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经典励志>培养方法>《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识

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识

时间:2022-11-19 00:50:43 培养方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识

创造性思维就是指人在创造过程中的思维,通过创造思维,产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因此说,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那么,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识

1.鼓励质疑,培养思维的独立性

独立性是创造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它要求在解决问题时,与众人、前人不同;独具卓识,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从而具有一定意义的首创性、科学性。而这种独立性的特点往往体现在思维中的怀疑因子:对“司空见惯”的置疑,对“完美无缺”的置疑,对教材的置疑,对教师的置疑……

怀疑,常常是创新的开始。教学中要让学生做到不“唯书”不“唯上”,敢于怀疑已成为定论的东西。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生学习上的进步,就是在从无疑到有疑、从有疑到无疑的转化中得来的。在这个循环往复、由低级简单向高级复杂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创造性因素。虽然怀疑并不是每次都是对问题有创新性的见解,或将疑问进行创造性解决,但它仍不失为最有可能打开创造性之门的钥匙。当然,发现疑难,提出问题,对小学生来讲,有一个培养、训练的过程。

1.1 激发兴趣,养成质疑习惯

要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首先要转变观念,端正教学思想,打消那种怕学生提出的问题回答不了、有失威信或怕挤占课堂教学时间、打乱教学计划的顾虑。实际上,只要教师实事求是,有地放矢,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问,敢于不断提出问题又能不断地解决问题。

1.2 教给方法,提高质疑水平

要指导学生从文章语言因素、表达形式、篇章结构、思想感情等方面去发现问题,避免脱离教材内容和语文教材特点的不着边际的滥问。以语言因素为例,教师指导学生在标点不同处、字词精当处、语句重复处等质疑。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质疑水平会逐步提高,一些学生能提出具有较高思考价值的问题。

1.3 积极引导,解决质疑问题

启发了学生提问,接着要解决处理好学生提出的问题。发现学生提出带有规律性、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教师要及时予以充分肯定;对于提得不够好的,也不必求全责备。教师应尽量在课堂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些问题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无法一时解决的,要向学生说明。

2.激发想象,培养思维的连动性

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想象是一种立足现实而又跨越时空的思维,它能结合以住的知识与经验,在头脑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把观念的东西形象化,把形象的东西丰富化,从而使创造活动顺利展开。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学生可以打思维的闸门,由一人一事想到多人多事,由花草树木想到飞禽走兽;从一个思路跳到另一个思路,从一种意境跳到另一种意境;使狭小单薄的扩大充盈,使互不相连的聚合粘结……它渗透在小学生活的一切方面,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特别是在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中,想象更是具有重要作用。

2.1 观察感知,丰富表象积累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观察能力是发展学生认识能力的基础,也是进行创造思维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智能。因此,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指导观察与课文有关的事物,如实物、图片、影片……与作文有关的景、物,如风霜雨雪、花鸟虫鱼、人情风俗、亲戚朋友……并且注意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善于将观察到的用于课文的理解和作文的训练当中,只有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阅读和作文能力,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想象的发展。

2.2 启发引导,拓宽想象空间

如果我们单纯地谈教学,忘记了教学活动背后还存在着一个广阔的、丰富多彩的世界,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会变成一种缺乏生气的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把观察、思维及各种实践活动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学得活泼、深入、全面,有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3.打破定势,培养思维的多向性

思维定势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始终是存在的。我们在教学中,应认真考虑它的两种作用:一方面,利用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促使产生学习的正迁移;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知道,从个人的内在因素看,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障碍就是习惯从固定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无意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思考常常受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因此,我们要努力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帮助学生冲破陕隘的老框框,开拓视野,在形成求异思维过程中学习知识,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多向性。

3.1 同一个任务,鼓励学生寻求不同方法完成

《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识》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以识字为例,让学生记“坐”字,有的学生说,两个小朋友在跷跷板上玩就是“坐”;有的说,“坐”就像老师的天平;有的说一个“土”加两个“人”就是“坐”……他们运用的方法不同,却完成了同样的一个任务──记住“坐”字,对于这样的现象,教师应予以肯定、鼓励。以作文教学为例,教师让六年级学生写一篇作文──《月光下》,体裁、内容不限。有的学生写的是月光下美丽的景色;有的写的是月光下发生的一件事;有的由月光想起一件往事或一个人……他们各展其才,都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这符合学生"总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的心理特点,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

