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考察报告>《特色林果产业发展考察报告

特色林果产业发展考察报告

时间:2022-11-19 11:23:45 考察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特色林果产业发展考察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区委调整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我乡经多方联系协调,请示区委组织部同意,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武威籍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精心安排下,我乡组织了乡级领导干部和各村对阿克苏的特色林果业进行了考察,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特色林果产业发展考察报告

一、考察地点情况简介

柏树乡赴阿克苏考察学习特色林果业考察组由乡上领导干部及各村共16人组成。考察历时7天(10月1—7日),先后对阿克苏红枣基地、核桃基地、温宿县万亩核桃林场、红枣基地、拜城托克逊乡、赛里木镇、库车县设施农业示范区进行了重点考察。考察内容特色林果业基地、富民安居工程、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等。考察采取实地考察和同领导、专家、农民座谈相结合的形式。考察路线为:阿克苏市——温宿县——拜城县——库车县。

阿克苏市概况:位于新疆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东、南、西分别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田地区、喀什地区为邻,北以天山分水岭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交界,西北同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接壤,总面积13.13万平方公里,边境线长235公里。辖8县1市、84个乡镇、56个国营农

林牧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所属阿拉尔市和16个团场分布在地区境内。总人口237.1万,维吾尔族占75. 9%,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体、36个多民族聚居地区。

阿克苏地区气候宜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源丰富、光照充足、无霜期长,适宜各类农作物生长,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商品棉基地,红枣、薄皮核桃、红富士苹果、杏、香梨、葡萄、甜瓜等特色产品,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是著名的瓜果之乡。2011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313.74万亩,粮食总产152.34万吨;林果面积达407万亩,林果业瓜果面积240万亩,果品总产118.6万吨,果品保鲜能力25.6万吨,加工能力31万吨,人均林果纯收入1278元;高效节水面积达169万亩,种植业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73.7%。形成了红枣、薄皮核桃、红富士苹果、香梨四大果品生产基地,2017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7237元。

温宿县是阿克苏林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温宿县总面积14202平方公里,辖5乡、5镇,7个农林牧场,总人口23.39万人,耕地面积75.8万亩,是个半农半牧边境县,2017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7138元,年均地表温度10.2℃,比凉州区年均气温7.7℃高2.5℃。位于天山山脉中段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的阿克苏地区,是我国最大的优质商品棉基地和新疆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南疆地区独特的水土光热条件使

这里成为“中国白杏之乡”和“中国红富士之乡”,也是新疆薄皮核桃、红枣和香梨等优质特色果品的主产区。

二、解放思想,推动生产转型

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既能最大限度地让农民增收,又能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阿克苏地委、行署一直在探索、追寻的理想发展模式。通过对比分析,2017年初,地区确定把发展特色林果业作为构建农村产业结构框架的主导产业,通过建设以红枣、核桃为主的特色林果基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突破性增长。

从粮农、棉农甚至牧民变为果农,对广大农牧民来说是个不小的转变。对此,阿克苏地委、行署通过“政策鼓励”和“技术支撑”双轮驱动,顺利推动了农牧民的生产转型。他们一方面加强宣传,建立地、县、乡、村四级林果生产示范园;另一方面,加强组织领导,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扶持林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近5年来,地县乡财政共投入3.48亿元,金融机构每年为农民发放小额贷款近2亿元,推动了特色林果业优质高效发展。

他们还围绕林木良种繁育、果树栽培丰产稳产等主要工作,形成了以地区林科所为依托,以林管站、园艺站为主体,乡镇技术推广站、林果协会为纽带,科技示范户为网络的地、

县、乡三级林果科技服务体系,为加快林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短短几年间,阿克苏的“果盘”越做越大,阿克苏农民口袋也越来越满。2017年,全地区林果面积达到406万亩,林果总产量达到118.6万吨,产值32.5亿元。阿克苏农民人均林果年收入由“十五”末的780元增加到了目前的1278元。今天,“阿克苏红枣”、“阿克苏核桃”、“阿克苏苹果”等品牌已开始飘香海内外。

三、成功经验和做法

通过几年的努力,阿克苏地区特色林果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的局面已开始形成,构建了农民依靠林果业增收8000—10000元的框架,使林果业逐步成为农民增收的新增长点,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带来的效益初步显现,林果业发展的成效集中体现在:

《特色林果产业发展考察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1、特色林果业发展思路明确。这些年,阿克苏地区坚持不懈地推进粮、棉、果、畜四大基地建设,把特色林果业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臵来谋划推动。在实践中地、市(县)、乡三级高度重视特色林果业发展,始终把发展林果业作为振兴农村经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战略重点,发展特色林果业的目标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定位更加准确,措施更加有力。

