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创新>《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时间:2023-03-22 20:20:20 创新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新组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建立具有进步意义的新联系,提出新见解,创造新成果的思维方式。而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是思维的独特性、多向性、求异性和开放性、发展性、灵活性和简约性,它是对已有的知识进行综合重组,不断否定、不断肯定、不断扩展思路,选择最佳途径的过程,也是从已有思路出发,在选择科学信息中,依靠直觉提出新的见解,科学猜想和创意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挖掘教材鼓励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思考问题,用自己创造性的“教”去诱发学生创造性的“学”,以一种发现问题的心态去听课,去理解教材,积极地思考问题,独立地解决问题,在策略方法上,应注重指导、提示、点拨、启迪智慧、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

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 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就是指发散性思维,这种思维方式,遇到问题时,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结构去思考,去寻找答案。既不受现有知识的限制,也不受传统方法的束缚,思维路线是开放性、扩散性的。它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单一的,而是在多种方案、多种途径中去探索,去选择。创造性思维具有广阔性,深刻性、独特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它具有独特性、新颖性、求异性、批判性等思维特征,思考问题的突破常规、新颖独特和灵活变通是创造思维的具体表现,这种思维能力是正常人经过培养可以具备的。

二、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条件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古往今来无数科学家的成长道路已证明了这一点。而培养兴趣则是热爱的先导。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致力于培养起学生热爱数学的兴趣。

(一) 重视和尊重学生

只有教师尊重学生,以“以人为本”的理念去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学生才能畅所欲言、大胆质疑,才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也才能使学生的思维纵横驰骋,无拘无束,激起学生的智慧火花。孔子所培养的子路、颜回的经历足以体现这一思想。 3

(二)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

“课堂教学应引起良好的情绪感觉”。(苏霍姆林斯基)也只有建立一个宽松愉悦的乐学情境,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放的开、驰得远。把课堂变成一个欢乐的海洋。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会无所顾忌,思维活跃。创新能力有所发展。试想:在在一个死气沉沉的毫无生机的课堂,学生的思维能力会有多大的发展。具体教学中教师可将学习的知识精编成简短的故事或一个个情景片段等,如做一些保险业务、汽车运输、有奖促销等题目,这样既贴近生活,学生也有兴趣学习。根据原有知识之间的联系展开联想,进行新的组合,产生新的思路或见解就是一种创新,在引导学生思索新关系的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诸如“生与熟”“顺与逆”的转化,从“生与熟”转化为例,当遇到到某一个“生”问题难以发现其中包括新联系时,可借助联想将它转化成“熟”问题加以解决,而对“熟”问题要寻求最佳解法时,则需要转换一下角度进行分析,尝试把“熟”转变成“生”长此以往双向思索的习惯,遇到问题发现新关系的机率就会增多。

三、 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育具有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的双重力量”(《学会生存》),如果教师给学生的问题过于单一、枯燥甚或机械,学生的思维活动就没有空间,也就窒息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在传统应试教育下这一点表现的尤为突出。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要敢于放飞学生的思维。“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充分反映了这一思想。这里思维空间包含两个方面:

(一)时间上

这里的时间指教师提出问题不要急于公布答案,要给学生充分考虑的时间。教师要有足够耐心去等待学生智慧火花的点燃。这一点许多老师平时都没有注意到。往往花好长时间编出一个好的题目,结果匆匆收场,不光没有使学生的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开发,反而得到了窒息,这样束缚了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 空间上

4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空间上的跨度即要有纵深感,要注意学生的求异思维、创新能力的发展。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鼓励学生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哪怕是一点点。所提出的问题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这一个方面的能力,这当然不是指那些难、繁、偏、旧的题目。教师要经常设计一些开放性的有利于培养求异思维的练习,学生能有所创新的题目。在学习圆时,我问学生:车轮为何做成圆形,车轴装在什么位置,为什么?如果上楼梯圆形车轮还有优点吗?你能帮助设计吗?作为活动题让学生思考,是很有好处的。

