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名词解释>《建筑基础知识名词解释

建筑基础知识名词解释

时间:2023-03-23 14:44:26 名词解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建筑基础知识名词解释

1抬梁式: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由此层叠而上,梁的总数可达3-5根。当柱上采用斗拱时,则梁头搁置于斗拱上。

建筑基础知识名词解释

优点是室内少柱或无柱,可获得较大的空间,缺点是柱梁等用材较大,消耗木材较多。

2穿斗式: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的房价,檩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在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由此形成了一个整体框架。优点是用料较小,山面抗风性能好,缺点是室内柱密而空间不够开阔。

3方上:汉代帝王陵墓形式。具体方法是挖坑筑石为墓,用黄土层层夯筑呈覆斗形而为坟,这与秦汉时以方形为贵有关。认为帝王是大地的主宰,按天圆地方之说,所以取方形。陕西临潼的秦始皇陵和西安西郊的西汉陵都属于“方上”

4《营造法式》

一部记述我国江南地区传统建筑做法的清代专著,是北宋后期主管工程的将作监李诫在继承和总结了古代传统的基础上,根据当时熟练工匠的经验编订的。书中分为释名、各作制度、功限、料例和图样五个部分,共34卷,记载了北宋宫殿、寺庙、官署、府第等木构建筑的建造中,模数的制定和运用,设计、技术、装饰、管理等方方面面,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原地区的建筑技术和艺术水平。这本书对于研究宋朝建筑乃至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是人类建筑遗产中珍贵的文献。

1工官制度:中国封建社会中,把建筑管理工作集中在国家手里,由封建统治集中掌握的制度。 2僭越:西周时期,在城市规模上,诸侯的城大的不超过王都的1/3,中等的1/5,小的1/9,城墙的高度、道路的宽度以及各种重要建筑物都必须按照等级制造,否则就是“僭越”。

3无梁殿:明朝时期,随着砖的发展,出现了全部用砖拱砌成的建筑,即无梁殿,多用作为防火建筑。

4坞壁:汉代的一种创新的住宅形式,即平地建坞,围墙环绕,前后开门,屋内建城楼,略如城制。

5一颗印:是云南昆明一带的传统住宅样式,墙厚瓦重,地盘和外观方整如印。

6抱夏:即在主建筑之一侧突出一间或三间。

7舍宅为寺:北魏时期,许多佛寺是由贵族官僚的邸宅改建的,前堂改为大殿,后堂改为讲堂 就是所谓的“舍宅为寺”。

8倒座:四合院跟正房相对的房屋

9影壁:也称照壁,古称萧墙,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用于遮挡视线的墙壁

10抄手游廊:在北京四合院中,连接和包抄垂花门、厢房和正房的连廊。雨雪天可方便行走,多见于北京四合院中。

11后罩房:北京四合院中,位于建筑的最北部,布置厨房、贮存、仆役住房等的房间。

12外八庙:康熙、乾隆两朝在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的东侧和北面山坡上建造了12座喇叭庙,作为蒙、藏等少数民族贵族朝觐之用,现存八座,俗称“外八庙”。

13金厢斗底槽:宋代殿阁内部四种空间划分方法之一。其特点是殿身内有一圈柱列与斗拱,将殿身空间划分为内外两层空间,外层环包内层。

14叉柱造:将上层檐柱底部十字开口,插在平座柱上的斗拱内,而平座柱则叉立在下檐柱斗拱上,但向内退进半柱径,多见于多层木建筑中。

15缠柱造:将上层柱立在下层柱后的梁上,在结构、构造和外观上都比较妥善。但在角部需要增加斜梁,另外每面还要各增加一组斗拱。

16彻上明造:彻上明造是指建筑物室内的顶部做法,让屋顶梁架结构完全暴露,使人在室内抬头即能清楚地看见屋顶的梁架结构,称为“彻上明造”

17草栿:在天花板上面的梁,做法较自由,加工较粗糙,因此叫草栿

18明栿:与草栿相对而言,指天花一下的梁。宋代明栿常做月梁式,以增加美感。

19黄肠题凑:西汉时期,帝王贵族级别的墓室的建筑方法,即建筑四周用柏木段一层层叠起的柜形结构。

20副阶周匝:塔身、殿身周围包绕一圈外廊,在宋代李诫编著的《营造法式》中称为“副阶周匝”

21须弥座:是由佛座演变而来的,形体与装饰较复杂,一般用于高级建筑(如宫殿、坛庙的主殿,即塔、幢的基座等)