2、林果业发展规模迅速扩大。目前,阿克苏地区实现了人均3亩园的奋斗目标,提前完成了十一五经济林建设任务。并逐步形成了以骏枣为主的红枣生产基地、有机核桃为主生产基地、冰糖心红富士为主的苹果生产基地。

3、对农民的增收作用进一步凸现。通过实施特色林果优势资源转换战略,林果业已经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点以及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随着进入结果期和盛果期果树面积的不断增加,林果业产值在农民人均收入中的比重将会有大幅度增长。2017年,阿克苏地区农民人均林果业收入达到2200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34%,农民林果业人均收入超过万元的大约1万户。到2017年,林果业产值将达到29.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00元,实现农民人均10000元的收入目标。

4、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提高。近年来,阿克苏地区把提高林果业科技管理水平和综合效益作为林果基地建设的重点和突破口,强化措施,狠抓落实,良种使用率普遍提高,嫁接改良、矮化密植、配方施肥、整形修剪等先进适用技术和重点树种的标准化丰产栽培技术不断推广应用,无公害、绿色和有机果品基地快速发展。创建了一批优质高效、具有鲜明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林果示范推广基地,培育了亩均效益突破万元的红枣高密植栽培示范园,提升了林果业的管理

水平,提高了综合生产能力,农民从中获得了很大收益。同时,积极推广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技术管理措施,及时组织技术人员对林果业发展中的技术难点进行重点攻关,逐步解决了果树成活率、安全越冬、嫁接、拉枝修剪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一整套适合阿克苏林果业发展的栽培管理技术,提出了林果业管理“春促、夏管、秋控、冬埋”八字方针。“春促”就是通过大肥大水,促进果树早萌动、早发芽、健康生长,为多结果实奠定基础;“夏管”就是按照不同果树进行拉枝、修剪、防治病虫害等管理;“秋控”就是通过对果树进行打“防水墙”、“保暖墙”,喷施磷酸二氢钾、控水等措施,促进果树枝条木质化,增强防冻抗冻能力;“冬埋”就是对幼龄三年以下生果树进行掩埋,确保越冬安全。一是为兼顾农民当年粮棉收入,探索和推广了果棉、果粮、果菜等间作模式;为尽快实现果树早产早丰,提高土地利用率,全面推广了红枣1×1.5高密度栽培模式和4×0.5果棉间作模式;为提高单位面积效益,增加有效株树,对近年来稀植果园进行加密补植,使核桃亩有效株数达到44株,红枣达到110株以上;同时,大胆尝试“矮密早”栽培模式,积极探索红枣每亩440株,核桃每亩88株,苹果每亩111株的高密度矮化栽培模式,为发展特色林果业提供了新的科技模式。二是采取红枣直播酸枣苗嫁接技术措施,使20余万亩4×0.5米高密度红枣直播苗一次性

成园,成活率达到98%以上,有效提高了红枣栽培成活率。三是加强果树越冬管理。在认真落实埋土、截干、涂白等果树越冬常规技术措施的同时,及时清扫果树积雪,适时适度修剪,采取绑扎、打暖墙等措施加强树体保护,及时灌水解冻,有效防止了果树冻害。四是按照“因枝修剪、随树作形、以轻为主、树势均衡”的原则,大力推广果树冬季撑拉枝、春季修剪“五刀法”和夏季整形修剪科学化技术措施,为提高果农的实际操作能力,把果树修剪整形专业知识化繁为简,使农民便于操作,容易接受,有效提高了果树整形修剪的质量和进度。五是严把投入关。根据不同树种、不同树龄、不同树势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幼龄苹果、香梨、核桃树每株追施化肥100克,油渣3公斤,初果期每株追施化肥500克,油渣5公斤,盛果期每株追施化肥1公斤,油渣10公斤,并配施农家肥,有效提高了果品产量和经济效益。六是认真落实绿色有机生产栽培技术规程,大力推广香梨人工授粉、挂花枝、放蜂、套袋、疏花疏果,红富士苹果环割、套袋、限时采收、分级包装等标准化生产技术管理措施,推动了林果业向绿色、有机、无公害方向发展。七是大力推广开沟挖穴、果园耕作、旋耕除草、果枝修剪、植保喷药等林果业机械,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农民发展林果业的积极性,降低了生产成本。

《特色林果产业发展考察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四、缔结友好乡镇,共促特色经济发展