3.2 同一个问题或意思,引导学生进行不同的理解或表达

如教学《王冕学画》一课时,当教师问到“要是能把它画下来,那该多好哇”中的“好”是什么意思?有个学生回答说:“画下来,天天可以看荷花。”“还有别的意思吗?”教师启发学生。学生有了兴趣,各抒己见:“画下来,可以让别人看。”“画下来,可以跟湖里的荷花比一比,看谁美?”……这些正是创造性思维中求异思维的反映,它促使学生相互激励,情绪活跃,在学习的过程中品尝到求异、探索的乐趣。

3.3 适当安排一些具有不确定答案的练习

长期以来,我们教师只习惯给学生布置一些固定答案的练习,如看拼音写字词、选词填空、解释词语等等。当然,笔者并不是反对让学生进行这方面的练习,但如果总是让他们做这样的练习,他们的思维就会日趋狭窄、僵化,这是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不利于学生今后发展的。因此,我们应该有意识地为学生安排一些“发散性”的练习。

当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途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方面的工作有待于我们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研究、总结;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需要我们进行创新性地教学。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017-03-20 09:04 | #2楼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指出:要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可见,时代呼唤着教育教学的改革,时代呼唤着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为建立当代中国的创新体系,使我国拥有持续的创新能力和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资源,必须从小抓起,从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抓起,重视和加强对小学创新意识的培养。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营造自主学习的激励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

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从本质上讲,创造性活动必定是异样的,从而必定是异常的行为。对一个人的表扬赞许乃是促进心理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当一个人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时,他就不回害怕表现和发展他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他可以在进行发散性思维时无须处于防范状态,从、而保持心理的自由,”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教导者”转变为“服务者”,作为班级“特殊”的一员参加学生的活动,真挚、坦率地与学生平等相处,互相交流思想。通过自己艺术化的服务,用爱心为学生创造一种真诚、接受、理解的气氛,创造一种心灵放松、自主学习的氛围,使学生真实的自我从面具后面走出来,敢于质疑、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从而建立起能培养和鼓励创造性思维的氛围。

二、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动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瓦特由水开时壶盖跳动而成功发现了“万有引力”。这写都是源于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好奇心不时会产生,教师要加以爱护。例如,在三年级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过程中,进行简单分数大小比较时,按照教材内容是教学分子相同和分母相同的两种形式的分数大小比较。课堂中,有位学生提问:“如何比较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呢?”这其实是通分问题,要到四年级才学。但教师体会到这一问题表现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便改变了教学计划,指出:我们来研究一下,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怎样比较大小。比如,和,谁比较大?一位学生说:“ 大于,因为我找了一个分数作中间数,而 大于 , 大于 ,所以 大于 。”;另一位学生说:“  大于 ,我发现分子、分母相差越少,这个分数就越大。”教师表扬了他们,并约定课后继续研究。这节课,由学生的一个“奇问”引发了思考,并由学生自己初步解决了问题,使得教学进程富有创造性。不论教师还是学生,都体会到了发现与探究的乐趣,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识》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三、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的:“再创造”活动,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途径和方法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将数学作为一种活动来解释和分析,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数学方法,我称之为再创造方法。”他反复强调,“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者“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活动,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如果学习者不进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应用了。”根据这一“再创造”学习理论可知,学习就是学生的“活动”。教学中,要根据知识特点和儿童的认知规律,努力为学生提供再创造活动的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在低层次的活动中对数学知识进行筛选、提炼和组织,使之上升为高一层次的数学知识。这样学生既能长知识,又能长能力,并获得学习成就感。

(一)注重实践活动

对于从生活实际引发出的新知识的教学要尽量提供原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探索发现新知识。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在学生通过直观形象认识了长方形周长的含义后,给学生每人发一个长方形(大小不一),要求他们动脑筋,想办法算出它的周长。这时可以发现学生都用直尺测量,但有的是量四条边的长,有的只量长方形的长和宽。虽然这两种测量方法反映出学生智力水平的差异,但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了这一学习活动。在列式时,有的列“(长+宽)×2”,有的列“(长 ×2+宽×2)”。较多的是把四条边顺次相加,然后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在相互交流和讨论中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而选出最佳方法。这就把教师“教数学”变成了学生创造性地“学数学”;把“现成”的数学变成了“活动的”、由学生自己重新构建的数学,使学生在数学的学习活动中学会了数学。

