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人事资料>员工培训>《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时间:2022-05-18 17:54:25 员工培训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本专业面向模具制造企业有关领域的一线岗位,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综合职业能力,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顺利地进入模具行业相应领域就业,能够通过职业培训、继续教育、自学成才等继续学习的渠道达到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的模具设计与制造的高素质劳动者。通过系统的培养,使学生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良好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行为规范;在具有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科学文化素养的基础上,熟悉国家模具制造产业的政策和法规,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

本专业定位于培养从事模具设计、数控加工、模具装配、模具制造工艺编制等相关职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通过应用平台实例教学,将专业知识和实用的岗位技能融会贯通,使学生熟悉模具的设计、、模具数控加工、模具的装配等工作,能够进行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操作,能够使用流行CAD/CAM软件设计中等复杂的注塑模具或冲压模具,并对中等复杂零件进行数控程序编制和加工。

二、职业面向和证书

1.职业面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模具制造企业单位从事模具设计、数控加工、模具装配、模具制造工艺编制等工作,可从事的工作岗位有:

(1)模具设计师;

(2)NC数控编程师;

(3)模具装配师;

(4)模具制造工艺员;

(5)数控机床操作工;

2.获得证书

本教学计划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专业目录编制(专业代码:580103),同时融入了模具设计师、模具制造工、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等国家职业标准中的全部职业功能和技能要求,学生完成本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学习,核心双证课程成绩均达85分以上的,即可达到模具设计师、模具制造工、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国家职业标准三级的要求;双证课程成绩均在60分以上但不到85分的,可达到模具设计师、模具制造工、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国家职业标准四级的要求。毕业前,学生应获得四级模具设计师、模具制造工、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以提高就业的竞争力。

三、职业标准解读与工作过程分析

1.工作任务

通过社会调研得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面向的各职业岗位的专业工作任务如下表所

通过分析,将上述各个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系统化归纳后,确定本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为:

(1)模具3D分模 (2)绘3D模具结构图 (3)设计加工电极

(4)绘制模具装配图及零件图 (5)编制加工程序 (6)操作数控机床 (7)装配模具 (8)试模 (9)修模

2.标准解读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标准和对应的双证课程如下表所示:

四、素质、知识、能力要求 1.基本素质要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知识;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明确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勇于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具有面向基层、服务基层、扎根于群众的思想观点,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言行一致的思想作风,踏实肯干、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不断追求知识、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具有从事本专业所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现代科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并具备与本专业相关的多学科基本理论知识。

具有从事本专业所必需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能胜任本专业岗位的工作,能在工作中讲求协作,对在竞争中遭遇挫折具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能在艰苦的工作中不怕困难,奋力进取,不断激发创造热情。

具有热爱劳动的观念,善于和劳动人民进行情感沟通,了解劳动知识,掌握劳动本领,有从事艰苦工作的思想准备。

2.知识要求

(1)掌握从事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包括:政治理论、高等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运动理论和技能。

(2)掌握工程制图,机械原理,工程材料、公差与技术配合、机械加工工艺,普通机床的操作等专业基础知识。

(3)掌握塑料模具的结构、塑料的成型原理、注塑成型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冲压模具的结构、冲压成型原理、模具制造工艺等专业理论知识。

(4)掌握各种常见的注塑模具结构的设计方法,并能运用二维和三维软件完成注塑模具的结构设计;掌握模具制造的基本方法和手段,能够独立编程和操作数控机床加工模具零件,能够对模具零件进行正确装配;掌握常见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至少一种软件设计相应的冲压模具。

(5)掌握模具行业相关的英语词汇,掌握模具项目管理,模具企业经营的基本理论知识。

3.能力要求

(1)具有识读机械图,并根据图纸进行模具零件拆装、调整和检测的能力。 (2)具有对金属材料进行钳工制作,机械加工制作的基本能力。

(3)具有运用三维软件设计常见注塑模具结构的能力,具有模具装配和注塑机操作的能力,具有编制模具制造工艺卡的能力,具有运用至少一种软件设计常见冲压模具结构的能力,具有对模具零件(含机械零件)进行数控编程和操作数控机床进行数控加工的能力。

