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书稿范文>汇报>汇报材料>《王磨镇两基汇报材料

王磨镇两基汇报材料

时间:2023-03-23 05:20:12 汇报材料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王磨镇两基汇报材料

“两基”国检是对我镇履行义务教育职责情况的一次全面检查,是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协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更是我们进一步寻找差距、弥补不足、提高水平、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一次重大契机。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镇战略,为了切实做好“两基”迎国检工作,我镇狠抓了学校软、硬环境建设,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全力落实控辍保学和青壮年扫盲工作,使我镇“两基”工作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就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王磨镇两基汇报材料

基本情况

王磨镇辖15个行政村,69个村民小组,2206户,9197人,共有王磨和水泉两个学区,中心学校2所,村完全小学2所,教学点5个;共有教师 人;共有在校学生 人;共有镇、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16所。

指标完成情况

入学率:全镇7至12周岁适龄儿童 人,入学 人,入学率 %;13至15周岁适龄少年 人,其中:小学就读 人、中学就读 人、初中毕业 人、高中就读 人,入学 人,入学率 %。 辍学率:2017至2011学年,全镇小学在校学生 人,辍学生 人,辍学率为 %,巩固率为 %;初中在校学生 人,辍学生 人,辍学率为 %,巩固率为 %。

完成率:全镇共有15周岁 人,其中:在小学就读 人,读完小学四年级 人,在中学就读 人,读过中学 人,辍学 人,完成初等教育 人,完成率为 %;有17周岁 人,在高中及以上就读 人,高中毕业 人,初中毕业 人,在初中就读 人,丧失学习能力 人,读完小学 人,完成中等教育 人,完成率为 %;15至50周岁青壮年 人,非文盲人数 人,非盲率为 %。

师资水平:全镇共有小学专任教师 人,学历合格率 %;中学专任教师 人,学历合格率 %。

扫盲程度:全镇15--50周岁2017--2011年青壮年人口数分别为 人、 人、 人,青壮年人口中非文盲人数分别为 人、 人、 人;三年来共扫除青壮年文盲 人,青壮年人口非文盲率分别为 %、 %、 %;脱盲巩固率 %。

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两基”工作机制。一是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和学区校长为副组长的“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两基”迎国检工作实施方案》,并召开动员大会,与各村、各学校和相关站所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制订了具体的工作计划,形成了任务明确、职责具体、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二是坚持每周召开一次领导班子会,每十天进行一次督查,每月召开一次镇村干部会,专题研究“两基”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限期整改。三是制定了行之有效的“两基”倒计时工作进度计划和日程安排,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落实责任、目标和任务。通过责任制的落实,真正做到了政府抓辍学、学校抓保学、教师抓教学,其他机关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倾力配合的合力攻坚机制。

二、广泛宣传,营造浓烈的“两基”迎国检氛围。我们利用各种渠道和场合开展“两基”宣传工作,加大对群众面对面宣传教育的力度,累计发放“两基”宣传资料2000多份,在王磨主干道防护墙和各村醒目处书写“两基”永久性宣传标语26条,悬挂横幅16条,出动宣传车5次对《义务教育法》、《扫除文盲工作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进行了广泛宣传,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组织教师、包村干部进村入户等形式广泛宣传国家实施义务教育的政策,进而扎实细致的做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工作,调动家长送子入学的积极性。通过各项工作的开展,广大群众开始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在全镇上下形成了处处见“两基”宣传的浓厚氛围。

三、多措并举,全力抓好“控辍保学”工作。我们坚持做到把控辍保学作为做好“两基”工作的根本,明确主体责任不懈怠。一是在8月3日全县“两基”工作紧急会议之后,立即召开了学区、镇、村、社干部参加的镇“两基”迎国检工作紧急会议,认真分析了我镇“两基”攻坚面临的形势,安排了阶段性任务。二是制定下发了适龄儿童劝返入学通知书,与各村签订了《控辍保学包干责任书》,落实了书记、镇长为劝返工作总责任人,各联村领导为包抓领导,各村为第一责任人,驻村干部、村主任、学校教师为直接责任人的包抓劝返入学责任制,将全镇 名适龄辍学儿童劝返责任靠实到每名镇领导和驻村干部、支书、主任和教师身上,并将劝返任务完成情况与年终考评相挂钩,实行一票否决。三是建立流失学生报告制度,实行学校承诺制,减少学校因素的辍学。加强入学后的管理,用情感留住学生,要求学校向社会承诺: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不以任何借口迫使学生退学、转学,不歧视后进生,不乱收费,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四是做到了依法治流、救助截流、教

