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书稿范文>汇报>汇报材料>《人大经济形势分析会汇报材料

人大经济形势分析会汇报材料

时间:2023-03-23 04:51:03 汇报材料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人大经济形势分析会汇报材料

2011年是“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也是江西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进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关键之年,全省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大发展方式转变力度,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强物价调控,有效化解复杂的宏观环境、政策推力减弱、经济运行中矛盾增多等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延续了“十一五”以来后发快上、积极追赶的态势,“十二五”规划实施顺利开局。但同时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制约经济平稳运行的矛盾和问题不少,处理好保增长、调结构、稳物价三者之间关系的难度加大。结合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研判,2012年全省经济仍将平稳增长,增速保持高位运行略有回落,但将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人大经济形势分析会汇报材料

一、经济运行总体概况:增长平稳、调控有效、效益提高、民生改善 前三季度,实现生产总值8086.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2.8%,保持了10%以上的较快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4位、同比前移1位,在中部高于河南1.4个百分点、排第5位。预计全年生产总值突破

万亿,达1.12万亿元,增长12.5%。2011年,财政总收入突破1600亿元,达1645亿元,比上年增收418.8亿元,增收首次超过400亿元,增长34.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跨越1000亿元台阶,达1053.4亿元,比上年增收275.3亿元,增收首次超过250亿元,增长35.4%。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均实现三年翻番。

1、生产平稳增长

一是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前三季度,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95.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4.2%,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812亿元,增长4.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粮食产量创历史最好水平。2011年粮食总产达410.6亿斤,增产19.6亿斤,增长5.0%,创历史最好水平。畜牧业生产反弹迅速。前三季度,生猪出栏1905万头,增长1.3%,存栏1545.4万头,增长0.7%,猪肉产量149.4万吨,增长1.5%。渔业生产平稳增长。前三季度,水产品产量152.1万吨,增长3.6%,其中水产品养殖产量137.6万吨,增长4.6%。

二是工业生产平稳增长。1-11月,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540.1亿元,增长19.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1个百分点。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820亿元,增长19%。重工业增速加快,规模以上轻、重工业增加值分别为1122.4亿元和2417.7亿元,增长20.3%和18.7%,重工业增幅比1-10月提高0.4个百分点。37个工业大类行业增加值全部实现增长,增速超过20%的达18个,16个行业与1-10月相比增速加快。

三是服务业持续较快发展。前三季度,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617.7亿元,增长10.6%,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业运行良好。1-11月,公路运输货

运总量89245万吨,增长10.6%,货运周转量1875.4亿吨公里,增长11.2%;水路运输货运量6825万吨,增长16.3%,货运周转量187.1亿吨公里,增长12.6%;铁路运输货运量5278.6万吨,增长7.5%,货运周转量669.5亿吨公里,增长4.3%。批发零售业持续快速增长。1-11月,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1530.6亿元,增长27.2%;零售业销售额660.5亿元,增长24.9%。

2、宏观调控成效显现

一是结构改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二三一”的格局稳固。前三季度,三次产业结构为10:57.6:32.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5%、67.9%和28.6%。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民间投资贡献率上升。1-11月,民间投资完成5615.1亿元,占全省投资的比重为71.3%,增长36.6%,增幅高于全省投资9.2个百分点,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88.9%,比1-10月上升5.1个百分点。 二是物价高位企稳回落。1-11月,CPI同比上涨5.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比1-10月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11月份当月CPI同比上涨4.2%,涨幅比上月缩小1.1个百分点,当月同比涨幅已连续4个月回落。

三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高位回落。1-11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742.9亿元,增长25.8%,增幅比1-10月回落2.6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1898.3万平方米,增长0.6%,增幅比1-10月回落4.5个百分点。

《人大经济形势分析会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四是贷款增速回落。11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9097.9亿元,比年初增加1374.1亿元,增长18.2%,同比回落4.5个百分点。

3、企业经济效益持续提高

一是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继续攀升。1-11月,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86.6%,同比提高20个百分点。创年内和历史同期新高。

二是主营业务收入快速增长。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429.9亿元,增长42.6%,其中,国有企业1910.9亿元,增长41.1%,拉动收入增长4.8个百分点;股份制企业5396.5亿元,增长38.1%,拉动12.9百分点;“三资”企业2835.7亿元,增长39.3%,拉动6.9个百分点。