在七天时间的考察期间,柏树乡考察团受到了阿克苏市、拜城县、温宿县武威籍领导亲切关怀和周密安排,通过与、、乡镇领导的座谈、实地参观考察等形式,对阿克苏地区的特色红枣基地、核桃基地、富民安居工程等工作进行了重点了解,对托克逊乡“十二五”发展战略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通过在拜城武威籍书记杨发森、宣传张润德(天水)、拜城县旅游局局长陈占元、托克逊乡党委书记张兵恒同志的热情介绍,我们感受到了托克逊乡特有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托克逊乡不少成功经验的做法都很值得柏树乡学习和借鉴,双方为充分表达友好合作、携手发展的美好愿望,在拜城杨书记、托克逊乡张书记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下,我乡与拜城县托克逊乡缔结为 “合作发展友好乡镇”,双方表示今后将在信息交流、定期交流、结对帮扶等方面加强交流与合作,并共建特色产业发展互惠平台,在签约仪式上,托克逊乡为推动柏树乡林果产业发展,友好资助帮扶资金5万元。

五、思考与想法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对发展现代农业的认识。农业是安民心、安天下的产业。我乡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其发展速度快慢对农民经济影响较大。只有壮大农业规模,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才能拉动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目前,我乡实行的仍是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基础,土

地分散经营,一家一户与大市场的对接矛盾十分突出,加之农民受传统生产方式影响,思想保守,致使农业发展较慢。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尽快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已摆在全乡党委、政府的面前。我们各级干部必须解放思想,学习外地发展现代农业的宝贵经验,借鉴外地现代农业的科学模式,加快引领广大群众农业结构调整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

(二)抓龙头、建基地、带农户,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们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带动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市上提出的“2211”和区上提出的“4301”农业结构调整目标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结构优化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我乡将按照“以水调结构,以水定产业、以水定规模”的原则,强化农业内部结构调整,提高单方水的经济效益、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实现节水增收的目标通过5年的努力,户均发展2亩棚(日光温室或养殖暖棚)、2亩特色林果业、人均种植1亩节水高效大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力争2017年全乡累计建设设施农业面积达5000亩,特色经济林7000亩,玉米制种、中药材等特色种植产业5000亩,精细蔬菜种植3000亩。

(三)坚持科技进步,推进技术创新。一是完善和落实优惠政策,鼓励一部分人先干起来、富起来。二是加大新品

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力度,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三是积极与外地优势地区学习沟通,加强合作,借助外力推进技术进步。四是加强技术培训,普及先进实用技术。继续搞好科技下乡活动、举办各种培训班等常规农业技术普及。五是加快农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增强服务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林果业的能力。

(四)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增强林果业抗御风险的能力。要把农产品生产标准体系、质量检测检验体系的建设放在优先地位,加快发展。参考外地有关标准,分品种建立生产技术规程,用标准化手段促进农产品质量、效益的提高,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林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

关于宣堡镇林果特色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2017-03-29 13:07 | #2楼

宣堡镇地处泰兴市北部边缘,被誉为泰兴的“后花园”。近年来,宣堡镇紧紧围绕“四镇”发展定位,以“发展大产业,建设大景区”为目标,以发展特色林果产业为主导,深入实施“产业兴镇、生态建镇”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进集约规模经营,闯出了一条产业转型升级、特色发展之路。

一、特色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发展概况

宣堡镇域面积3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535亩。辖12个行政村,20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9519户,总人口3.5万人。 宣堡银杏资源极为丰富,被誉为“中国银杏第一镇”。省级古银杏森林公园座落境内,生态环境较好。因此,泰兴市政府对宣堡的发展定位是打造生态旅游名镇。2017年初,镇党委政府通过集思广益,进一步明确了“四镇”目标定位,即全力打造“生态旅游名镇、特色经济强镇、和-谐宜居靓镇、繁荣千年古镇”。围绕这一定位,我们确定了把高效林业作为全镇的特色产业重点打造,并提出了“一年打基础、二年扩规模、三年上台阶”的初步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我镇对全镇高效农业发展进行了科学规 1

划。确定把郭寨、北森、西宣、联新、张河、银杏、毛群、纪沟等8个村作为高效林果产业、花卉苗木、观光农业特色村,把宣堡、三堡、崇头等3个村作为设施农业重点村,把梅埝村作为水产养殖专业村。通过典型示范、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到2011年,全镇已初步形成了以林果花卉苗木产业为主的“一镇一业”产业布局特色,在全市树立了样板。