(4)具有从事模具项目管理、模具企业技术管理或经营管理的能力。 (5)具有阅读英文专业资料的能力。

(6)具有使用计算机进行办公自动化处理、生产技术或经营管理、信息收集和分析的能力。

五、专业课程体系框架

本专业培养方案的框架体系如图1-1所示。

图1-1 课程框架体系

其中“通识文化课程”、“辅助双证课程”、“职业核心课程”、是不同类型的课程,

用不同的图例标出。政治理论课程、学历课程等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岗位实习可结合各校实际需要执行。

课程结构(体系)框架图中的各单元课程的课程范型、课程能力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特点及基本教学方式见单元课程资源列表。

六、职业核心课程

1.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学习目标:掌握冲压模具的基本概念;冲压成形基本原理;冲裁工艺与模具设计;弯曲工艺与模具设计;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其他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掌握冲压模具的基本结构。

学习内容:包括冲压工艺的特点;冲压设备;冲压变形的基本概念;冲裁、弯曲、拉深、成形与经济型冲压模具等冲压基本工序的冲压工艺及其模具设计。本书以冲裁与拉深为重点内容,注意讲清基本理论。此外还选编了各种典型模具结构、例举了各种模具设计实例、必要的技术资料及有关数据,以便加强实用性。

2.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学习目标:掌握模塑成型基本理论,能应用塑料流变基础理论,分析模塑料成型工艺条件,达到能编制出合理、可行的塑料成型工艺规程的能力;熟悉常用的塑料成型模具,能应用学过的设计知识通过查阅和使用有关设计手册、参考资料和模具软件,设计中等复杂程度的模具;掌握塑料成型设备与模具之间的关系,具有正确安装模具、调试工艺和操作设备的能力,会分析和处理试模过程中产生的有关技术方面问题的能力;具有合理地控制塑件质量的能力。此外,还应了解塑料模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模具新材料。

学习内容:塑料原料与模塑成型概念、基本理论,塑料成型方式及工艺过程,分析塑件结构工艺性,塑件成型工艺参数的确定;注射成型设备的选择,分型面的确定与浇注系统的设计,注射模具典型结构类型及模架的选用,注射模具成型零件、注射模具调温系统、注射模推出机构、注射模侧向分型抽芯机构的设计;模具工程图绘制及模具材料选择、注射模具装配与试模;压缩、压注成型模具的设计、挤出机头的结构设计;并对气动成型和其他先进的塑料成型方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3.零件数控编程与加工

学习目标:掌握数控铣床的基本结构及操作;掌握数控铣床常用工具、辅具、刀具的特点及应用;掌握数控铣床常用编程指令的含义及应用; 掌握常用CAD/CAM软件自动编程的方法与实践;掌握数控铣削加工典型零件加工工艺的编制;掌握数控铣床常用量具的使用方法和检测技能;通过实践掌握数控铣床的编程和常用的加工方法与技能;解数控铣床常见故

障与处理方法;掌握数控车床常用编程指令的含义及应用。

学习内容:数控机床的基本结构、加工特点与分类;数控机床维护、保养方法;数控铣床、数控车床常用工具、辅具、量具的使用与维护;数控铣刀、车刀的特点、结构、分类与选用原则;数控铣床、车床切削用量的设定;数控铣床、数控车床的基本操作;数控铣削加工、车削加工的编程基础与坐标系;数控铣床常用编程指令(含简单宏指令)、数控车床常用编程指令;2D轮廓零件与简单三维零件的加工工艺制定;手工编程的方法与实践 常用CAD/CAM自动编程软件的编程与加工实践;零件加工质量的检测方法与评价;零件加工质量的分析与提高加工精度的方法;数控铣床常见故障与处理方法;数控铣削加工生产管理。

4.模具制造技术

学习目标:了解通用零件的各种工艺制造方法;掌握零件的常见制造工艺方法;能够对简单模具零件进行加工工艺分析; 掌握工艺编制的一般原则,培养学生运用相关资料对中等复杂模具进行制造工艺编制的能力。

学习内容:本教材是将模具专业学生所应具备的模具专业基础知识融为一体,内容包括:模具制造工艺、模具材料、模具加工设备三大部分。主要介绍了模具机械加工基础、模具机械加工方法和特种加工方法、模具装配工艺、模具常用材料及其热处理方法和冲压与塑料成型设备。