三是企业利润大幅增加。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954.1亿元,增长49.6%。从主要行业看: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81.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81.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7.0%,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44.9%,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27.4%。

4、民生逐步改善

一是居民增收步伐加快。前三季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2926元,增长12.9%,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102元,增长21.3%,同比提高9.7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23745元,增长16.6%。民生“三项收入”增幅均比上半年有所加快。预计全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7400元,增长12.4%;农民人均纯收入6600元,增长14%。 二是民生支出增长较快。1-11月,财政支出中,住房保障支出增长85.5%,交通运输支出增长96.4%,医疗卫生支出增长36.2%,教育支出增长24.6%。

三是消费水平不断提高。1-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85.7亿元,增长17.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968亿元,增长30.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5个百分点。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52亿元,增长17.7%。

二、经济运行中的主要亮点: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全面扎实推进

1、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

2011年,全省粮食总产达410.6亿斤,继2017年后再次突破400亿斤,实现了大灾之后的恢复性快速增产,并跨上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粮食单产达374.9公斤/亩,水稻单产达391.9公斤/亩,早稻单产378.4公斤/亩,晚稻单产390.9公斤/亩,均创历史新高。这是我省“十二五”开局之年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亮点。

2、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发展

我省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打造包括光伏、风能核电、新能源汽车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强劲增长,在全省经济中的比重持续攀升,正在构筑起江西科学发展、绿色崛起新脊梁。

一是投资强劲增长。1-11月,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1931.9亿元,占全省总投资的24.5%,增长37.5%,比全省投资增速高10.1个百分点,对全省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31.1%。

二是生产快速增长。1-11月,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425.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40.3%,增长21.8%,高出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2.7个百分点,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45.7%。

三是效益快速提升。1-11月,十大战略性新兴工业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620.5亿元,占全省工业的比重为46.4%,增长42.6%,对全省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46.3%;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378.6亿元,增长24.7%,占全省工业的比重为39.7%。

四是招商成效显著。1-11月,引进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亿元以上项目273个,实际进资658.8亿元,分别占全省总量的49.8%和50.8%。

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效明显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作为江西省第一个国家战略,使江西发展有了更高的载体,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规划区崛起的步伐催人奋进。

一是经济总量增速高于全省。前三季度,区内生产总值达4676.4亿元,占全省的比重达57.8%,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增长12.9%,高于全省增幅0.1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达625.8亿元,占全省的比重达50.8%,增长39.5%,高于全省增幅2.8个百分点。

《人大经济形势分析会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二是工业生产运行平稳。1-11月,区内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93.6亿元,占全省的比重达59.1%,增长17.9%,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7.3%;

1-10月,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091.5亿元,占全省的比重达62.1%,增长40.6%;实现利税757.1亿元,占全省的比重达54.9%,增长34.7%。 三是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力度不断加大。1-11月,区内新引进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599个,占全省的46%;实际进资1202.4亿元,占全省的52.5%。

三、当前经济运行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1、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增大

从市场看,2011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困难重重,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速持续回落,市场约束对我省经济的影响在不断强化。三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33.5,分别比一季度、二季度下调6.1和1.5点。从资金看,2011年,央行连续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3次加息,致使国内各银行资金链紧张,都相应提高了贷款条件,持续紧缩的货币政策加剧了企业融资难度,增加了企业融资成本,同时也加大了一些企业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更为突出,民间借贷成本大幅上升,潜在金融风险不断积累。1-11月,规模以上中小型企业利息支出增长47.9%,比大型企业增速高18.9个百分点,其中,中型企业利息支出增长35%,小型企业利息支出增长60.1%。企业流动资金紧张,两项资金(应收账款与产成品)占用持续增加,1-11月,规模以上工业应收账款和产成品资金分别增长29.7%和30.2%,“两项资金”占用占流动资产的25.7%。从用工看,最低工资标准普遍上调,增加了企业的工资开支。不仅如此,我省企业需求较多的熟练技术工、商业和服务业人员供给相对不足。从经营成本看,受国际市场传导和国内供需矛盾的影响,我省能源、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工业生产者购进价