2017年以来,宣堡镇共流转土地18000亩,用于发展现代农业,占全镇耕地面积的67.9%,流转土地农户达7213户,占全镇总户数的75.7%;其中发展林果、花卉苗木产业15000多亩,占耕地面积的56.6%。连续两年荣获“泰州市发展高效农业十佳乡镇”称号。先后十多次为泰兴市、泰州市三干会等各类现场会、推进会,为副书记石泰峰调研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高标准、高质量的现场,赢得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在林果、花木特色产业的发展上,宣堡镇坚持“高起点、大手笔、强特色”原则,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一手抓土地流转、一手抓农业招商。通过宣传发动、政策推动、干部带动、招商联动和目标考核、机制倒逼、综合服务等多种方式,着力提升发展成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1、土地规模经营水平显著提高。被流转土地实行规模化种植,极大地利用了土地资源,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从土地产出效益来看,全镇被流转的18000亩耕地,在流转前每亩纯 2

收益800元左右,总收入1440万元。土地流转后,这些土地用于主导产业培育,平均每亩纯收益达到6000元以上,可获得1.08亿元的收入。

2、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前几年,宣堡镇农业种植结构单一,主要以种植稻麦两熟为主,设施农业发展缓慢,而且由于受土地分散经营、产品不统一、种植技术不规范、销售零乱等因素影响,高效农业规模效益一直不高。通过土地流转,宣堡镇林果主导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在镇从事花木产业的业主达38个,投资总额达2.6亿元。其中郭寨村、张河村、联新村等已相继成为林果产业专业村。

3、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被流转土地的农民除每年每亩可获得800-1000元(从2012年调整为1000-1200元)土地年租金外,可新增工资性、经营性收入。通过实行“园区+基地+合作社+农户”和“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吸纳本地富余劳动力就地转业、务工致富。据统计,全镇有3000多个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各个苗木基地、合作社务工就业,人均新增打工收入10000元左右。

4、生态环境和景观效益效益日益彰显。通过连续几年的特色林果产业发展,全镇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达48.1%,在全市首屈一指。今年,依托林果产业发展,新建村庄竹门楼5个、生态长廊1个、八角亭1个、生态鱼棚6个,新建节点景观和河道景观9处,新建标志性石牌坊1个。年均吸引数百批次、数万 3

人前来旅游观光,进一步提高了宣堡的对外形象和美誉度。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特色林果产业既是朝阳产业,也是弱质产业,对照上级领导的要求和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的标准,我们也面临许多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

一是林果、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总体科技水平不高。生产手段较为落后,经营比较粗效,农科教结合不紧密,花卉苗木产业科研基础差,科技人员严重短缺。

二是花木品种结构不合理。苗木多、花卉少,小苗木多,大规格精品苗木少,大路货多,名贵品种少。

三是市场外向化程度较低。在市场开拓上仅仅依赖于业主及公司间的互通信息,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市场,自主“走出去闯市场”的意识不强。

五是林果、花卉苗木产业投入周期长、投资大,效益比较慢。部分业主由于资金不足,后期投入和管理乏力,导致面临淘汰的境地。

三、深化特色产业发展的创新路径和对策建议

1、发展思路。

我镇“十二五”发展定位是建设“生态新城”、打造“养生丽都”,这一发展定位与我镇发展林业特色产业的目标是相铺相成、相融并进的。为此,我镇今后的目标思路是围绕林业产业做大做强、做精做美,全力打造“泰州市林业产业第一镇”,扎实推进“四

大品牌战略”:即持之以恒地开发大项目,集聚大产业,建设大景区,培育大市场。

具体目标是:根据“布局区域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品牌化”的总体发展思路,到2017年,全镇现代农业规模经营面积达25000亩,其中特色林果业基地面积占20000亩以上。要通过努力,形成全镇现代农业园区四季有花、有果、有绿、有景,并与宣堡古银杏森林风景区景观配套的生态旅游经济圈,使中外广大游客进入宣堡,就仿佛来到“树的世界、花的海洋、果的天下”,享受到乡村生态旅游的“绿色生活”、“森林氧吧”。

2、主要措施。

要着力实现“五大转变”。一是在经济发展类型上,致力于由劳动密集型、粗放型经营为主向资本型、技术密集型为主转变。更加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惠民效益和生态景观效益的有机结合,重点发展科技示范性强、科技附加值高、带动效果好的设施花卉苗木、智能温室项目3-5个,进一步促进园区提档升级。二是在市场开拓上,致力于由单一性初级市场向复合型中高级市场转变。以镇为单位组建苗木花卉协会,成立绿化工程公司,加强 “三大合作组织”建设,积极开展产业宣传、林产品推介、品牌创建活动,积极发挥团队优势,组团“走出去”闯市场;积极实行基地+龙头企业、公司+农户、公司经营+市场运作等经营模式,形成更加完善、更为紧密、更具开放的产业化经营链条。三是在招商引