《王磨镇两基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管防流、劝返回流。为了确保实现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针对每一个辍学人员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方案(对于外出打工的,多次上门归劝,通过反复耐心细致的做大人的工作,联系本人晓以利害,用感情推动,让其从思想上接受;对于单亲家庭和确实经济上有困难的,通过民政救助、经济帮扶和结对帮扶以解决后顾之忧;对于残疾儿童,只要有上学可能的,除给予救助外,就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其入学,实在无法入学的,指定教师和村上有文化的人进行入户教学;对于在市内打工的,除到家里给父亲做工作外,到用工单位和本人当面耐心劝返,并严厉警告用工单位负责人让其入学;对已在外地就读的要求必须将《入学证明》寄回备查。),通过全镇上下40多天耐心细致的工作,现已劝返入学 人。在接下来,我镇将加强措施、加大力度,努力做到全镇适龄儿童100%入学,以达到“该入学的一个都不能少,已入学的一个都不能走”的目标。

四、“两扫”结合,努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是“两基”工作的另一项重要目标,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一是组建了扫盲工作领导小组,在15个分别成立了农民技术学校;利用各季农闲时间和学校暑、寒假时机对我镇文盲人员进行扫盲培训,采取结对帮教和举办集中扫盲培训班等形式分别在浪沟等六个村设立了办学基地,办学面达100%。二是坚持“一堵二扫三提高”的原则,做到了场地、教师、学员、教材、教学计划及大纲、教学措施、教学组织形式、办班经费及条件的“八落实”和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保证”。近三年累计投资 多万元,共开设 期扫盲巩固班,对 107人进行了扫盲培训,截止目前,全镇4913名15—50周岁青壮年人口中文盲由2017年的 人降至 人,非文盲率提升至 %。三是坚持把巩固提高扫盲成果与农业技术推广、农民工技能培训、城镇就业培训等结合起来,增强扫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

效性。把提高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作为扫盲工作的重点,结合巩固提高班,侧重加强了中药材种植、科学养殖等方面的实用技术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群众的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从而也巩固了扫盲成果,达到了让广大农民学一门技术、致富一家、带动一片的目的。

五、精心组织,建立健全“两基”档案资料。为促进“两基”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我镇精心组织力量,建立和完善了“两基”工作档案。并将 “两基”迎国检扫盲工作中涉及的77项软硬件资料进行量化、细化,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由分管领导亲自抓,组织全镇力量加点整理完善了镇、村两级近三年的“两基”档案资料。在建档过程中,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表册(10表6册)种类齐全,逻辑关系清晰,各种数据准确,按照镇、学区、村数据必须完全统一的原则,完善了学校档案的建设和规范,并做到了各种资料齐全完备、数据真实可靠、详实对口。为了建立健全“两基”档案资料,竭尽全力地做到不漏、不重、不虚、不假,全体干部和广大教职工放弃节假日,超负荷工作,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鉴于“两基”档案、各种表册数据的全面完整规范是一项十分复杂、工作量较大的基础性业务工作,迄今已由下而上、由上而下几番几复作了核实和查对。要说达到完整规范实在不容易,因此,今后我们还需更进一步认真做好“两基”业务工作,力求做到全面规范。

六、强化措施,进一步优化教学环境。为了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镇党委、政府切实加强了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认真落实学校安全管理责任制和应急机制,及时妥善处理各类突发事件。一是组织派出所、工商所等部门定期不定期,对周边环境进行了专项整治行动,帮助学校维持交通秩序,确保学生上学、放学时交通安全,取缔了学校周边一些违规建筑、摊点和设施,净化了校园周边环境,全面建立健全和落实了各项安全