(二)注重独立思考

认知的发展离不开学生原有的数学实际,潜能的开发离不开独立思考积极探求的实践活动。教学中应放手大胆地让学生去尝试,使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学会思考,掌握思考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如教学“倒数”时,在学生理解了倒数的意义后,改变过去由教师出题让学生求出倒数的做法,放手让学生自己出题。第一个学生出,同学们很快说出它的倒数,当第二个学生出后,教师指出:能不能出有新意的题目?这一富有“挑战性”的提问,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激励学生凝聚认知注意力去另辟蹊径。这时学生积极动脑,出的数有假分数、带分数、小数、整数以及特殊的数“1”“0”等,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学生求例数的积极性,从而把创新意识转化为创新行为。

(三)注重方法指导

达尔文有句名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学中,要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体现思维方法,以直观、浅显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再创造”的方法。例如,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时,以如下的思路进行。

(1)提出问题。两个自然数相除不能整除时可以用分数表示,那么怎样表示?如“413”怎样用分数表示? 

(2)研究特例。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不妨先找几个与“分数”和“除法”都有关的简单问题来研究,看是否能给我们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②“分数”的概念与“平均分”有关,除法也与“平均分”有关,所以找几个简单的平均分的问题来研究。问题1:把1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问题2:把3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多少?分别从分数和除法的角度考虑可得出:1÷3= 3÷7=         。

(3)仔细观察,能否从中得到什么启发,找到什么规律。

(4)讨论小结。(5)运用结论指导解题。教师问:“现在你知道‘4 ÷13’怎样用分数表示了吗?“最后让学生概括探求”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思路。这样加强关于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指导,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方法。

四、设计数学“开放题”,是培养创新意识的保证

对于一个问题,所求的答案往往不与他人相同,总有新想法,且很独特,就属于创新意识的基本表现。在设计课堂练习时,除基本练习外,还要适当设计一些开放题,为学生的积极思维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

(一)一题多解的训练

一题多解有两个含义:一题有多种答案而后一题有多种解法,例如,学习分数的基本呢性质后设计已知    ,求a、b”这类题目,能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向更高层次迈进。又如“你最多能用几种方法解下题:‘计划修一条240米长的水渠,前4天修了80米。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水渠还需多少天?’”此题可能有以下几种解法:

240÷(80÷4)-4     (240 – 80)÷(80÷4) 4÷80×(240 – 80) 4×(240÷80)-4

设修完这条路还需 x天,     评价时,教师不要轻易评定某种方法的优劣,而要从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水平出发沟通联系,让学生自由取舍,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优方法。

(二)一题多变的训练

设计一些条件不完备的习题,让学生补条件或补问题,一题多变。例如,“果园里有梨树120棵,__________ ,桃树有多少棵?”或改问题为(1)两种树一共多少棵?(2)梨树比桃树多多少棵?……这类题包含多种结果,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探求能力,训练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和变通性。

(二) 非常规思路的解题训练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中要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设计一些可以用非常规思路解决的创造性作业,以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一块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铁皮,做成深5厘米的铁盒,这个铁盒的最大容积是多少?(铁皮的厚度与焊接处不计)”按常规思路解v=(30-5-5)×(20-5-5)×5=1000(立方厘米)。但此题妙在求的是可做成的铁盒的最大容积是多少,并且已知的数据有特殊性,为了使容积最大,可采用割补法将一侧割下的余料补在另一侧(如下图)

这时容积为:v=(30-5)×(5+5)×5=1250(立方厘米)。从而训练学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有如,学习表内乘法后,让学生解答“有7棵树,按每行3棵,种成6行,该怎么种”等等。