格指数当月涨幅至2011年10月份连续21个月呈两位数上涨,7月份涨幅最高,达15.2个百分点。原材料成本上涨,使企业的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企业获利甚微。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成本增长43.7%,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1.1个百分点。

2、投资持续增长难度加大

一是建设资金增速持续走低。在控制通胀的大背景下,信贷收紧,企业融资困难,有相当一部份项目单位因宏观经济不景气,没能按计划开工和完成投资,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投资的高速增长。1-11月,全省投资资金到位9115.2亿元,增长11.9%,低于全省投资增速15.5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贷款696.6亿元,下降3.9%。二是用地指标不足。生产性投资和政府主导性国有投资是投资的主体,而工业用地指标严重不足、土地报批的要求高、审批时间长,征地拆迁困难,项目无法落实,投资成为无米之炊。我省不少地区的工业园区正处新区和老区交替阶段,老区土地已用完,新项目无法入园。新区征地艰难,惜地如金。另外,园区在规划上强调产业聚集、环保节能的原则,对投资项目单位从严挑选,有相当部分新项目和改扩建项目被拒之园外。另一方面,由于新的拆迁法规出台,拆迁难度加大,进度明显减缓,使得建设用地供应紧张的情况更为凸显,甚至部分重点项目的用地也受到影响。

3、消费缺乏新热点

近几年,全省以汽车、家电为代表的消费热点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明显。2011年,汽车购置税优惠和汽车家电下乡等刺激政策退出或递减对消费拉动减

弱,我省汽车销售增速大幅回落。1-11月,汽车类实现零售额211.7亿元,增长25.7%,增幅同比回落15.1个百分点。未来汽车、家电消费将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而新的大宗消费热点还没有出现。传统行业快速增长难度加大。2011年消费增长领先的五金、电料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合计比重仅为8%,而汽车类比重为23.4%,难以拉动消费持续较快增长。在当前物价、利率及收入水平下,更多的居民倾向于储藏、投资,居民消费倾向持续下调。

4、节能降耗不容松懈

据初步核算,前三季度,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1.53%,离全年下降3%的目标仍有明显差距。从电力消费看,前三季度,我省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9.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7.1个百分点,居全国第四,中部第一。其中,占全社会用电量71%的工业用电量,增长20.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3个百分点。从工业能耗看,2011年以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一直保持10%以上的高位增长。前三季度,石化、化工、非金属矿物业、黑色、有色和电力等六大高耗能行业虽然完成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5.6%,但能源消费量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86%,增速达13.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从各设区市看,受产业、资源结构以及节能措施力度大小不一等因素影响,各地间工业节能降耗工作进展程度存在不平衡现象。前三季度,11个地市中,有5市能耗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5、出口面临较大变数

全球经济复苏的脆弱性和复杂性,成本上涨和人民币升值的“内外夹击”对我省外贸出口有一定影响。一是人民币持续升值压缩出口企业利润空间。二是企业成本大幅攀升将使出口受阻。外贸企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面临巨大压力,利润增幅远低于订单增长。三是欧洲债务危机影响进一步显现。欧洲是我省第一大出口市场,全省对欧洲出口增速由一季度的165.8%回落到前三季度的86.5%和前11个月的73.2%。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进一步显现,应密切关注。

四、2012年经济走势展望

2011年,全省经济增势稳中趋缓,既是自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效果显现,以及新动能仍处于培育、成长阶段的结果,也有外部环境的影响。展望2012年,主要影响因素不会发生明显变化,经济将延续调整态势,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从经济发展环境观察:发达经济体增速下滑,全球经济复苏遭遇新挑战。一是美国等主要经济体增长疲弱。美国一、二、三季度GDP环比折年率分别增长0.4%、1.3%和2.5%,均低于2017年四季度3.1%的增幅。与此同时,“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已蔓延至全美乃至其他国家,势必对经济复苏产生不利影响。二是欧元区债务危机向核心国家扩散。希腊债务危机爆发后,西班牙、葡萄牙等欧洲国家相继陷入债务危机,一旦希腊出现债务违约,有可能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最终影响整个欧洲经济。三是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出现较大波动。期铜、原油等部分商品价格经历8月初和9月份的两轮-大幅下挫,反映出经济增长放缓的状况。国内经济面临深度调整,但仍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二五”时期,调结构、转方式主线将贯穿始终,国内处于深度转型期。前三季度,全国