5.模具CAD/CAM技术应用

学习目标:熟练运用注塑模拟软件对注塑件进行注塑流动分析;熟练各种常见的注塑模具的结构;熟练运用三维软件输出规范的模具零件图和装配图;熟练掌握运用三维软件的CAM模块对非规则零件进行数控自动编程的基本技巧和方法;熟练操作数控机床基本结构及其基本操作方法;熟悉模具的加工工艺;掌握模具装配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掌握模具试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学习内容:三维软件设计注塑模具的方法的深入学习;注塑模具型腔的数控自动编程方法的深入学习;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的复习和巩固;模具的装配方法和技巧;模具制造的过程分析和工艺编制;普通注塑机的结构和操作方法;合模机的结构和操作方法;模流分析软件的使用方法的复习和巩固;模具零件图和装配图的标注方法的复习和巩固。

六、教学进程表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进程见表4-1

表4-1 高职高专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三年制)教学进程表

说明:

(一)专项实训和综合实训按每周28学时计算,一个学分按18个学时计。 (二)本课表中的课程名称和具体上课学期均留有余地,各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做调整,综合实训课(包括见习、军训、劳动未包括在内)。

(三)本课表中的职业延展课程根据各校实际情况自行安排。

2015级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7-01-03 10:18 | #2楼

一、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

(一)专名名称:模具设计与制造

(二)专业代码:580106

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

(一)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

(二)学历层次:大专

三、招生对象与学制

(一)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

(二)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四、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精神,有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面向模具行业,根据该行业相关岗位需求而设置, 适应模具设计制造与维护等领域第一线需要,掌握专业必备的理论知识,具备模具设计能力及模具制造工艺知识,能熟练运用CAD/CAM软件及操作数控机床的高素质、高端技术型专门人才。

五、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企业生产一线,从事模具设计和制造工作。其主要业务范围是:金属材料、塑料等制品的成型工艺规程编制;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冲压与塑料成型机械的安装、调试和维护;解决生产现场模具制造工艺及装备的技术问题;生产一线的管理工作;模具生产中技术性操作工作等。应具有以下基本知识和能力:

(一) 知识结构

1)具备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人文科学基础知识。

2)掌握机械制图、计算机辅助绘图(AutoCAD)的方法,具有制图员技能等级证书。

3)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性基础知识和工程材料及其加工的应用技术基础知识。

4)掌握电气、电子、PLC、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技术在本专业的应用技术基础知识。

5)掌握金属材料、塑料等成型工艺的应用技术基础知识。

6)掌握模具设计和制造的应用技术基础知识。

7)掌握冲压与塑料成型机械的应用技术基础知识。

8)掌握生产管理、技术经营管理及产品营销管理的一般性基础知识。

共 9 页

(二) 能力结构

1)具备金属材料、塑料等中等复杂程度模具的设计能力。

2)具备编制和实施金属材料、塑料等成型工艺的能力。

3)具备编制并实施模具制造工艺的能力。

4)具备数控加工、电加工的编程、操作、调试和维护的应用能力。

5)具备本专业相应1~2个工种中级技能操作等级证书。

6)具备金属材料与塑料成型模具及装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的能力。

7)具备国家一级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模具CAD/CAM应用的初步能力。

8)具备从事模具产品和模具生产的质量控制和生产现场管理的初步能力。

9)具备阅读本专业一般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达到全国公共英语三级水平。

10)具备技术创新的初步能力。

六、主要课程和主要实践环节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电工基础、机械工程材料、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AutoCAD机械制图基础教程、UGNX7.5基础教程、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数控铣床编程与加工、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液压与气压传动、模具制造工艺学、UGNX7.5模具设计、UGNX7.5数控编程。

主要实践环节: 专业实验、专业实训、企业定岗实习

七、毕业合格标准

(一)符合德育培养目标要求。

(二)所修课程(包括实践教学)的成绩全部合格。

(三)参加全区计算机考试合格,取得等级证书

(四)参加全区英语等级考试合格,取得等级证书

(五)获得工具钳工、制图员、普通车(铣)、数控车(铣)、电火花、线切割、等任一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中级及以上等级证书。

(六)参加定岗实习并成绩合格。

(七)符合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八、人才需求分析

模具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模具是工业的基础工艺装备,在汽车、电机、电器、家电、等产品中,70~90%的零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形。根据十二五发展规化纲要以装备制造业为重点,坚持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相结合,突出发展装备制造,加快发展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整车、关键总成及零部件,增强配套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对模具的需要不断增加,模具的精度、技术含量将不断提高,中、高档模具比例将不断增大,所需品种越来越细化。随着产品个性化,柔性化制造单元将越来

