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名词解释>《教育基础知识名词解释上

教育基础知识名词解释上

时间:2023-03-23 14:43:36 名词解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育基础知识名词解释上

1、教育: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广义的教育,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教育基础知识名词解释上

2、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3、教育功能:教育功能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4、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是指包括各个年龄阶段的各种方式的教育,它强调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一体化,青少年教育和成人教育一体化,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一体化。

5、教育规律: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以及教育与外部诸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6、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是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现象,揭示学前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7、环境:环境是指人生活于其中并能影响人的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和总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部分。

8、个体主观能动性:个体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积极作用,包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并统一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9、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指学生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与现有的发展水平的差异。

10、遗传:遗传是指人们从父母先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特点,如肤色、身高和体重等。

11、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

12、智育: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13、培养目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人的特殊要求,称为培养目标。 14: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也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15:美育: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16、教师:教师是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从广义上讲,凡是把知识、技能和技巧传授给别人的人,都可称之为教师;从狭义上讲,教师是指经过专门训练、在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门人员。

17、教师威信: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

18、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

19、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即由专业新手逐渐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20、心理相容:心理相容指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在心理上协调一致,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表现为师生关系密切、感情融洽、平等合作。

21、儿童观:儿童观是指对儿童的认识、看法以及与此有关的一系列观念的总和。

22、课程: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1

23、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24、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

25、教材: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

26、必修课程:必修课程是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定制的,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的科目。

27、选修课程:选修课程是针对必修课程的不足之处提出来的,是为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而开设的课程。

28、显性课程:显性课程亦称公开课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29、学校课程:学校课程即校本课程,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

30、地方课程:地方课程是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国家课程为基础,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的需要而开发设计的课程。

《教育基础知识名词解释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31、活动课程:活动课程又叫儿童中心课程或经验课程,具有实用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

32、结构游戏:结构游戏是指利用各种结构材料或玩具进行建构的活动。

33、教学: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34、课时计划:课时计划是指教师为某一节课而拟定的上课计划,它一般包括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课题、教学目的、课的类型、教学进程等。

35、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它贯穿于各项教学活动之中。

36、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突出重点,深入讲解,同时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37、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它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38、个别教学:个别教学是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辅导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是班级授课制的一种辅助形式。

39、分组教学:分组教学是指在按年龄编班或取消年龄编班的基础上,按学生能力、成绩分组进行编班的教学组织形式。

40、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指由相同学科和相同年级的教师共同钻研教材,解决教材的重点、难点和教学方法等问题的活动。

41、备课:备课就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

42、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共同活动方式,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43、讲授法:讲授法是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

44、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45、现场教学:现场教学是指教师把学生带到事物发生、发展的现场进行教学活动的形式。 2

46、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给以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

47、诊断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

48、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

49、总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称为终结性评价。

50、相对性评价:相对性评价又称为常模参照性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只要根据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51、品德能力:品德能力是指一个人顺利完成品德活动的本领,主要包括品德的认识能力、情感能力、践行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等。

52、学校德育内容:学校德育内容是教育者依据学校德育目标所选择的,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53、德育过程:德育过程是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过程,是促进受教育者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和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54、德育原则: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和教育过程规律而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55、说服教育法:说服教育法是指通过语言说理,使学生明晓道理,分清是非,提高品德认识的方法。

56、榜样示范法:榜样示范法是指用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

57、班主任: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

58、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59、班级常规管理: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来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60、班级平行管理: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教育基础知识名词解释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61、班级民-主管理: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全程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62、班级目标管理: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63、课外教育:由学校、班级组织实施的课余教育活动,称作课外教育。

64、校外教育:由学校教育机构领导和组织的课余教育活动,如少年宫、青少年科技活动站等组织的课余教育活动,称作校外教育。

65、群众性活动:群众性活动是一种面向多数或全体学生的带有普及性质的活动。

66、社会教育:社会教育主要是指学校、家庭环境以外的社区、文化团体和组织等给予儿童和青少年的影响。

67、小组活动:小组活动以自愿组合为主,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校的具体条件,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经常性活动,它是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

68、家长开放日:家长开放日是指定期让家长来园参观或和幼儿一起活动(如运动会、生日会)。

69、学科活动:学科活动是指以学习和研讨某一学科的知识或培养某一方面的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活动。

70、课外阅读活动:课外阅读活动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范围之外,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某一方面的需要进行的一种自觉的读书活动。