《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四、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关键

数学教学中,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平时关心、信任和爱护学生外,教师还要用人格力量去影响学生。包括学习目的性在内的精神追求,渊博的知识、姻熟的教学艺术,去揭示数学知识本身的无穷奥秘和展示数学知识内部那种紧密而和-谐美妙的联系,让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活跃状态,求知欲不断得到满足,从而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动力。首先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恰如其分地出示问题,让学生有“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感觉,问题难易应适度,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积极思维,并提出新的质疑,自觉地去解决,从而培养了创新思维的能力。其次,学生都具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屡试屡败,就会对学习失去信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有必要的。组织一些有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活动,如开展几何图形设计比赛、逻辑推理故事演说等,让他们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找到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成功的机会和快乐,进而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另外,通过充分利用数学中的图形的美,在教学中尽量把实际生活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设计中,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积极思维,勇于创造,从而使创造性思维能力得以提高。

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好奇心便会逐渐淡漠。

好奇心的淡漠是对问题的淡化的重要原因。之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扬民-主,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爱护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鼓励学生敢于置疑,善于提问,从而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不置疑,就无问题可言。思维的创造性主要表在同中见异、异中见同和平中见奇,能从一般人不易觉察的地方看问题。如果说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端,那么置疑就是发现问题的起点。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必须积极鼓励他们敢于置疑,培养他们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五、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大门。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思维的起步器。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能有创造。儿童的观察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的,在课堂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

首先,在观察之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其次,要在观察中及时指导。比如要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的对象有顺序地进行观察,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要指导学生及时地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等。第三,要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以支持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做仔细、深入的观察。第四,要努力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如学习《三角形的认识》,学生对“围成的”理解有困难。教师可让学生准备11厘米、17厘米、9厘米、7厘米的小棒各一根,选择其中三根摆成一个三角形。在拼摆中,学生发现用11、17、9厘米,11、9、7厘米和11、17、7厘米都能拼成三角形,当选17厘米、9厘米、7厘米长的三根小棒时,首尾不能相接,不能拼成三角形。借助图形,学生不但直观的感知了三角形“两边之和不能小于第三边”,而且明白了“三角形”不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而应该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使学生对三角形的定义有了清晰的认识。因此,在概念的形成中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和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实验、归纳和分析的过程中亲自经历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数学的再发现、再创造。

(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

的,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往往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数学思维。想象不同于胡思乱想。数学想象一般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第一,因为想象往往是一种知识飞跃性的联结,因此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的支持。第二,是要有能迅速摆脱表象干扰的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第三,要有执着追求的情感。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新知识的产生除去推理外,常常包含前人的想象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学生熟悉的情景:种植园里各种植物郁郁葱葱,分别种在划成不同形状的地块上。然后出示种有柳树和松树的地块,分别呈正方形和长方形,要求算一算它们的种植面积,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很快解决了问题。接着出示一块形如平行四边形的青菜地,让学生猜一猜它的面积大概是多少?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怎么求?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有天然的好奇,思维的积极性被激发,纷纷根据前面的知识作出如下猜测:①、面积是长边和短边长度的积。②、长边和它的高的积。③、短边和它的高的积。④、先拼成一个长方形,跟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教师一一板书出来,学生见自己的思维结果被肯定,心理上有一种小小的成就,从而更激起了主动探索的欲望。

《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三) 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探索性

探索思维是创造思维发展的基础。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探索思维是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想别人没想不到,去找别人没有找到的方法和窍门。要求异必须富有联想,好于假设、怀疑、幻想,追求尽可能新,尽可能独特,即与众不同的思路。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去大胆尝试,勇于求异,激发学生创新欲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创新。教师要创设求异的情境,鼓励学生多思、多问、多变,训练学生勇于质疑,在探索和求异中有所发现和创新。本人教授“§2.7平行线的性质”一节时深有感触,一道例题最初是这样设计的:

例:如图,已知a//b,c//d,∠1=115,

⑴求∠2与∠3的度数,

⑵从计算你能得到∠1与∠2是什么关系?

