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创新>《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验创新能力

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验创新能力

时间:2022-03-19 14:31:30 创新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验创新能力

学生实验是学生亲身去探究和体验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向导,通过实验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能让学生在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得到提高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学生实验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验创新能力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认真、细致、深入是观察能力的重要品质之一,也是科学工作者的基本素养和要求。许多自然现象和实验中的物理现象,有时是稍纵即逝。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捕捉到所要观察的现象;只有深入地观察,才能发现细微的变化和隐蔽的特征。物理实验的观察来不得半点马虎。如:观察水的沸腾现象实验时,若不去认真,仔细的去观察,就没法总结水在沸腾过程中的规律。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发现新的问题,促进进一步的观察和对观察材料的思维加工,辨别本质现象和非本质现象,去伪存真,得出正确的观察结果。

2.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适当引导,不使他们过多地碰壁。但是,教师也不可包办代替,要让学生经受挫折,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实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从而获得成功,这样将会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并得到更多锻炼。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增强学生思维的独创 1

性。让学生对同一问题,善于全方位、广角度、多途径地去分析思考,从而发展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撞击学生的创造灵感,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如:在做“用天平和量筒测液体的密度”实验时,充分把握学生设计实验环节和选择实验仪器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好时机。有些学生把课本上的玻璃杯换成了口杯,在步骤上,有些学生把倒入部分盐水改为全部倒入,还有些学生在步骤上先称空杯的质量,再称倒入盐水后的总质量,对学生肯动脑筋应给予表扬。在步骤上,肯定学生将盐水全部倒入的合理性,并让学生充分讨论先称空杯后再倒入盐水称总质量的做法是否可取,学生通过分析后得出这种方法在理论上是可以的,但在将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测体积时,由于杯底和杯壁还粘有盐水,使测得的体积小于杯中原盐水的体积,会造成较大误差。学生最终会找到减小误差的好办法。这个分析的过程,会占用一定的时间,但是,学生在这个思考、分析、设计、否定、再思考、再设计、再评估的过程中,增强了减少误差的意识,变思维的单向性为多向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学生实验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充分相信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利用实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实验后的反思

除实验前的准备和实验中的操作外,必须做到实验后的反思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对进一步理解实验、深化实验、完善实验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通过反思可总结实验规律,优化实验方案,创新实验设计,揭示实验本质,增强实验效果。因此在学生实验时,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反思。

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017-03-15 13:53 | #2楼

一、在演示实验中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增加探究成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物理教学中安排了相当多的演示实验,过去,演示实验时,教师总是让学生预先知道实验的目的、原理、结论,要求学生熟记实验步骤后用固定的实验器材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学生根本不知道为何这样做。在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今天,探究实验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与验证性实验相比,它的优点是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锻炼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培养学生的性格品质,更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新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中探究实验已明显增加,而且我认为演示实验、小实验等都可以挖掘一些探索的要素。例如在讲《电阻》一节时,我让学生参与演示实验的设计,充分引导和鼓励学生提出多种假设、多种猜想,设计尽可能多的方案来验证假想。对于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学生提出的猜想大致有:(1)导体材料,(2)导体长度,(3)导体横截面积,(4)导体形状(直弯),(5)导体温度,(6)导体两端所加电压的高低,(7)通过导体电流的大小等。接着引导学生设计出相应的实验方案,对这些因素一一进行探索。类似实验很多,如研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电流产生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哪些因素有关”等。实验有利于学生养成科学探究问题的习惯,有利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在学生实验中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改变实验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教学工作中,我尝试着把学生实验教学改为设计性实验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设计性实验教学就是让学生根据实验课题,运用物理知识和技能,独立设计实验方案,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设想,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的去解决,最后完成实验报告的一种教学模式。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1)査阅资料,设计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2)根据实验要求,正确选择实验仪器;(3)设计独特的实验方案;(4)独立进行实验操作。因而利用设计性实验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如以“测定小灯泡电功率”这一学生实验教学为例:(1)复习提问:什么是电功率?电功率的单位、计算公式是怎样?(2)设疑:利用仪器室里现有的仪器,怎样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3)学生明确了研究方向,带着问题,进行实验研究,很快便设计出实验方案(实验原理、器材、原理图、步骤、数据记录表格)但几乎所有的学生设计都是伏安法测小灯泡电功率。(4)再次提出研究课题:除了用伏安法测电功率外,还有哪些方法吗?(如果刚才没有电流表或电压表,而其它仪器自选,还能测出小灯泡的电功率吗?)鼓励学生设计出尽可能多的方案,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很快又得出多种实验方案,电路图如下;(电路图中的电阻阻值是已知的)

《教育学》期刊2011年12月刊推荐稿件

三、在实验探究中设计实验,改变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本中的探究性实验,应大胆地让学生去闯、去做,去探索,去研究,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除了课本中的探究方法外,注意引导学生提出与课本不同的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还与(1)接触面积的大小,(2)物体滑动的速度大小有关,并能设计相应的实验来验证:(a)用光滑程度一样而表面积不一样的同一长方体木块的侧面和底面来验证猜想(1);(b)改变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而其它因素均相同来验证猜想(2).又如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爱动脑筋的学生会提出:“为什么用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镜来做实验?”;“物和像交换位置,结果也一样吗?”“玻璃板不垂直于桌面,成像规律是否改变?”“玻璃板的厚度是否会影响实验效果?”“用厚的玻璃板在实验为什么会形成两个像?”对于学生提出的每个问题,都应鼓励、引导学生设计相应的实验来探究。学生在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都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总之,学无止境,教无定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只要我们能不断探索新型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悟出新知,创新思维,生成智慧,发展成新世纪的创新人才。

【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验创新能力】相关文章:

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03-13

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03-20

如何培养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与创新素质03-20

如何培养提高学生化学实验能力03-20

生物实验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03-20

【荐】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路02-22

如何培养学员在化学实验中的创新能力03-20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03-20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03-19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