责任制度,及时消除了各类安全隐患,积极营造校园安全的良好社会环境。二是加快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大力促进了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王磨镇有中心学校2所(初中),村小14所,按照“四个集中”的原则要求,为进一步提升了我镇教育层次,将村小由14所整合为10所,进一步整合优化了教育资源,提高了教学质量。

七、依托项目,千方百计改善办学条件。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是实现“两基”目标的基本保障,是衡量是否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一个重要标志,为了使我镇教育硬件建设再上台阶,推动我镇教育事业稳步发展,镇党委、政府按照抓机遇、抓项目、抓教育的工作思路,全力以赴推动教育项目建设。近年来,镇党委、政府通过积极争取,新建了浪沟门小学、崖湾小学、韦山小学、林口小学和水泉小学;紧抓灾后重建机遇,重建了王磨初中、杨庄小学、水泉初中,彻底改变了我镇校舍的落后面貌,极大的改善了镇中心小学和各村校的基础建设和办学条件,基本消除了D级危房,真真做到了“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美的环境在校园”。 在接下来有限的时间内,我们将坚持“全面推进、重点突出、分类指导、巩固提高”的方针,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在认识上再提高,领导上再加强,措施上再细化,问题上再整改,督查上再有力,工作上更有效,再添措施,再鼓干劲,抓主抓重,抓实抓好,确保我镇顺利通过国家“两基”验收。

《王磨镇两基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乡镇两基迎检汇报材料2017-03-27 13:08 | #2楼

一、乡情简介

莱溪乡位于南丰县东北部、沧浪河东游,乡政府所在地距离县城5公里,全乡土地总面积83.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1万亩,种植南丰蜜桔3.3万亩;现有10个行政村、88个村小组,

1.69万人,4099户。近年来,莱溪乡党委、政府在、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制定和实施了“蜜桔富乡、工业强乡、三产兴乡、为民稳乡”战略,培植发展了南丰蜜桔、蔬菜、水稻制种、瓜果、甲鱼养殖五大农业支柱产业,发展壮大了制砖、粮食加工、木制品加工、工艺品制作为主的四大工业产业。全乡呈现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社会治安稳定的良好局面。2017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560余元。

全乡现有小学4所,中学1所,小学现有4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684人;中学有13个办学班,在校生755人。莱溪乡中心小学创建于1950年,中学创建于1952年,中小学都有50余年的教育教学历史。一直以来,我乡坚持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树立“坚定教育兴乡理念,努力打造教育强乡”目标,近些年来,在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关怀下,莱溪乡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办学条件全面改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素质教育较有特色,新课改全面实施,教育质量稳步上升,“两

基”工作跃上了新台阶。1986年进行校园“六配套”建设,并通过省级检查验收;1995年通过了“两基”检查验收;2004年再次顺利通过省“两基”年检复查。2017年5月我乡迎接了省教育督导评估组的检查验收,莱溪乡快速、良好的发展状况获得了评估小组的充分肯定。

二、“两基”巩固提高基本情况

(一) 办学条件:

我乡小学校舍生均5.13平方米,初中生均5.42平方米,中小学图书生均分别达15.06册、10.36册以上,办公、生活用房、体育活动场,中小学已达国家要求标准。

(二) 师资水平:

全乡小学教师101人,初中55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小学为100%,初中为100%。全乡校长接受岗位培训率为100%。

(三) 义务教育程度:

三年中,适龄儿童总数分别为1571人、1524人、1409人,在校学生数分别为1833人、1711人、1684人,近三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均为100%,适龄女童入学率为100%。初中阶段适龄少年总数各为922人、770人、780人,初中阶段在校适龄少年学生总数每年为607人、522人、477人,入学率分别占95.95%、114.95%、101.68%,辍学率分别为2.84%、0.96%、1.10%,

三年中,15周岁人口总数分别为440人、444人、429人, 15周岁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为99.09%、99.32%、99.53%。

三年中,17周岁人口总数为406人、391人、440人, 17周岁人口中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为91.13%、95.14%、97.95%。