71、科技活动:科技活动是指以让学生学习和了解科技知识为目的的课外、校外教育活动。

72、教育研究:教育研究是人们为了获得对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深入认识而进行的科学探索活动。

73、历史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是以系统方式收集、整理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史料,诠释理解史料及时间关系的方法。

74、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是当今教育研究中运用广泛的定性研究方法,也是描述性研究和实地调查的一种具体方法。

75、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指实际工作者(如教师)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与专家、学者及本单位的成员共同合作,将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

76、观察法:观察法是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并作出准确、具体和详尽的记录,以便全面而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况的一种研究方法。

77、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是研究者采用问卷、访谈、观察、测量等方式对现状进行了解,对事实进行考察,对材料进行收集,从而探讨教育问题、教育现象之间联系的研究方法。

78、叙事研究:叙事研究是教育主体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的过程,是通过讲述教育故事,体悟教育真谛的一种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 新课程改革

1、 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队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体现国家队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2、 国家课程:国家课程是国家规定或国家开发的课程。这是一种基于国家为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公民而设计,并依据公民的身心发展水平和接受教育之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

3、 地方课程:地方课程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经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设计的课程。

4、 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5、 课程结构:课程结构是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是课程实施活动顺利开展的依据。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根据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调整,调整的主要任务和方向是优化课程结构。

6、 泰勒原理:泰勒原理是美国课程理论家泰勒提出的课程设计模式,他提出关于课程编制应考虑四个问题:学校应当追求哪些目标?选择和形成学习经验?有效地组织学习经验?课程评价?

7、 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8、 综合实践活动:对应于分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课程;对应于学科课程,综合课程是一门经验课程。概括起来说,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9、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是指在具体的教学条件下学生高品质的学习。学习者参与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投入,有内在的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10、 探究学习: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11、 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2、 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它包括在一节课或一个课题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提问和书面测验。

13、 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是指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为目的评价。它是多种评价方式的集合,立足于为评价对象确定个体化的发展性目标,不断收集评价对象发展过程中的信息,并根据具体的情况作出诊断性评价,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

14、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它与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及信息技术教育共同构成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第四部分 教育教学技能

1、 备课:备课是指教师在充分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弄清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以及学生怎么学,创造性地设计出目的明确、方法适当的教学方案的过程。

2、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制定的具体的教学步骤和措施。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的核心和主体,编写时要根据教学目标及教材的具体情况,该详则详,该略则略,做到内容充实、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3、 教案:教案是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通常又叫课时计划,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对课题所作的教学设计和设想。

4、 作业:作业是教师为了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依据学生的发展特征和现有知识水平,有计划、有步骤地部署课外练习或任务的一种方式。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实现教学目标不可缺少的环节。

5、 评比型说课:评比型说课是把说课作为教师教学业务评比的内容或一个项目,对教师运用教育教学理论的能力、理解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实际水平、教学流程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等做出客观公正评判的活动方式。

6、 课堂导入:课堂导入是教师在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开始时,通过剪短的言语或行为,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学行为方式。

7、 课堂提问: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设置疑问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行为方式。

8、 课堂板书:课堂板书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在教学用具(主要是黑板)上以书面或符号进行表情达意、教书育人的活动。

9、 提纲式板书:提纲式板书是指教师以讲授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为线索,把讲授内容按顺序以不同的编号列出相应语句的逻辑地位,从而体现教学信息的结构体系的一种板书形式。

10、 情境导入:情境导入是指教师运用满怀激-情地朗读、演讲或者通过影月、动画、录像等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感染学生,引起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使其情不自禁地进入学习情境的一种导入方式。

11、 综合提问:综合提问是要求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把教材中的概念、规则等重新组合的提问方式。综合提问强调对内容整体性的理解和把握,通过分析、归纳和概括,把原来分散的内容综合起来思考,从中得出一定的结论。

12、 线索式板书:线索式板书是指教师通过在黑板上板书教材内容的行文线索,使学生把握教学的主要内容的一种板书形式。

13、 规范汉字:规范汉字主要指现代通用于我国大陆一般交际场合的汉字,即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字表”形式公布的正体字、简化字和未经整理简化的传承字、现在汉字总数多达5万多个,而日常用字仅为3500个。

14、 教学口语:教学口语即教学口语表达技能,是教师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语义,合乎语法逻辑的口头语言对教材内容、学生问题等进行叙述、解释、说明等的行为方式。

15、 说明性语言:说明性语言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说明事物、解释道理、分析问题、论证原理的语言。