22生起:屋宇檐柱的角柱比当心间的两柱高 2~12 寸,其余檐柱也依势逐渐升高。

23叉手:脊桁两侧的斜杆,用以固定脊槫 ,其形状犹如侍者叉手而立,故名叉手。

24推山:庑殿建筑处理屋顶的一种特殊方法。由于立面需要将正脊向两端推出,从而四条垂脊由45度斜直线变为柔和的曲线,并使屋顶正面和山面的坡度步架距离都不一致。

25收山:歇山(九脊殿)屋顶两侧山花自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的做法

26足材:宋代时,对各种拱的长度、卷杀等有了详细规定,而且规定了拱、昂等构件的用材制度,并将“材”的高度划分为十五分°,宽度为十分°,作为建筑尺度的衡量标准,再将上下拱间距离称为“契”,高六分°,宽四分°,单材上加“契”谓之“足材”,高二十一分°,如华拱,耍头等构件用之。

《建筑基础知识名词解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27雀替:是置于梁枋下与柱相交处的短木,可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

28藻井:中国传统建筑中室内顶棚的独特装饰部分,是高级的天花,一般用在殿堂明间的正中,如帝王御座、神佛像座之上

29应县木塔:应县木塔全名为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县城内西北角的佛宫寺院内,是佛宫寺的主体建筑

30太和殿:是“东方三大殿”之一,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俗称“金銮殿。位于北京紫禁城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

31佛光寺大殿: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建筑

32悬山顶、硬山顶、庑殿顶、歇山顶

悬山顶:屋檐悬伸在山墙以外。

硬山顶:双破屋顶顶中两端屋面不伸出墙外。

庑殿顶: 即五脊顶或四坡顶,正脊两端各有两条直抵屋角的戗脊。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共五脊组成,因此又称五脊殿,又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

33歇山: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等级仅次于庑殿的屋顶样式,形式上看是两坡顶加周围廊的结果,有单檐、重檐、卷棚等形式。

34北京四合院 是北方地区院落式住宅的典型,其平面布局以院为特征,根据主人的地位以及地基情况(两胡同之间的隙地),有两进院,三进院,四进院或五进院几种,大宅则除纵向院落多外,横向还增加平行的跨院,并设有后花园。

斗拱:是中国木架建筑特有的结构部件,其作用是在柱子上伸出悬臂梁承托出檐部分的重量。古代的殿堂出檐可达3米左右,如无斗拱支撑,屋檐将难以保持稳定。唐宋以前,斗拱的作用十分明显,布置疏朗,用料硕大;明清以后,斗拱的装饰作用加强,排列紧密,用料变小,远看檐下斗拱犹如密布一排雕饰品,但其结构作用仍未丧失。斗拱在宋代也称“铺作”,因为是层层相叠铺设而成;在清代称“斗科”。

巴西利卡:巴西利卡是古罗马的一种公共建筑形式,其特点是平面呈长方向,外侧有一圈柱廊,主入口在长边,短边有耳室,采用条形拱券作屋顶。后来的教堂建筑即源于巴西利卡,但是主入口改在了短边。

巴洛克: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洛可可:具有鲜明的饭古典主义的特点,追求华丽、轻盈、精致、繁复的艺术风格。造型上,以不对称代替对称以柔美多变的曲线代替垂直线和水平线,室内常用大镜子镶板,凹圈线脚和漩涡代替平直的檐和柱式,喜好娇艳的色彩,珠光宝气,比巴洛克更妩媚安逸更具享乐主义味道。

新艺术运动:19世纪80年代,比利时的布鲁塞尔为中心,开始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新艺术运动,以19世纪50年代在英国出现的“工艺美术运动“为直接先导,承袭了工艺美术运动的反叛精神和对技术美的追求。基本特征是简洁的骨式造型和自然换草形态的流动曲线的结合,并有精湛的制-作-工-艺。新艺术运动是传统设计向现代设计的过渡。被视之为现代设计的开始。

后现代:文丘里的《建筑的复杂和矛盾性》艺术标志着后现代主义的形成。它的表层特征是讲究隐喻,文脉和装饰,最基本的特点是深层意图是追求设计的复杂性呵矛盾性,秩序的羁绊,矛盾的戏谑化也是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常给人杂乱,通俗,荒诞的感觉。

枯山水:日本写意园林的代表,放映着神宗的理念和自然观,淳朴敦厚

浪漫主义建筑: 浪漫主义建筑是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一些国家在文学艺术中的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 浪漫主义在艺术上强调个性,提倡自然主义,主张中世纪的艺术风格与学院派的古典主义艺术相抗衡。这种思潮在建筑上表现为追求超尘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英国式浪漫主义的发源地。

哥特式建筑:最早的哥特式建筑史从罗马风自然演变过来的,以尖券,尖形肋骨拱顶,坡度很大的两坡屋面,和教堂中的钟强烈的向

高升腾的感觉。哥特式的精髓在于肋。

折衷主义建筑:弥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建筑的局限性,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建筑风格是欧洲古代风格折衷混合的结果。也被称之为“集仿主义”。