7—15周岁残疾儿童少年总数近三年均为为11人,入学率分别为60%、66.67%、66.67%。

(四) 教育经费:

近三年教育经费支出分别为232.46万元、247.42万元、303.65万元,人均教育经费总支出各占137.91元、147.39元、179.50元,教育总支出中财政拨款所占的比例为82.62%、82.44%、82.28%。近三年年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小学为678.07元、810.81元、1440.09元,初中分别为765.35元、982.42元、1179.70元。

(五) 教育质量:

三年来,全镇各级各类学校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开足课时,开齐课程,毕业年级合格率小学为98.5%、97.5%、99.6%,初中为34.5%、35.8%、31%,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合格率小学为98.4%、98.3%、98.2%,初中为98.2%、99%、99%,学生体育合格率小学为96.7%、96.4%、96.3%,初中为97%、97%、98%。

(六) 扫盲后巩固提高工作:

“两基”达标后,青壮年非文盲人数为9303人,非文盲率达98.2%,“两基”达标后,全乡设有乡级农民文化技术学校1所,村级农民文化技术学校10所,投入培训资金0. 99万元,共举办以适应本地经济发展特点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培训提高班

180余期次,参加人数为2200余人(次),发展具有特色经济的示范户60余户。乡村农民文化技术(扫盲)学校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基本做到了有教学场所,有教学基本设施,有学习计划、有管理制度,有图书资料。

三、“两基”工作措施及成果

近年来,在、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教育行政部门的精心指导下,莱溪乡党委、政府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乡战略,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进一步巩固“两基”成果,全力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打造教育强乡。全乡教育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整体水平有新的提高。

第一,统一思想、超前规划,推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乡党委、乡政府始终认为,教育是事关现代化全局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没有教育的现代化也就没有农村的现代化;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基于这些考虑,乡党委、乡政府明确了“五个一”和“五个不动摇”的教育发展思路。

—— 所谓“五个一”,即明确一个目标,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加速推进教育现代化;抓住一条主线,以改革总揽教育工作全局,通过深化教育领域的系统改革,促进教育发展;服务一个宗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贡献;坚持一个中心,历届乡党委、乡政府坚持把教育工作作为中心工作之一,持之以恒切实抓紧抓好;登上一个台阶,每届班子都要奋

发有为,努力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阶段性重大问题,将教育发展水平推上一个新台阶。

—— 所谓“五个不动摇”,即坚持科教兴乡的战略不动摇,确保教育的优先发展和适度超前发展;坚持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目标不动摇;坚持改革与发展并重的工作策略不动摇,以改革促发展,实现教育的外延发展与内涵发展相统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坚持均衡发展、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不动摇;坚持以政府行为推动教育发展的主导动力不动摇,切实履行政府责任。

由于历届乡党委、政府思想统一,认识深刻,规划超前,从而富有成效地推动了莱溪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教育事业实现了三次提速提档,树立了三个里程碑。

—— 1986年至 1995年,全乡投入近50万元,用 10年时间普及了从小学至初中的九年义务教育。1995年我乡顺利通过省级 “两基”验收; 1996年,乡党委、乡政府提出建设“教育强乡”的目标; 1997年,莱溪被县教育局定为素质教育实验乡。实现了莱溪教育的第一次提速发展。

—— 1997年至 2003年,莱溪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中小学教学网点布局调整为重点,实现了莱溪教育的第二次提速发展。1998年,乡党委、乡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入实施教育的若干意见》。同年,市教育局在莱溪中心小学召开艺术教育现场会,确定莱溪乡为抚州市实施素质教育试点乡。

—— 2003年至 2017年,乡党委、乡政府吹响“创建教育强乡”号角,莱溪教育现代化进程大大加快,实现了第三次提速发展。2003年,莱溪小学被市、县教育局定为校本教研实验试点学校;2003—2004年连续两年被县政府评为先进单位。

莱溪教育的三次提速发展,特别是以创建教育强乡为阶段性目标的第三次提速发展,将莱溪教育的发展水平提升到了新的历史高度,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绩:

1、全乡教育蓬勃发展、协调发展。一是基础教育发达,普及程度高。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率达50.19%,学龄少年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和毕业生升学率均达 100 %。学龄少年(不含还在小学就读和已经初中毕业因素)入学率为64.95%,初三年级保留率为107.6%,初三年级巩固率为123.8%,初中生辍学率控制在1.09%以内。二是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快速发展,形成了基础教育、农民教育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我乡的农技校在“两基”评估验收后,其领导小组未撤、工作人员不散、工作力度不减,2000年至今,我乡共举办以农业技术、法律知识、时事政治等内容的各类培训班与讲座50多期,6000余人次参加了培训和学习。通过农技校学习培训,广大农民增长了见识,学到了致富本领,如吴兴旺、刘小宁等近100名学员在农技校的培训下,纷纷发展南丰蜜桔、甲鱼养殖、粮食加工等产业,一举成了县、乡、村的致富带头人,帮助和带动500余人走上致富道路。

2、小学网点布局调整进一步得到优化,教育发展更趋均衡。从2001年至 2017年,全乡共投入配套资金50多万元,用于学校网点调整。撤并了6个村级小学,扩建和修缮了莱溪中心小学、杨梅坑小学、东方小学、莱溪中学校园。全乡中小学共扩园面积 300多亩,建筑面积超过3200平方米,一栋栋高大的新建教学楼拔地而起,成为莱溪教育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3、教育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取得新突破,教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程度有了较大提高。近 5年来,我乡共筹资投入 23万多元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目前,我乡中心小学、中学均装备了计算机室,乡中学还建立了备课室。计算机生机比例由 2000年的100:1提高到目前的19.7:1;乡中学、中心小学都建立了局域网、接通了宽带网 。

4、教育教学质量上了新台阶,实现了教育发展速度、规模与质量、效益的统一。近年来,凡涉及教育质量的标志性项目,如小学生毕业检测、中考、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中学生运动会、中小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等,莱溪均处全县前三名之列。莱溪中学、莱溪中心小学连续三年被评为县教育目标管理先进单位。近年来,莱溪中、小学共获得市、县级“文明单位”、“安全合格单位”、“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等39项集体荣誉。莱溪中心小学在2002年11月,还成功地承办了抚州市农村艺术教育现场会;2004年7月,成功地承办南丰县校本教研工作现场会,大会的

小结材料——“大兴教研之风,提高教育质量”,还报送参加省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研讨会研讨,获得省教育专家们的高度肯定。

5、实施扶困助学工程进展顺利,贫困家庭子女读书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多年来,我乡十分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读书问题,把扶困助学当作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来抓,做到了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班子成员共同抓,乡村干部配合抓的工作机制。乡、村干部纷纷带头向扶困助学基金捐款,还与贫困生结对子,勉励经济困难家庭子女自强不息,立志成才。 2004年,我乡在全县率先正式启动机制化、制度化的扶困助学工程,成立了由分管教育的副乡长任组长、分管民政的副乡长任副组长的莱溪乡扶困助学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乡统筹、分级资助的工作机制,对贫困学生大力进行救助。从 2004年起,我乡严格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大力发动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捐款,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扶困助学活动。近年来,全乡共有 200多名中小学学生接受了各种形式的资助,实现了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孩子辍学的目标。

6、保学控流工作落实到位,确保了适龄儿童少年全部入学。 为巩固“两基”成果,提高巩固率,结合乡情,我乡采取六项措施加强“保学控流”工作。

一是加强宣传。做好九年义务教育政策的宣传,将学校教学管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编印分发到学生家长手中。同时采取

宣传栏、广播等形式向社会各团体,广大民众呼吁,共同来关注少年儿童的成长,响应国策,支持教育。

二是沟通思想。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表现、学习等情况,征求家长意见,正确采纳家长对政府、学校的工作建议。

三是签订《保学控流协议》协议。乡政府到学校、学校与教师签订“保学控流”,政府、学校、教师与家长共同管理好学生,共同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四是实行联系班责任制。每个乡领导班子成员和“两基”工作组人员联系一至两个班,严格依照乡党委、乡政府《关于建立义务教育“保学控流”制度的决定》的要求,督促所联系班的学校行政人员和班主任做好学生“保学控流”工作。做到措施到位,管理到位,责任到位。