共 9 页

越得以普及,传统的制造设备、手段更多地被各类数字控制的现代设备所取代。由于模具制造采用现代数字控制设备大势所趋,越来越多的模具企业急需一大批能操作数控机床、编制加工程序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尤其在资金实力较强的大型企业及广东大批的外资公司,人才需求尤为突出。

九、就业岗位分析

毕业生可从事岗位:模具钳工、模具质检员、模具零件加工机床操作工、模具生产管-理-员、现场工艺员、模具设计师等

十、人才培养改革方案

校企共育是校企的深度融合,是普通校企合作的更高层次。即在为社会教育和培训合格劳动者这一目标下,学校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在共同开展生产、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的理论学习、实际操作、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以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未来劳动者的素质,并增强企业部门与毕业生之间的双向选择的可能性,最终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人才。它的基本内涵是产学结合、双向参与、定岗实践。其目的是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以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十一、学院2015级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专科课教学进程计划表(见附表)

十二、主要课程简介(附后)

共 9 页

广西工程学院2015级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表

2、有课程设计的课程名称为 3、课程名称打有*号的为核心课程。

共 9 页

主要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机械制图

授课时数:90 开设学期:1、2

主要内容:制图基本知识,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点、直线、平面的投

影,基本几何体的投影与图形,组合体的视图,机械零件常用的表达方法:如视图、剖视图、断面图。标准件和常用件的画法,复杂零件图,中等难度装配图。

使用教材:《机械制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石品德主编 考核方式:笔试、平时作业

课程名称:机械工程材料 授课时数:68 开设学期:1

主要内容:金属的性能、纯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纯金属与合金的结晶、金属

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铁碳合金、钢的热处理、合金钢、铸铁、有色金属及硬质合金、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简介、高分子材料及其他非金属材料等方面的知识。

使用教材:《机械工程材料基础》 中南大学出版社 高为国主编

课程名称: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授课时数:34 开设学期:2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使学生掌握互换性及技术测量的基本原理和各种公差配合

的应用,理解各章的重要定义和基本公式,对于最新的国家标准一般的了解;要掌握常用量具的正确使用方法,理解误差和公差之间的必然联系,了解光学量仪的使用方法和检测原理。侧重技术测量的操作与工具的使用方法。

使用教材:《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赵兰苓主编 考核方式:考试(笔试,闭卷)

课程名称:AutoCAD机械制图基础教程 授课时数:68 开设学期:2

主要内容:学习、掌握AutoCAD功能,平面绘图的几何知识,基本平面图形的绘制,基本编辑方法,图层的管理,尺寸标注,图案填充,AutoCAD的输出与打印,等轴测绘图,三维绘图等基础知识,学习、编辑绘制三维图,创建复杂的实体, AutoCAD二次开发知识等。

使用教材:《AutoCAD2015机械制图基础教程》 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王艳主编

考核方式:考试(机试,闭卷)

课程名称:UGNX7.5基础教程 授课时数:68 开设学期:2

主要内容:UG NX 7.5软件界面介绍,基准特征、草绘截面、基础特征、工程特

征、高级特征和特征编辑等基本操作,零件装配,工程图的创建。

使用教材:《UGNX7.5中文版基础与实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蒋建强主编 考核方式:考试(笔试,闭卷)

课程名称:数控编程与加工工艺 授课时数:80 开设学期:3

主要内容:主要讲授各种类型数控设备的操作、加工原理以及简单零件的手工编

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数控机床主运动和进给运动,掌握切削加工的切削三要素,掌握数控加工的方法和工艺指定规则,熟悉数控加工常用的刀具、定、夹元件;掌握数控手工编程。

使用教材:

考核方式:考试(笔试,闭卷)

课程名称: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授课时数:68 开设学期:3

主要内容:学习冲压成形加工原理、冲压设备、冲压工艺、冲模设计及制造

相关知识,了解常见冲压工序的变形规律,掌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方法、冲压模具制造工艺设计方法,能进行中等复杂冲压零件的冲压工艺编制、冲模设计与冲模制造工艺编制。

使用教材:《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李章东主编 考核方式:考试(笔试,闭卷)