学生很快得出答案,并得到∠1=∠2。我正要向下讲解, 1 这时一位同学举手发言:“老师,不用知道∠1=115°也能得出∠1=∠2。”我当

时非常高兴,因为他回答了我正要讲而未讲的问题,我让他讲述了推理的过程,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我又借题发挥,随之改为:

已知:a//b,c//d求证:∠1=∠2

让学生写出证明,并回答各自不同的证法。随后又变化如下:

变式1:已知a//b,∠1=∠2,求证:c//d。

变式2:已知c//d,∠1=∠2,求证:a//b。

变式3:已知a//b,问∠1=∠2吗?(展开讨论)

这样,通过一题多证和一题多变,拓展了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初学几何者来说,有利于培养他们学习几何的浓厚兴趣和创新精神。

数学教学中,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是能力培养的核心,而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是创新学习所必备的思维能力。数学教学要让学生逐步树立创新意识,独立思考,这应成为我们以后教与学的着力点。

(四) 诱发灵感

灵感是一种直觉思维。它大体是指由于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它是认识上质的飞跃。灵感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突破和创新。

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违反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的构思,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新意,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同时,还应当运用数形结合、变换角度、类比形式等方法去诱导学生的数学直觉和灵感,促使学生能直接越过逻辑推理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例如,有这样的一道题:把32/29、12/11、96/89、16/15用">"号排列起来。对于这道题,学生通常都是采用先通分再比较的方法,但由于公分母太大,解答非常麻烦。为此,我在教学中,安排学生回头观察后桌同学抄的题目(29/32、11/12、89/96、15/16),然后再想一想可以怎样比较这些数的大小,倒过来的数字诱发了学生瞬间的灵感,使很多学生寻找到把这些分数化成同分子分数再比较大小的简捷方法。

六、结束语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兴趣带给学生,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然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我们不要约束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要给他们条条框框,要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既要注重点,更要注重面。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事物是千变万化的,为何要我们的孩子不拘一格呢?给学生一片自由天空,让学生想象插上翅膀才能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师生都要树立创新意识,教学中要动手解题、动手编题,即使是成题也要尽可能找出更好的解法,师生都要做到在不疑处生疑,时刻树立创新意识,让学生每天都有或多或少的创新,我们的数学教学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才会得到发展与提高。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2017-03-15 10:33 | #2楼

本人从事教育工作20多年,深深体会到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是衡量一所学校教学水平,教学先进性的重要体现。学校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培养创新型、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勇于创新精神的人才。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级起就担负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任务。

下面就本人经验谈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好习惯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们在教学中惊喜的发现,孩子们变得活泼了,胆子大了,课堂变得活跃了,学生敢于提出任何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这些说明学生的创新思维发生了变化,学习主动性更强了。但教师也发现了不少问题,虽然学生思维方式很活跃,但很多学生在没有听懂教师的教学内容时就急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及看法,不愿意认真听教师的讲课,更不愿意倾听同学发表的发言。

所以本人认为:活跃的数学课堂里,学生光有表达是不够的,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培养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学生只有在课堂上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课才能积极有效的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创新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因此,在教学中要明确目标,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听课,并在教学中仔细观察,及时对认真听的学生进行鼓励、表扬,这样,学生学会了倾听,学习也主动了。学会倾听,也就学会了尊重别人,也学会了与他人合作。而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应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小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却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再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他们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把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学目的,既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如果没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训练,很难发展创造思维。因此如何贯

彻《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目的要求,在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还是值得我们重视和认真研究的问题。