五是实行分工合作工作制。劝返包保人员要对所“包保”对象情况了解,深入到位,分工合作,劝返到位。

六是实行责任追究制。因工作重视不够,工作责任心不强,控流工作成效不大影响“两基”工作的人员,不能参与年度各种评优、评先,不能晋职晋级,年度考核不合格。

第二,深化改革,突出重点,切实增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活力。

以改革促发展,一直是我乡教育工作的发展思路。近年来,我乡认真贯彻落实县政府教育经费统筹、教师工资统发、教师人事统管的方针政策,重点从办学体制、人事制度、教育教学三个方面进行了改革。

1.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形成公办、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在县教育局的统一部署下,我乡在确保义务教育由政府办学为主的前提下,大力支持发展民办教育,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教育,积极探索民办公助、公办民助、公民-联办、私人办学等多种办学模式。制定了一系列推动社会力量办学的政策措施;积极扶持民办学校,按政策给予优惠。教育部门在业务指导、教师管理、质量评估、表彰奖励等方面,给予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一视同仁的待遇。目前,全乡有民办幼儿园 6所,吸纳3岁以下低龄儿童达200余人。

2.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建立激发干部教师干事创业的管理新机制。我乡在县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积极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人事管理新机制。 2003年,我们重点从用人机制、评价机制和分配机制三个方面,率先在全县进行了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取得良好的成效。 一是配合县教育主管部门建立了以聘用合同制为基础,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使教师由国家人变为单位人,打破了教师职务终身制和人才单位所有制。二是建立了教师工作绩效评价机制。制定了比较完整的评价方案,从职业道德、育人能力、工作绩效、教学风格与特色等四个方面,对教师进行全面、全程、客观、公正的评价。三是建立了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奖金分配机制。收入分配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教职工的奖金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挂钩。

人事制度改革,犹如一股源头活水注入了教师队伍,教师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责任心、紧迫感明显得到增强,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大大提高。2003年底,县人大、县教育局来我乡调研后,对我乡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认为这是我县基础教育改革的一大突破。

3.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早在1998年,我乡就制定和实施了《关于在中小学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工作意见》,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又明确提出,素质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和本质体现,要通过推进教育现代化来实施高水平的素质教育。我们重点从三方面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一是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我乡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切实抓好学校教育主体工程、家庭教育启蒙工程。以开展弘扬“新时期莱溪人精神”活动为载体,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开展了感恩教育、青年志愿者行动等主题鲜明、针对性强、形式多样的活动,取得很好的效果。家庭教育方面,我乡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制度,开展“走近家庭,同育新人”百名教师家访活动,有效调动了家长关爱子女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家庭教育的质量。我乡还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工作网络和机制。

二是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多年来我乡做了大量工作:更新教育观念,从源头上“减负”;改革招生评价制度,从导向上“减负”;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提高效能上“减负”。我乡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统一思想认识,下大决心改变单靠加班加点、片面追求考试成绩和升学率的教学观念,全面追求素质教育的育人质量;由主要依靠拼时间、拼消耗提高质量转到深化改革、借助教育科研提高质量的正确轨道,并采取严格的“减负”措施,切实减轻中小学生的过重负担。我乡还建立健全了中小学“减负”保障机制,明确各方责任,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减负措施真正落到实处。这项工作,受到了县教育局和来我乡视察的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的充分肯定。

三是大力推进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工程,国家新课程改革启动后,莱溪被定为全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乡,所有中小学一次性全面铺开。为了扎实、有效地推进课程改革,我乡以“积极稳妥,既符合规范又有莱溪特色”为工作的基本原则,切实做到了“三到位”,即经费到位,从2003年到2017年全乡共投入经费9万多元,用于补贴中小学课改培训和实验;培训到位,全乡教师全部先培训后上岗和上岗后再培训;实验到位,扎实而有成效地推进校本教研工作,实事求是地验证课程标准、教材建设的实际成效。三年来,我乡共发现了80多个课改中的具体问题,提出了 30多条改进建议。