16、 叙述性语言:叙述性语言是指教师在课堂中客观地向学生陈述科学文化知识的语言。

17、 描述性语言:描述性语言就是借助一定的修饰语,生动形象地表现事物形态或再现某种场景的语言形式。

18、 抒情式语言:抒情式语言是指教师在教学中用以抒发感情的语言。

19、 评论性语言:评论性语言是指教师对教材、客观事物、学生学习状况和思想品质有所认定的语言。

20、 教态语言:教态语言即教态语言表达技能,主要是指教师利用表情、动作、手势等体态语,辅助口头语言传递教学信息和表达情感的行为方式。

21、 教学笔记:教学笔记是指把教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创见等记录下来的文体。

22、 操行评语:又称品行鉴定,是对在校学生的政治、思想、学习、工作等情况进行综合考查评定所作的评语。

23、 教育科研论文:教育科研论文是阐发教育思想,论证学术观点,探讨教育改革,表达教育研究成果的文章。

教育基础知识56个名词解释2017-04-09 13:31 | #2楼

1 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体内外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应答活动。

2 第一信号系统:凡是以直接作用于各种感觉器官的具体刺激为信号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这是动物和人共有的。

3 第二信号系统:凡是以词语作为信号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它是人和动物条件反射活动的根本区别。

4 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注意是人们对事物更清晰的认识和做出更有准备反映的保证,是人们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完成各种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的重要心理条件。

5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的对一定事物所产生的注意。

6 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的对一定的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7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它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识的起点。是一切知识和经验的基础。

8 绝对感受性:人的感觉器官觉察刚刚能够引起人的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9差别感受性:对两个同类的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差异强度,才会引起人的感觉。对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的感受能力。

10 绝对感受阈限: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人的感觉,刚刚能够引起人的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11 差别感受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

12 知觉: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13 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观察力是指人迅速、敏锐的发现事物细节和特征等方面的知觉能力。

14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的经验的保持和再现,是人脑对经验的印留、保持和再作用的过程。包含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三过程

15 识记:是指个体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具有选择性的特点

16 保持:已获得的知识在人脑中巩固的过程,是记忆过程的第二环节

17 遗忘:是识记过的内容在一定条件下不能或错误的恢复或提取

18 回忆: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眼前,人们在头脑中把它重新呈现出的过程。

19 再认: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时,能够识别确认它的过程。

20 表象:是指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21 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22 再造想象: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23 创造想象: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的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小说蓝图 艺术家的构思 孙悟空)

24 语言: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书写、手势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是人类所特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5 言语:是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活动过程,也就是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过程。 26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27 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它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28 聚合思维:也叫求同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将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维形式。

29 再造性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用惯常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30 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形式。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

31 情绪和情感: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产生的态度体验。需要是其产生基础 32 心境是一种微弱、持久的、带有弥散性的心理状态

33 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

34 应激:是由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迫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35.理智感:是指人们认识事物或探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它对人们学习知识、认识事物、发现规律、探求真理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36.道德感: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他人的思想、意图和言行时产生的主观体验。

37 意志:是人们自觉的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是人的心理主观能动性、积极性的集中体现。

38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里的反映。

39动机:是维持和激发有机体的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驱力。它是推动人行为的内在原因。

40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人顺利完成某项活动的必要心理条件和直接有效的可能性心理特征,但不是全部心理特征。

41智力:是使人能顺利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并以抽象思维能力为核心。

42流体智力:是一个人生来就能进行智力活动的能力,即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依赖于先天的禀赋,其发展与年龄有密切的关系。属于人类的基本能力,受教育文化的影响较少。 43晶体智力:个体通过其流体智力所学到的并得到完善的能力,是通过学习和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它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

44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模式,这个独特的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45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脾气 秉性)

46性格:个体在生活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

47社会态度:是个体基于过去的经验对周围的人、事、物持有的比较一致的心理准备状态。 48晕轮效应(光环效应):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以此对他的其他的特征作相似判断。(爱屋及乌)

49首因效应:在总体印象的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第一印象)

50近因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喜新厌旧)

51从众:是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和体验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 52服从: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样的行为

【教育基础知识名词解释上】相关文章:

建筑基础知识名词解释09-23

汽车设计基础知识名词解释08-03

房地产基础知识及专业名词解释09-23

教育专业名词解释09-23

教育活动名词解释09-23

教育心理学经典名词解释09-23

学前教育原理名词解释09-23

健康教育学名词解释09-20

教育学名词解释集锦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