资上,致力于由铺天盖地、广种薄收向择商选资,向引才、引技、引智为主转变。主动与上级政府部门沟通对接,力争将林业招商项目列入本地区经济发展总体计划之中,着力招引大项目、选择好项目,以大项目作为做大做强林业产业的支撑点和增长极。四是在产业发展驱动上,致力于由行政推动、政策激励为主向市场驱动和提升综合服务功能为主转变。着力构建新型服务体系,培育发展多元化农业服务组织,规划配套建设物流中心、服务中心、培训中心、研发中心、繁育中心和有形市场。推动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业性服务和综合性服务相协调。五是在产业产品结构上,致力于由同构化、低端化结构为主向科技化、特色化、立体化布局为主转变。切实推进林业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把培育和引进名优产品、特色产品、创造市场需求作为林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加速建成一批特色产业基地、一批“一村一品”特色村。

3、主攻方向。

要大力发展“四大主导产业”。一要大力发展花卉苗木业。积极顺应2011年省党代会提出的“坚持不懈推进生态省和绿色江苏建设”工作要求,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根据造林需求和花卉苗木市场的新变化,合理确定苗木、花卉生产的结构和走向。不断开发适合本地和国内市场需求的种苗花卉新品种,大力培育拳头产品,提高苗木质量,促进全镇花卉苗木业有序、健康发展,为城乡美化绿化提供充足的种苗保障。二要大力发展经济林果业。

认真总结近年来发展果树经济林的经验教训,认真解决好品种单一,管理落后,加工能力差的问题。积极稳妥地搞好果树品种定向引进和名、特、优新品种引进。切实抓好本地油桃、砀山梨基地的生产、管理工作,研究解决好生产、贮藏、加工、包装、销售和运输等关键环节,努力提高我镇林果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三要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林下经济具有投资少、见效快、风险相对较小的特点,是极具后发优势的可持续产业。为此,要认真研究、大力发展林药型、食品型、棚膜型、养殖型和“山珍型”林下经济等。通过发展林下经济,不断提高林地产业的集聚效应,并逐步向产业集群化、营销品牌化、经营规模化方向发展。四要大力发展森林和乡村生态旅游业。以开发建设“宣家堡古银杏森林风景区”为契机,积极会同浙江中明控股集团和上级部门共同搞好项目规划、开发建设,同时,强化招商引资,采取多元化投入机制,有计划、有目的地自主开发、发展“休闲观光林业”,兴办“农家乐”、“林家乐”、“森林氧吧”等生态旅游项目,建设镇郊西环线乡村旅游产业带,与风景区建设优势互补、相融并进、联动发展,将森林旅游和乡村生态旅游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4、有关建议。

(1)、认真落实林业产业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泰州市现代农业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明确,“ 十二五期间全市以建设生态、质量、规模化农业为方向,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重点在适度规模经营、农业产业化、设施农业、基础设施建

设等四个方面取得突破,使我市现代农业建设达到一个新水平。”我镇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在产业定位、发展重点上符合泰州市现代农业的规划要求和发展方向,符合生态建设、规模化发展的具体要求,符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致富农民的现实需要,因而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的肯定和支持。但是,发展和壮大林业产业还需要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在项目支持、政策优惠、资金扶持、融资服务上给予重点倾斜,以促进我镇林业产业做大做强,充分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辐射带动绝大多数农户增收致富。

(2)、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升林业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一要健全和完善林业科技体系建设。要加快推进“五有”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抓紧建立以市、县、乡(镇)林业站等技术推广机构为骨干,村基层组织为基础,各业主(单位)和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层次、多元化林业技术推广体系。二要加速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建议市林业主管部门不断强化科技宣传、科技下乡、科技示范推广等形式,在林木种苗培育、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林果林药生产与开发及林产品加工等方面普及林业科技知识,推广林业实用技术,实现科技兴林、科技富民。努力增加林业产业产品的附加值,用科学技术支撑基地的快速、健康发展,推进林业产业向更大规模、更深层次发展。

【特色林果产业发展考察报告】相关文章:

赴赣南学习柑橘产业发展考察报告09-22

关于特色产业杏发展前景的调研报告09-22

农村特色产业发展情况汇报(精选8篇)10-26

产业发展调研报告04-03

产业发展调研方案12-28

产业集聚区学习考察报告09-22

中国竹乡竹产业考察报告09-22

经济产业园区考察报告01-03

羌圩乡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情况汇报简版09-22

特色产业情况汇报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