经济增长9.4%,增速已连续六个季度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11和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分别下调0.1个和0.5个百分点,降至9.5%和9%;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10月上旬发布的《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1年秋季报告》也预计,2011年GDP增速将比去年回落1个百分点左右。另一方面,价格涨势虽有所趋缓,但仍持续高位运行,前11个月达5.5%。2012年经济发展仍面临着处理好保增长、调结构、稳物价三者关系的重要任务。2011年,面对复杂的经济环境,党中央、国务院沉着应对、科学决策,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国民经济总体运行良好,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的方向发展,贸易顺差继续减少,三驾马车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经济增长的自主性增强。同时,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将加速推进居民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升级,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不断涌现,随着“十二五”规划的进一步实施。各地加快发展的劲头比较足,经济发展环境得到改善。

——从产业支撑观察:农业方面,全省强农惠农政策落实较好,粮食生产实现丰收,为稳定经济增长奠定了基础。工业方面,有利因素是传统优势行业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主要动力,新建投产企业达产增效,这些都将对全省工业生产起到拉动作用;不利因素是外部市场复杂多变,企业资金紧张、成本上升等矛盾突出,结构调整加力带来的震痛有可能逐步加大,但2012年工业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服务业方面,更加注重发展领域的拓展,投入力度加大,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加快发展旅游业、文化产业和服务外包业等现代服务业,服务业将保持较快增长。

——从需求拉动观察:投资方面,有利因素是各级政府加大抓项目、促投资的力度,将对投资增长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将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的大发展。保障性住房建设、产业集聚区建设、城乡建设、承接产业转移步伐的持续加快。不利因素是建设项目用地依然比较紧张,供需矛盾比较突出,土地仍是制约项目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综合分析,2012年投资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消费方面,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通胀预期减弱,增加了居民即期消费需求;各项保障政策不断完善,有助于减轻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提高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预计2012年消费继续稳步增长。出口方面,受国际市场需求减弱、欧洲债务危机加剧、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大等因素影响,2012年出口增速将有所回落。

五、几点建议

1、加快结构优化升级,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一是要加快推进技术进步及科技创新,加大工业技改投入,鼓励企业自主开发创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快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延伸产业链、推进深加工,全面提高传统产业和现有企业的技术水平。二是要全面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区位优势,在产业延伸、产品拓展中壮大支柱产业。三是构建节约型发展模式,抑制重复建设,降低能源消耗。

2、努力保持投资快速增长,继续做大经济总量。一是重点抓好政府性投资,加强政府投资的带动作用。二是努力提高社会投资的积极性,扩大社会投资在投资中的比重,不断优化投资的主体结构。三是扩大产业性投资,引导资本向产业领域投资,扩大对实体产业的投资,确保经济增长的后劲。四是加大对重点企业

和重点品牌的扶持力度,引导企业把扩大投资与调整结构、产业升级更好地结合起来。五是加快重大项目的建设步伐,集中开工建设投资体量大、技术含量高、带动效应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科学发展要求的重大项目。

3、注重扩大消费需求,增强经济发展内在动力。一是要进一步采取措施提高居民购买力,从源头上增加居民消费需求,特别是落实好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惠农政策,及时把对农民的各项补贴和减免到位,坚持实现农产品收购保护价,遏制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鼓励农村劳动力转移,坚定不移地实现农民增收目标。二是要深化教育、医疗体制及社会保障体系改革,降低人们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增强居民消费信心。在有条件的地方,应当逐步降低对农民和其他困难群体的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高额收费。三是要适度放松消费信贷,鼓励新的大的消费热点及早形成规模,包括购车、购房等。

4、发展循环经济,降低对资源和环境的依赖。一是通过组织科技攻关和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在减少废弃物排放的同时,重点抓好矿产品的综合利用,实现废弃物的再资源化。二是加强政策激励。按照“市场选择,政府扶持”的原则,采用政府补贴、税收优惠、低息贷款等政策,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医药等低资源消耗的制造业,对以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为主的企业技术改造,提供财政贴息或免息贷款。

