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经典励志>培养方法>《如何培养幼儿谦让的品德行为

如何培养幼儿谦让的品德行为

时间:2023-03-23 00:57:41 培养方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培养幼儿谦让的品德行为

一、 幼儿谦让行为及其本质

如何培养幼儿谦让的品德行为

谦让行为是指当幼儿双方因某种共同喜欢或需要的物品、角色空间等资源而产生冲突时。一方主动让给另一方的亲社会行为。根据我们的观察及对以往研究的探讨.我们发现谦让行为作为社会性行为的一个分支.在幼儿生活场景中的发生机率并不是很高.但却是许多幼儿教师在实施教育过程中经常倡导的一种行为.如“小朋友之间要谦让,友好相处”等.换句话说.许多幼儿教师很希望幼儿能及早学会并在同伴之间表现出谦让行为。

儿童并不是一出生就具备谦让品质的,谦让是儿童社会性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只有当儿童达到一定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拥有产生谦让行为的内部机制时,才有可能做出谦让行为。

另一方面,幼儿谦让行为得益于外部的教育和强化。一般说来,自孩子出生起,父母就对他们怀有殷切的期望,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受人欢迎的。尤其在孩子进入幼儿园后,父母对培养其亲社会行为更加重视。在幼儿园这个集体活动环境中,教师对幼儿的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他们具有合作、分享、谦让等亲社会行为。

二、谦让行为在幼儿发展中的价值

谦让历来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是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表现,更是人类群体乃至全社会得以凝聚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我们现在的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亲人无微不至的爱护,有的甚至娇惯、溺爱,他们身上会常出现斤斤计较、受不得一点委屈、得理不饶人等毛病,经常和同伴闹矛盾,容易发脾气,这些幼儿正是缺少了谦让的良好美德。因此,对孩子来说,学会谦让是将来适应社会竞争的必备条件。

谦让可以帮助幼儿获得好的人缘。无论在成人世界还是孩子世界,善于谦让的人一定会受到同伴的欢迎和接纳,因而获得更多的交往机会,也更具有竞争力。谦让可使幼儿获得别人给予的谦让和支持。俗话说,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退一步海阔天空。谦让可能会使孩子失去一些物质上的东西,却能享受到精神上的真正快乐。一个懂得谦让的人,一定会得到别人的帮助。谦让有助于幼儿以退为进,最终达到自己的目的。谦让有利于提高幼儿的竞争能力。谦让不仅有利于孩子获得同伴的尊敬,能融洽和同伴的关系,而且也给孩子自己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谦让在幼儿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幼教专家杨兆霞指出,对幼儿来说,谦让不仅是人际交往的主要手段,更是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有效途径。尊重他人、互相谦让的行为习惯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许多快乐。对于个体而言,谦让是做人的准则,是一个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钙质”,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现代社会是一个大集体,孩子不懂得谦让,不懂得与人交往合作,只能偏离这个集体,也无法融入集体,更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而现实之中,孩子对谦让的理解并不像对其他行为比如公平、合作、轮流等那样清楚,换句话说,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教育者们所致力培养谦让行为的教育效果并不理想,也很难让孩子真正主动地对同伴采取谦让的行为。我们还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

画面一:午餐后孩子们吃苹果,先吃完饭的孩子走到苹果盘前仔细地端详一番后,伸手拿走了其中的大苹果,只有几位不爱吃苹果的孩子拿了小的,等到最后几位小朋友吃完饭时盘中只剩下了几个小苹果了。

画面二:棋棋和小宇在一个水龙头跟前,你推我,我推你,争着说“我先”,“我先”。棋棋说:“是我先得到的。”小宇说:“是我先得到的。”两人争执不下。

画面三:在公交车上,一个小孩迅速往里挤,占了两个位置,看到旁边站着老人也视而不见,嘴里还叫着:“妈妈,快点,我找到座位了。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幼儿的谦让品德让我们感到心寒。究其原因是我国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许多家长把孩子看作“小太阳”,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如同“地球”一样,不停地绕着“小太阳”转,对孩子有求必应、百依百顺。在孩子的潜意识中形成一种“众人为我”的心理优势,他们往往只懂得接受他人的帮助和照顾,却几乎没有爱护和帮助他人的经验。在这个情况下,如果我们的教育者仍然借助权威的力量反复教导、督促,培养孩子的谦让行为,极有可能导致孩子被动地习得和实施谦让行为。因此,如何培养幼儿的谦让行为成为了我们幼教工作者的一大难题。

三、培养幼儿谦让行为的有效途径

时至今日,让孩子学会谦让、帮助孩子形成谦让的美德,构成了我们当前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并且深刻印在了教师的教育观念与具体的教育行为之中。但谦让行为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长期培养。

(一)在生活活动中渗透幼儿谦让行为的培养

《如何培养幼儿谦让的品德行为》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纲要》指出“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的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还指出“要善于发现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幼儿园的生活活动时刻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在生活活动中,幼儿处于一种自然的状态,他们所表现出的言行是相当真实的,其行为、语言、表情都在传递着信息,同时生活中的小事蕴含着更多的教育价值,紧紧抓住这些契机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以其真实生动性,幼儿的即时需要性对幼儿社会性品质的强化和内化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午睡时,若若找不到小枕头了,我就暗示其他幼儿用自己的行动去帮助她,得到帮助的若若小朋友表达了自己的感谢,让给予帮助的幼儿体会到帮助别人、分享与谦让的快乐。还有一次班上有一把小椅子坏了,一位小朋友没有了座位,我就着急地问:“你没有小椅子怎么上课呢?”孩子们听了我的话有的说:“和我一起坐吧!”有的说:“把我的小椅子给他吧!”边说边递上了自己的椅子。对这些幼儿我及时的给予表扬和鼓励。