浅谈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语言的优化

摘要  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学生的学习伙伴但是,目前实验区的课堂教学大多数还存在“穿新鞋走老路”、让学生“戴着脚链跳舞”的现象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受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制约本文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具体阐述了在新课程、新理念下课堂教学语言应强化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  新课程 新理念 新课堂 课堂教学语言  优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激励者、促进者,教师角色的转变必将赋予课堂教学语言以新的内涵。但是,当广大教师带着新理念走进新课堂时,新理念的实施却有那么不如意。例如:大多数课堂存在着“旧瓶装新酒”,“穿新鞋走老路”,让学生“带着脚链跳舞”的现象,实际上体现不出新的课程理念的要义。当我们带着这问题重新审视课堂教学时,不难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还不时听到这样的教学语言:

1、“同学们能配合老师上好这节课吗?”

2、“老师还没让讨论,你们怎么就讨论开了?”

3、“你能给老师说一说你的看法吗?”

4、“谁会回答这个问题?请举手!”

这说明许多新课程的实验教师,虽然使用了新课程,采用了新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但其在长期的传统课程中形成的教学习惯还没有彻底改变,以致于在新课程实施中阻碍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真正实施。从上面四句我们非常熟悉的课堂语言里,可以发现教师的角色地位,他们所扮演的仍是“课堂警-察”、“课堂裁判”、“课堂权威”的角色,是课堂学习的指挥者、评判者、统治者。“配合”一词,使我们意识到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所谓课堂学习是学生配合老师的“表演”“老师没有让……”,表明教师对课堂学习的控制权,学生的学习行为不是由好奇心的驱动而行动,而是在教师的操纵下展开的;不是从内心来的力量而行动,而是对外部力量的服从。“给老师说一说”,显示老师的权威角色,使我们感觉到是教师而非学生占据着课堂的中心地位;学生对自己想法的表述背后内心往往期待着教师对自己想法的评判,却忽视了同伴间的交流、认可或质疑。“会回答的请举手”,一个“会”字直接使学生陷入正确与错误的选择与判断之中,其实许多学生内心会对一个问题产生许多想法,却不能准确地判断出该想法的正确与错误;由于担心自己的想法可能是错误的、被否定的,于是就放弃了表达自己机会,回避了通过与大家分享、交流“撞击出美丽的思维火花”的令人兴奋的时刻。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使课堂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首先应从教师很平常的教学语言发生质的变化开始。那么,“新基础教育”课堂的教学语言应强化哪些方面呢?

一、注重教学语言的民-主性、幽默性,营造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要使语文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由“垄断”转为“民-主”,做到风趣、幽默,关注课堂上人的因素,关注生活在课堂上活生生的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课堂精神生活。使构成课堂生活的教师、教材、教法、教学媒体等诸因素与课堂生活的主体学生之间出于和-谐状态,从而释放强大的教育美的力量,形成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的合力,使得课堂充满生机、更具魅力,使学生积极、愉快、自觉地投入学习,高效率地促进学生发展。

(一)、增强教学语言的民-主化,促进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缺少同孩子  的友谊,在精神上同孩子没有共同点,教育就会在黑暗中迷失路途。”尤其是在课堂上要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深厚的课堂友谊,教师真正亦师亦友,平等民-主地对待孩子,以友情洋溢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激-情和智慧,为此教师教学语言必须民-主化。因为,只有民-主,才能然学生暴露思维过程的不足和认识上的偏颇,才能唤起学生的创造热情,民-主才能使师生真正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上海语文教育专家袁瑢老师常对学生说:“我们使朋友,教师当然要关心学生,帮助你们进步,发扬优点,克服困难,解决难题。你们同样要关心老师,因为老师也有缺点和错误。”每接一个班,袁老师都要求学生大胆提出教师的缺点和错误。读课文时有一个字音没读准,板书时有一笔写的不大端正,只要学生发现了提出来,她就立即重写。在袁老师袁言传身教的影响下,班内自然形成互帮互学、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这样使“学生主体”不再是一个空泛的口号。

再如有位老师以前喜欢在学生面前称自己为“王老师”。“请同学们认真听王老师读课文。”“你回答得很好,王老师表扬你。”走进新课程,在转变课堂教学语言方面,她把把“王老师”换成“我”,使教学语言变成“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小小的称呼,却可以折射出学生王老师心中的位置。促进“平等”师生关系的形成。