5、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一是进一步完善大社保体系。加快推进全覆盖的养老保险制度,积极扩大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险管理服务网络。二是切实抓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积极为困难群体提供职业介绍、职业培训服务,建立健全进城农民就业、创业、维权等工作

机制,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逐步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三是高度重视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继续加大公共财政对欠发达地区倾斜力度,支持欠发达地区人才培养和引进,完善欠发达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社会力量对欠发达地区的帮扶机制。

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汇报材料2017-03-26 14:05 | #2楼

一、半年运行概况

今年以来,**围绕建设旅游中等城市目标,以城乡统筹发展为统揽,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为主线,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重点,主动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一是促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3%、22%;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30%;乌江画廊、阿依河、摩围山等精品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7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5亿元;旧城拆除危旧房7.9万平方米,新城道路骨架成型,5个特色集镇、15个农民新村全面开建;预计GDP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零增长18.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30.2%。二是惠民生。投入6.27亿元解决系列民生问题,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63.3%;在'两翼'率先免除高中学费,高考重本上线人数较去年增加38%,爱心午餐工程惠及1.8万名山区学生;县医院迁建项目主体完工,基本药物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新发展民营企业1564家、微型企业300家,新**镇就业4333人;开展旅游扶贫试点,整村、整乡脱贫工程有序实施。城镇化率提高到27%,'地票'交易突破8亿元。三是保稳定。按照中央决定和要求,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维护稳定大局、推动科学发展;积极建设安全保障型示范县,>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分别同比下降50%、30%;实行县级领导'九个一'联系制度,用心服务基层,全力化解矛盾,系列涉及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二、存在困难问题

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项目融资困难。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项目融资困难、投入不足,建设相对缓慢。二是市场需求不足。受>房地产调控、市场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水电、建材等骨干企业生产运行压力加大,产能未能充分释放,效益、创税均不理想。三是消费增长放缓。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增长不快、信心不足,新的消费热点尚未形成。四是财政运转困难。企业盈利下滑,财政增收乏力,民生保障、项目建设等支出增加,财政运行渐趋困难。

三、下步重点思考

深刻领会、深入落实市第四次党代会'一统三化两转变'、'三中心两集群一高地'等系列战略调整、部署,重点抓好实体经济、城镇建设、社会民生等重要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胜利召开。

第一,抓产业。壮大农业五大主导产业,打造特色农业示范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大水电、煤炭、页岩气等资源综合开发力度,建设氟化工化学品产业园,培育清洁能源、新型建材、农林产品加工、矿产品加工、特色轻工5大产业集群,增强工业支撑能力;实施'添A增星'计划,完善旅游要素,建设水上运动基地,打造生态旅游集散地。

第二,扩内需。以**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为契机,编规划、挤项目、争政策;强化要素调度,加快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项目,增强投资拉动力。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培育年营业额5亿元以上的商贸企业4家。用好汽车及家电以旧换新等政策,办好中国乌江苗族踩**节暨中国?**水上运动大赛,培育旅游、商贸等消费热点,活跃城乡消费市场。

第三,建城镇。实施'城镇再造'战略,注重整体规划,推进乌江五桥、摩围山隧道、靛水新城等重大工程建设,全面拉开中等旅游城市骨架,年内新增建成区2平方公里。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5个特色集镇、15个共富新村。完善城市功能,培育县城商圈,推进'四城'同创,增强城镇活力。

第四,促开放。依托特色工业园区,强化招商引资,确保实际到位资金13亿元以上。规范'三权'抵押,扩面农业>保险,完善农村金融,有序转户进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深化国企改革,完善财政体制。推进森林碳汇、排污权交易试点,争创低碳经济先行县。加强与山东**、重庆**等对口帮扶友好城市的衔接协调,互助互补、互惠互动。

汇报完毕! 

【人大经济形势分析会汇报材料】相关文章:

乡镇年经济形势分析会汇报材料09-22

省人大调研汇报材料09-22

经济形势分析会讲话05-10

医院市人大调研汇报材料09-22

人大信访工作汇报材料05-17

教学质量分析会汇报材料09-22

2017人大工作汇报材料09-22

民政局年中分析会汇报材料09-22

人大调研食品药品监管汇报材料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