工艺美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对工业化采取排斥的态度,甚至要求家具、栏杆、生活用品全部由手工制造。其代表人物是拉斯金

德意志制造联盟:在沐迪修斯的倡导下 ,1907年由德国企业家、设计师成立的代表新的设计思想的全国性的组织。目的是充分利用新的技术,提高德国工业各方面的设计水平,工业设计、建筑与室内设计同步进行。联盟促进了德国建筑领域的创新活动向与工业结合的方向发展。 代表人物: 贝伦斯、格罗皮乌斯、梅耶、赖特

包豪斯学派:一战结束后,格罗皮乌斯担任德国魏玛的国立魏玛建筑学校的校长。该学校简称为“包豪斯”。在设计上强调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陈规;强调各门艺术之间的融合交流,提倡工艺美术和建筑设计向新兴的抽象派绘画和雕塑汲取营养;学校教育同社会生产相联系,培养学生既具有理论素养,又有动手能力,将工艺同机器生产结合起来

高技派:高技派在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活跃。技术上该派主张用高强钢、硬铝、塑料和各种化学制品,制造体量轻、用料少,能够快速灵活地装配、拆卸与改建的结构与建筑物。设计上强调系统设计和参数设计。热衷于表现新技术、新材料产生的现代美感,常显现强烈的机械化倾向。其源头可追溯到19世纪的水晶宫

构成派:构成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在俄-国形成的艺术流派。构成设计的主要特征是将作品的物质属性与高涨的激-情结合起来,强调宏大、简洁的体积构成形态,表现设计的精神力量。抽象工程结构的几何形态是他们设计的基本母题。

风格派:约1917年,荷兰形成了一个名为“风格派”的艺术团体。主要成员为蒙德里安、杜斯堡、奥德等人。风格派追求艺术的抽象和简化,以数学式的结构反对印象主义和所有的“巴洛克”艺术形式,重视直线的概括作用和象征意义。肖恩梅克斯以矩形为基础的神秘宇宙起源是风格派的哲学基础。风格派重视画家、雕刻家、建筑师、工艺师之间的合作,这也是很多现代设计流派的共同特点。风格

派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是画家蒙德里安,创造了以矩形原则造型的抽象绘画。

表现主义:建筑文化中的表现主义是在绘画、雕塑表现主义的影响下形成的。

表现主义者强调艺术家的主观精神和强烈感情的表现,追求超越一般视觉意义的怪异的美感。其形成和发展较多地受着尼采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斯坦纳的神秘主义等影响。

挪威艺术家蒙克是表现主义的先驱。

维特鲁威:古罗马御用建筑师维特鲁威在总结了当时的建筑经验后写成《建筑十书》,他最早提出了建筑的三要素“实用、坚固、美观”,并且首次谈到了把人体的自然比例应用到建筑的丈量上,并总结出了人体结构的比例规律。

有机建筑:有机建筑是一种崇尚自然并且赋予建筑生命的,自然是有机建筑基本和设计的灵感之源。任何活着的有机体,它们的外在形式与内在形式结构都为设计提供了自然且不破坏的思想启迪,建筑本身就是一个有机体,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人类也是属于大自然生态的一部份,也不能超越大自然的力量,自然生态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变迁,生态环境发展对未来的启示相当重要。建筑就象大自然里的风景点,同时把室内空间向外延伸,把自然景色引入室内。

芝加哥学派:芝加哥学派是现代设计在美国的奠基者,突出了功能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地位,明确了功能与形式的主从关系,力求摆脱当时流行的折衷主义的羁绊,创造了新颖简洁的高层建筑的样式风格,创造了高层金属框架和箱形基础,在艺术和工程技术方面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代表人物:詹尼、沙利文

白色派:以“纽约5人[埃森曼、格雷夫斯、格瓦斯梅、赫迪尤克、和迈耶]”为核心的建筑创作组织,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最为活跃

白色派建筑的主要特点是:

1、建筑形式纯净,局部处理于净利落、整体条理清楚。

2、在规整的结构体系中,通过虚实、凹凸安排,以活泼、跳跃、耐人寻味的姿态突出了空间的多变,赋予建筑以明显的雕塑风味;

3、基地选择强调人工与天然的对比,一般不顺从地段,而是在建筑与环境强烈对比,互相补充、相得益彰之中寻求新的协调;4、注重功能分区,特别强调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严格区分。

【建筑基础知识名词解释】相关文章:

教育基础知识名词解释上09-23

汽车设计基础知识名词解释08-03

水工建筑名词解释09-23

建筑名词解释大全修改09-23

房地产基础知识及专业名词解释09-23

建筑结构实验名词解释03-12

建筑常识名词解释重点09-22

中国建筑名词解释09-22

古建筑构件名词解释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