(二)、注重教学语言的幽默化,促进和-谐的教学氛围的形成

风趣幽默实质教学语言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苏联教育家米斯特洛夫说:“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契可夫甚至说:“不懂得幽默的人是没有希望的人。这样的人即使敏感绝顶,也算不上真正有智慧!”据此推导:不懂得运用幽默的教师只是再渊博也算不上真正的好教师。把幽默引入课堂既有利于塑造教师的自我形象,又可以调剂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领会知识。于漪老师曾对一个不用符号的学生不急不火,讲评时,他捧着这个学生的作文一个劲儿不停地往下读,读的脸红脖子粗,上气不接下气,同学们见了怪心疼的,纷纷要求老师停一停再读于老师说:“不能停,作者没有打标点符号,要忠于作者的原意呀!”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以后,这个学生十分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于老师这风趣的做法,幽默机智的语言,营造了幽默的氛围。其效果远远胜于直接指出和当众批评该生的毛病,促进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的形成。

二、强化教学语言的开放性、启发性,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起一个自主、体验、探究、合作、交往的学习平台,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它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为前提,又以教学语言的准确定位为根基。正如比利时学者g德朗舍尔说:“在我们的教学形式中,教师的口头语言行为表示了他所作的全部事情和他要学生做的全部事情。”因此,教师必须使用灵活的、富有启发性的教学语言启迪学生深入地思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一)、强化教学语言的开放性,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而传统的教学观念却视学生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是储藏知识的容器。教学中,往往是教师知道要教什么、为什么教和怎么教,学生却不知道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么学,学生的学习缺少方向、缺少动力,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很难得到发挥。走进新课程,教师要确立新的学生观,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关注学生学习需求,巧妙创设问题情境,强化教学语言的开放性,开放学生的学习时空,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在新课程走进课堂之际,我们欣喜地听到这样一些教学语言:

1、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2、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3、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4、你认为应该怎么做(说)?你的方法是什么?

5、这篇文章快要学完了,同学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以上这些具有开放性的教学语言从不同侧面给了学生质疑的方向,给学生以更大的思维空间,激励学生一起参与、共同研究、去读书、去思考、去感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再看下面的教学语言:

1、你们的猜想对吗?用什么办法来验证这些是否正确呢?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

3、写“榕树”和“鸟”这两部分课文,你们想先学那部分?为什么?

“用什么办法来验证”、“用自己喜欢的”、“你们想”……这些具有开放性、更体现自主性的教学语言,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这些教学语言中,我们可清晰地看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学习内容、自己选择学习方法,从而把学习的选择权交给学生,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二)、强化教学语言的启发性,诱导学生学会交往、学会交流,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与生、生与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炽、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语言的魅力,诱导学生敢想、敢说,会想、会说,学会交往、学会交流是优化课堂教学语言的主要任务之一。

1、诱发学生 的交流欲望,使学生学会交流方法

英国大文豪萧伯纳说过:“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考,彼此交换就有两个甚至多余两个的思考。”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个体之间是有差异的,对同一文本的感受也会各有不同。因此,在教学中,要增强教学语言的亲和力,诱发学生的交流欲望,使学生愿意交流。,看下面几个例句:

①、你是怎样知道的?能把你的想法讲给同学们听吗?

②、那么多的方法中你喜欢哪一种,请轻轻地告诉同桌的小朋友。

③、你愿意做小老师,把你的方法教给大家吗?

“愿意”、“你喜欢”“你能”等语言很容易及其学生的表达欲望没,同时给学生以说的机会。这样学生在交流中,理解深刻了,体会更丰富了。教师的教学语言,促进了学生的相互交流。

2、诱发学生的评价欲望,使学生学会交流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评价上要体现多元化,强调评价的促进功能。在交往、互动的课堂中,学生与学生、小组与小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评价环节是一节课的高-潮部分、核心部分。如何激起学生的评价欲望,教给学生评价方法,教学语言的作用至关重要,无可替代。再看下面例句:

①、他的方法正确吗?为什么?

②、评一评,哪个小组的办法最有效、最科学。

③、你认为你们小组的同学在这节课的合作学习中谁做的最好?为什么?