第三,加大投入,多办实事,切实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近年来,我乡狠抓学校硬件建设,努力改善全乡中小学的办学条件。2004年至今,全乡共筹集资金150余万元,用于改造和新建校舍、添置教学设备,其中:2003年,新建了黄满村小学、东方村小学、乡中学厨房;翻新了上井、九联村完小围墙;为杨梅希望小学添置彩电2台、CD机2台、图书2000余册。

2017年,新建了面积750平方米的中学教学楼;新建乡中心小学围墙及门楼;维修了上潺小学、石渠小学教学点校舍;加固维修了中学教学大楼;为乡中心完小添置图书1000余册;为乡中心完小新建了一所标准化冲水厕所;改造翻新后举小学教学楼。

2017年,新建了面积400多平方米的乡中心小学多功能教学楼;修缮了上井、西山、后举小学教学点校舍;再次为乡中小完小添购图书1000余册。

2017年翻新了乡中心小学教学楼、乡中学教学楼;筹集资金30余万元启动了占地面积3000余平米,建筑面积约1800平米的九联小学新校园建设工程;筹集配套资金20余万元更新了全乡中小学生的课桌凳。

四、今后工作方向

在乡党委、政府领导下,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莱溪广大教育工作者为“两基”达标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领导的要求相比,与老百性对发展教育事业的期盼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教育的重要性宣传有

待加强。少数群众对学校实行素质教育的认识还不到位,极少数家长认为学校抓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搞唱歌跳舞活动纯粹是不学无术、浪费时间;也有少数家长对小学五年制改为六年制不理解、不支持;二是由于乡镇财政体制改革,乡村两级财力十分困难,对教育硬件建设投入相对偏少;三是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教育发展不平衡现象,仍一定程度的存在;四是教育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

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本乡实际,我们将以这次验收为新的动力,新的起点,思想不松,措施不丢,力度不减,常抓不懈,再接再厉,打好“两基”持久战。现将我们今后要做的几项工作列举如后,提醒全乡干部和教育工作者加倍重视,加倍努力。

1、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战略不动摇。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率先发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方针不动摇,坚持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的方式不放松,紧紧瞄准建设教育强乡目标,着力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2、加大教育投入。乡政府将通过争取国家对莱溪教育的投入和争取更多外援的多种途径,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特别要增加对中学的投入,按照建设规划,把我乡真正建设成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教育强乡。

3、努力促进农村教育平衡发展。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加大中小学教育信息技术建设,完善现代远程教育,提高教育资源共享水平;建立健全贫困学生资助制度,保证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抓好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幼儿教育等特殊教育。

4、创建示范学校。按照乡党委、政府的长远目标,我乡中学、莱溪中心小学应建成高质量、高档次的学校,今后将增加两校的软、硬件建设,再通过2至4年的努力,把两校建设为县级乃至市级“示范学校”。

5、教育科研再上新台阶。莱溪要把教育科研工作进一步深化提高,要通过现有科研课题的研究,创出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教育教学模式。要尽快建立《莱溪教育》网站,利用现代化手段把莱溪教育推向全国。

6、积极投入新课改。随着新课改的全面铺开,莱溪乡将继续努力探索课改之路,挖掘教育教学资源,为深入教育改革、深入教育科研积累更多的经验。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探究性教学方面,要更加大胆地探索,努力把我们的下一代培养成有理想、有知识、有能力、有完美人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乘着“创强”的强劲东风,展望“十一五”教育发展的宏伟蓝图,莱溪人民将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再创辉煌,朝着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不断迈进。

【王磨镇两基汇报材料】相关文章:

南湖镇两基汇报材料09-22

玉峰镇两基汇报材料09-22

闾井镇两基工作汇报材料最后版09-22

唐河县郭滩镇两基国检汇报材料09-22

调研重点镇汇报材料09-22

太石学区两基汇报材料09-22

乡镇长两基汇报材料09-22

榆树小学两基最新汇报材料09-22

王庄镇2017年安全生产工作汇报材料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