3 、尽量听取学生的意见,让学生有机会成为决定的一分子。例如明天做什么游戏,你们对老师最近的教学满意不满意等等。教育的前提是了解孩子,在和学生沟通的过程中,我接触到了孩子丰富的内心世界,掌握

了他们的希望和要求,从而不断地改进和调整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

4、把学生当朋友。课堂外,我经常和学生聊天,一起做游戏、跳绳、下五子棋等。事实证明,当我以一个大朋友的身份融入到学生之中的时候,课堂上,学生在轻松愉快、没有心理压力的氛下,可以无拘无束地充分展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不怕错误和失败,即使错了,也不怕有人嘲笑,从而使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良好的环境。

二、重视质疑精神培养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建立在仔细观察和深刻思考基础上的质疑精神是对好奇心的推进。也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造的冲动。因此,在每节课的最后,我一般都留一些时间让学生提问题。刚开始时,他们会提一些极其简单、幼稚、可笑的问题。例如:为什么书上画个男同学而不画女同学呢?他为什么穿着蓝衣服而不穿红衣服呢?虽然他们的问题很简单,可是洋溢着好奇心。当然,也有很多同学比较注意观察,提出的问题也具有一定的深度。例如:为什么一节课是40分钟?文具盒为什么是方的?书上为什么有的题号颜色跟中的题号不一样?有的为什么还带着“*”号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在数学教学中,课堂上学生能解答问题,我尽量让学生自己解答,学生解答不出来的问题我常常和学生一起查找资料给予解释,对于这样的同学,我总是说:“你观察得真仔细,这个问题提的真不错!”

在培养质疑精神的过程中,我也给学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只要你们有什么疑问,上课时你们可以随时站起来提出。如学生了“9加几”中的例1和例2后,有一位学生当时就站起来问:9加几为什么都把第二个加数分

成1和几?新课结束后,学生看书质疑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前面的复习题,为什么把这些数都分成了1和几?在我的引导下,学生都能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荣。同时,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开动脑筋,善于观察心以为常的事情和现象,并发现其中的奇异。从而培养了学生对老师、对权威的批判精神和怀疑精神。

三、注重激发创新欲望

一般来说,创新动机越强,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也就越有利于解决新问题。如初步认识11—20各数后,我开始让学生动手摆小棒,当他们自己动手一根一根地摆了20、13、12、18根小棒后,我问学生:这样一根一根地摆,你有什么感觉?很多学生都说:太麻烦了,能不能想个办法解决呢?学生经过讨论深思,有的小组用橡皮筋把2根小棒捆在一起,2根2根地摆;也有的把5根小棒捆在一起,5根5根地摆;还有的小组把10根小棒捆在一起,10根10根地摆。经过讨论,他们一致认为把10根小棒捆在一起摆最方便。

再如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以后,我用多媒体出示了一个正方形,然后告诉学生:小猪和小狗是一对好朋友,可是今天他们却为这个图形到底是长方形还是正方形闹起了矛盾,小猪说是正方形,小狗说是长方形。现在他们想请同学位给他们做个裁判,看看到底谁对。你们愿意吗?:”“愿意。”同学们用响亮的声音回答,整个课堂气氛热烈。这时,我适时提出了要求:请小组合作想一想,用什么样的办法来证明呢?在小组尝试、探索解决的过程中,他们想出了各种办法,有的用折纸的办法,有的用尺子、铅笔、橡皮等物体测量的办法,有的用画的办法。还有两个小组合作,

以这个图形的一条边为基准,把其它三边分别和它比一比,结果发现图形是长方形。

四、着力于求异思维的培养

传统教学由于过分强调求同思维的培养,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千人一面,没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更别提具有创新意识了。为了改善这种局面,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为学生提供创造机会,引导学生打破常规思维的束缚,提供他们敢于“标新立异”、“异想天开”思维。

如学习连减,当学生列出算式8-2-3以后,我问道:这道题的算式还有别的列法吗?有几个学生举手说:还可以这样列8-3-2。还有没有呢?我又问道。过了一会,有一个学生举手说道:“我觉得还可以这样列,3+2=5,8-5=3。”当时,我真是没有想到,在三年级上学期才有开始学习的知识,而他通过自己的思考,居然也得出来了,这是多么的不容易啊!“他这样列算式,你们认为对不对呢?”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和讨论,有一大半人都同意他列的算式。然后,我又请这位同学说一说他是怎样想的,虽然他表达的也不是很完整,但从中深刻地教育了我:做教师的千万不要低估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扼杀他们的创新思想。

诸如此类的提问和要求,在概念、计算、应用题教学和练习中都可能出现。提问突出“尽可能多”、“越与众不同越好”等特点,迫使学生不满足于现状,时刻在追求新的,别人想不到的答案和设想。久而久之,学生的想象智慧力和得到了培养,创新意识也随之逐步形成。

五、积极参与实践应用,体验创新快乐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服务于实践,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

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十分注意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广泛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和生产的实际中去,通过实践,体验创新的快乐。

如:教学了“分类”以后,我让学生回到家里自己动手整理房间和其他物品,学生用自己学到的分类知识把房间整理得整齐舒适,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又如,让学生自编数学小报。小报的内容可以是学生自己谈学数学的体会,平时的错例,数学趣题,也可以转载其他数学报上的文章。一般两三个同学合作完成,他们共同设计,然后分工抄写、美化。在完成一张小报编制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内容可读性,趣味性,又要考虑排版新颖、巧妙,整体效果别具一格,这一切处处渗透着创新。自编数学小报解放了孩子的大脑、双手,让学生在动脑动手中培养了合作意识、创新精神,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并能真正地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坚定地实施创新教育,给学生一个能够展示自我的空间,努力开发他们的智能,启动他们的潜能,调动他们的潜质,点燃学生心中智慧的火花,让创造的快乐,伴随着学生的学习,创造的种子在学生心中发芽、扎根。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相关文章:

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09-22

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09-21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04-17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1-12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09-22

如何在高中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09-22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09-21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05-15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11-07

高等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