4、难道一组的发言就那么完美无缺吗?我看谁能对一组的发言提出问题,进行争辩。

⑤、把你们小组的发现讲给临近的小组听,看哪个小组争辩、反驳的最有意义。

⑥、请大家说一说,这节课谁的发言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谁能”、“争辩”、“评一评,哪个小组的”、等语言将平静的课堂挑起波浪,激起学生勇于挑战的勇气。交流的过程是互动、互进的过程,是自我解疑的过程,是将部分学生的理解转为全班的共识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鼓动与同学的争辩中升华了知识。特别是例⑥,细思之下,此一问既落脚课堂又超出课堂,落脚课堂---通过回顾,可以对本节课的学习方式、交流方式,以及对问题的理解、思考问题的角度及语言表达程度进行总结;超出课堂----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发现、学会欣赏,同时也使学生在相互赞赏中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会到自身的价值。这不正是我们在合作交流的学习中所追求的吗?

三、增强教学语言的激励性、鼓舞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教师怎样激励思考?如何成为一位和学生交流意见的参与者?如何帮助学生发现矛盾论点?笔者认为,转变和锤炼教学语言,使之更具有激励性、鼓舞性是关键一环

首先,教师要乐于接受所有学生的观点,鼓励他们大胆而真实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因为“新课程渴望更多精彩的回答是从学生嘴里说出来的”下面看《瀑布》一课的一个教学片段:

生:(质疑)为什么把瀑布写成“珍珠的屏”呢?

师:你真会提问题!“珍珠的屏”是什么?大家想看看吗?(出示课件,观看、互相说)

生:(回答略)

师:说得精彩极了!今天我要把最高荣誉奖送给你们,因为你们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去体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嘴去表达---是啊,珍珠屏多美呀!我们就来美美地读1、2行

从这个教学片段可看出,教师与学生在对话中共同设疑质疑、平等参与、激励促进,并且融学习方法的指导于激励性评价之中由于得到教师的激励性评价,学生的情绪已处于极其亢奋的状态,此时所总结的规律、阐明的学法等特别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效果更佳此外,在新课堂上教师还使用了这样一些教学语言:如“他的看法可以吗?你有什么不同意见?”诱导学生学会表达与倾听;“xx同学能第一个回答问题,真勇敢!”“你能自己提出问题、想出办法,真了不起!”激励学生敢提问题、愿提问题;“你能背出大部分了,差一点就全背下来了再加把劲我相信你一定能背下来”给暂困生以信心和鼓励“请同学们大胆地猜一猜,可能是什么原因?”等,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谁还有与从不同的想法?”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这样,能使学生及时感受到学习群体的认同和鼓舞,体验到求学的快乐,生成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

其次,教师要乐于和学生站在同一思维层面上,弯下腰来倾听儿童的心声,乐于发现儿童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用自己的真情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老师提出问题后,有的学生踊跃发言,有的学生却默不作声。究其原因默不作声者,或因为性格内向、羞与发言,或因为基础不扎实,对老师的问题没有把握。怎样让他们大胆、自信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呢?一位教师这样对学生说:“不要紧,你可以轻轻地将答案告诉老师。”然后,老师走到他身边,侧耳倾听他的悄悄话,当倾听到学生的答案正确时,教师把答案公布于众,并给予赞赏,并适时引导:“……说得多好呀!下次你自己大声地把答案告诉大家,那样会更好的!”对于答案不足的学生,教师则把答案稍加修正,并充分肯定学生思维劳动的成果:“……说得有道理,其他同学再补充补充吧!”对于错误的答案,教师话锋一转说:“……同学已经积极动脑告诉了我一个答案,你们是怎么想的呢?”引导全体学生把问题深入讨论下去。这样,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充满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有效地缺乏自信的学生,逐渐树立信心,敢于表达、乐于交流,学会合作。

总之,“语言是人类交往、沟通的工具”。教师的教学语言事实上反映了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尽管教学语言并不能充分诠释教学理念,但是教学语言的确放映了在课程改革中教师观念的变革。而教学语言的变革也会极大的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推动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识】相关文章: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意识12-08

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09-21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04-03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09-22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09-22

如何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09-21

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04-06

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09-22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04-17

如何在各种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