一位老教师曾说:“谦让其实渗透于整个活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都能体现出谦让,包括我们生活当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情景当中都有谦让……我们要及时把握住幼儿生活中出现的教育机会,同时辅之以正式教育活动。总之,谦让教育应该是很随机的。

(二)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幼儿谦让行为的培养

教学活动是幼儿正规的课堂学习活动,是幼儿接受系统知识的主要渠道,教师通过组织丰富、有趣、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将品质培养内容渗透到各个领域中,促进幼儿对知识的认识、吸收和整理。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渗透谦让思想对培养幼儿的谦让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

对此,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有感染力的内容,除教材外,还可以选择一些生动的童话故事,配以形象的图片、木偶或课件,让幼儿感受同伴间友好合作、谦让带来的愉快,把生活中一些谦让行为排成情景表演、小品、歌舞表演,到各班演出,使更多的孩子受到教育。

教师还可以有目的地布置专栏“我是谦让小明星”,引导幼儿把对谦让行为的认识付诸实施,随时提醒指导。教师及时的评价产生了动力,孩子在这种动力支配下,去主动积极地谦让,谦让的过程中得到教师和同伴的积极反馈,由此体验到了成功感。成功感使孩子不断进步,这样由外部强化过渡到对幼儿内部自发的调整,从而使谦让成为幼儿自觉的行动,产生良性循环。

(三)在游戏活动中渗透幼儿谦让行为的培养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充满自由、自主和愉悦,是幼儿特有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因此,在游戏中进行行为训练有助于巩固幼儿谦让行为的养成,游戏中的情景性、规则和游戏中同伴交往的心理倾向性能够对幼儿的行为有导向的作用,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最佳手段。

如:组织幼儿开展“娃娃家”、“大家一起玩”的游戏时,可以向孩子们提出,当有“客人”来“娃娃家”做客时,“妈妈”、“爸爸”和“宝宝”应当怎样热情待客?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我启发他们学习谦让,把心爱的玩具送给客人玩,把喜爱的书给客人看,把美味的糖果与客人分享。在让幼儿用语言表达的同时,谦让的行为也就随之产生;在玩“书报亭”游戏时,我准备数量较少的图书,有的孩子拿到了书,有的孩子没有拿到,于是我就问拿到书的孩子:“别的小朋友没有书看怎么办呢?”让幼儿通过思考,自觉产生分享的语言和行为。有的幼儿说:“把我这本书给他看吧!”并将书递给没书的孩子,对这些有分享言行的幼儿我及时地予以表扬,用欣喜的口吻赞扬孩子的进步,以激发其他幼儿产生谦让的行为。

(四)在其他活动中渗透幼儿谦让行为的培养

幼儿的谦让行为还发生于其他活动中,如:节日、社会实践、家庭等等。教师要善于发现,并积极引导。例:一天班上孩子们去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路上丁丁小朋友气喘吁吁地跑来对我说:“老师,我要喝水!”我问他:你带的水呢?“不知道,丢了。”于是我就有意识地当着其他孩子着急地问:“你没有了水怎么办呢?”孩子们听了我的话,有的说:“喝我的吧!”有的说:“把我的水给他吧!”边说边递上了自己的水。对这些言行一致的幼儿我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在幼儿中树立榜样,让其他幼儿都向他们学习。

此外,家园合作对培养幼儿的谦让品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家庭是幼儿重要的成长环境,它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教育的功能。而且由于亲子之间不可替代的血缘和情感关系,以及家庭影响的先导性、持久性等特点,家庭影响力在心理素质、道德品质方面超过幼儿园。家长可以在家中教育孩子把蛋糕先分给爷爷奶奶吃,不要吝啬自己的玩具等等。不良的家庭因素对幼儿的行为起着润物无声的作用。因此,家长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四、效果分析

教育在幼儿身上的作用是明显的。通过日常生活、教学、游戏、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相结合对幼儿进行谦让教育,促使幼儿在反复的行为练习中巩固分享与谦让的行为,并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幼儿园还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如亲子活动日、讲座、家长会等使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谦让行为,并在其家中实施相应的教育。从多方面入手,抓住每个教育时机,适时地进行教育诱导。现在孩子们的谦让品质有了很大进步。

一次,班上孩子过生日,我给每位小朋友都分了块蛋糕。大家正准备开始吃,突然“唉呀!”一声,一位小朋友的蛋糕掉在了地上,我走过去安慰他并把自己的那块给了他。等我回过头时,只见一个个盛着蛋糕的小碗摆在了我的面前,孩子们都争着说:“老师你吃我的吧!”我被深深地感动了,通过教育,孩子们已真正学会分享与谦让,并用自己的语言和实际行动表达出来。

五、几点思考

谦让应该是心甘情愿、发自内心的举动。目前,一些幼儿所理解的谦让和表现出的谦让行为在某方面、某种程度上背离了谦让的本意。教师可以把分享作为谦让的基础,让幼儿在懂得并愿意分享的基础上去进一步理解并学会谦让。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地实施谦让教育:对于较小的幼儿可尽量满足其心理需要,以分享教育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帮助幼儿形成“轮流”意识,再由此过度到谦让。

另外,教师在让幼儿懂得谦让的同时,还应考虑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谦让是美德,但不能用它来禁锢孩子的竞争心,并不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谦让”的。尊重每个幼儿,平等对待每一个幼儿,才是正确的教育行为。

【如何培养幼儿谦让的品德行为】相关文章:

如何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06-13

如何培养幼儿健康饮食行为习惯11-14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文明行为习惯09-22

大班游戏活动方案培养幼儿良好品德行为03-16

家庭中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03-14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卫生行为习惯03-22

如何培养幼儿的识字能力09-21

如何培养幼儿动手能力04-21

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