例如,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正在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是创新思维并不因此而消失。在小学教学中,有些数学内容如“钟表的认识”等概念的教学,通过实际操作或教具演示,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与此同时学生的创新思维也会继续得到发展。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虽然不能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但是在教学与旧知识有密切联系的新知识时,在解一些富有思考性的习题时,如果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对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起到促进作用。例如:让学生说一说被乘数(或被除数)变化,积(或商)是怎样跟着变化的,它们与乘法是什么关系等,这就为以后认识事物是相互联系、变化的思想积累一些感性材料。

三、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要贯穿整个教学全过程

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的过程。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这样说,绝不能认为教学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会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只是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还需要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并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计划地加以培养,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果不注意这一点,教材没有有意识地加以编排,教法违背激发学生思考的原则,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相反地还有可能逐步养成学生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

如何体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教师备课要有创新意识、

实施创新教育,作为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建立真正的创新教育的理念,所备的课要与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学生的生活实际相适应,要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着想。

教师在备课时一般要做到如下:

(1)教学目的要创新。

要根据教材内容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内容制定具体的目的和要求。

(2)教学过程要创新。

设计时可不循旧规,对如何导入新课、如何讲授新课、主要环节如何处理进行创新设计。

(3)教学方法要创新。

可以采用提问法、发现法、联想法、操作法等等,方法不固定单一,思维不封闭僵死。

(4)教学程序要突出创新。

(5)师生合作要体现创新性。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着,而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引路人,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知识

(6)课堂提问要有实践创新性等。 (二) 课堂教学要有创新意识

创设创新情境,学生主动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为学生设置新奇、困惑、充满情趣的教学情境,从而产生创新动机,激发、强化学生的创新行为。同时,要积极构建宽松、民-主、和-谐的创新氛围,最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主要是要体现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过程越开放,思维就越活跃,思维发展也就越充分。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与情感,让学生主动创新、乐于创新。创设教学情境有多种做法,如动手操作、制造悬念、实物观察、电教媒体展示、新旧知识间矛盾冲突、“问题解决”的方法。

如本人在小学二年级教学“表内除法”时,先让同学们回忆乘法口诀,并有

意渗透转化的思想,然后带领学生找出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例如:5×8=40 40÷8=5 40÷5=8 充分体现出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这样的情境中创新,边思考、边讨论、边操作,得出了多种推导方法。

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给每个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笔尝试、动口表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知识,自己去发现规律,变学习过程为探索创新过程。

四、设计好练习题培强学生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学习计算方法、掌握解题方法一样,也必须通过练习。而且思维与解题过程是密切联系着的。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最有效办法是通过解

题的练习来实现。因此设计好练习题就成为能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一环。一般地说,课本中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练习题。但是不一定都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由于班级的情况不同,课本中的练习题也很难做到完全适应各种情况的需要。因此教学时往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一些调整或补充。

本人在设计教学练习题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设计练习题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培养目标来进行设计。

例如,为了了解学生对数学概念是否清楚,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能力,可以出一些判断对错或选择正确答案的练习题。

(二) 练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练习设计还要注意形式多样,可以设计如下形式:1、口头作业。加强说解题思路,说算理、看图编题等。2、操作实践作业。如量一量、画一画、称一称或者进行社会调查等。4、综合作业。将学科知识汇总、联网,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等。5、开放性作业。设计一些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的开放性题、多题一解总结规律等等,例如:12个苹果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几个苹果?联系你身边的事情,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这些设计都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思考从各种设想出发,不拘一种形式,不局限于一种途径,尽可能地作出合乎条件的多种解答,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教师只有不断做好教学反思工作,才能不断进步,才能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总结不足之处,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设计教学教案。因此在教学时,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安徽淮南市八公山区第八小学 邮编:232072

段群(老师) 手机号码:15855408197

二〇一〇年三月二日

【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相关文章:

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09-22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04-03

如何在高中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09-22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04-17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1-12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09-22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09-21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11-07

高等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