课程名称: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授课时数:68 开设学期:3

主要内容:高分子聚合物的物理性能、成型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变化、流动特性

和塑料的组成分类及其性能为基础、塑料成型的工艺特性等必要的理论基础、注塑成型工艺与注塑模具设计及压缩模、压注模、挤出模、气动成型模具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使用教材:《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中南大学出版社 张秀玲主编 考核方式:考试(笔试,闭卷)

课程名称:液压与气压传动 授课时数:34 开设学期:3

主要内容:液压与气压传动的流体力学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元件的结构、

工作原理及应用,液压与气压传动基本回路和典型系统的组成与分析等

使用教材:《液压与气压传动》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钟平主编 考核方式:考试(笔试,闭卷)

课程名称:模具制造工艺学 授课时数:68 开设学期:4

主要内容:模具制造工艺系统的基本知识、机床夹具及各种机械加工方法的工艺

特点和特殊型面的加工方法、常见表面的加工方案分析、零件的机械工艺过程、特种加工等

使用教材:《模具制造工艺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 甄瑞麟主编 考核方式:考试(笔试,闭卷)

课程名称:UG NX 7.5塑料模具设计 授课时数:68 开设学期:4

主要内容:模具设计的必备知识,如塑胶产品设计注意事项、模具基本结构、分

型面设计原则,模具拆分方法采用分型面、体积块结合的方式,以及在装配模块下进行模具设计的方法

使用教材:《UG NX 7.5注塑模具设计》 电子工业出版社 王树勋 著 考核方式:考试(机试,闭卷)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2017-01-03 13:27 | #3楼

为了适应我市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服务、市政府“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战略目标,满足社会对机电类中等技术型人才的需求,而我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起步较晚,为了加强“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建设,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人才培养方案。

一、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技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必备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专业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模具设计、制造、维修能力,具有相关设备的操作、维护技能,具有专业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工作创新精神,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生产第一线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应具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知识,能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认识问题;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具有振兴中华的远大理想;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热爱劳动,开拓创新;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竞争意识。在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先进的设计技术和现代制造技术;具有分析、解决有关模具及其制品成型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和生产现场管理的能力。应具有一定的体育运动技能和卫生保健知识,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有关要求,身心健康。一定的美学知识,对自然、社会生活和艺术具有初步的美学欣赏和鉴别能力,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

2、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企业生产一线,从事模具设计和制造工作。其主要业务范围是:金属材料、塑料等制品的成型工艺规程编制;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冲压与塑料成型机械的安装、调试和维护;解决

生产现场模具制造工艺及装备的技术问题;生产一线的管理工作;模具生产中技术性操作工作等。应具有以下基本知识和能力:

(1) 知识结构

①. 具备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人文科学基础知识。 ②. 掌握机械制图、计算机辅助绘图(AutoCAD)的方法,具有制图员技能等级证书。

③. 初步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性基础知识和工程材料及其加工的应用技术基础知识。

④. 初步掌握电气、电子、PLC、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技术在本专业的应用技术基础知识。

⑤. 初步掌握金属材料、塑料等成型工艺的应用技术基础知识。 ⑥. 初步掌握模具设计和制造的应用技术基础知识。

⑦. 初步掌握冲压与塑料成型机械的应用技术基础知识。

⑧. 初步掌握生产管理、技术经营管理及产品营销管理的一般性基础知识。

(2) 能力结构

①. 初步具备金属材料、塑料等中等复杂程度模具的设计能力。 ②. 初步具备编制和实施金属材料、塑料等成型工艺的能力。 ③. 初步具备编制并实施模具制造工艺的能力。

④. 初步具备数控加工、电加工的编程、操作、调试和维护的应用能力。

⑤. 具备本专业相应1~2个工种中级技能操作等级证书。 ⑥. 初步具备金属材料与塑料成型模具及装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的能力。

⑦. 具备国家一级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模具CAD/CAM应用的初步能力。

⑧. 具备从事模具产品和模具生产的质量控制和生产现场管理的初步能力。

⑨. 具备阅读本专业一般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达到全国公共英

语二级水平。

⑩. 具备技术创新的初步能力。

(3)资格证书要求

本专业的毕业生要求都要在毕业时取得钳工证和车工证。

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市场调研情况

为深化机械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改革,按照教育部“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研究课题要求,深入研究21世纪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对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知识和能力结构的需求情况,定位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中等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教育部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专业的课题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项目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项目课题组成员对全国各地区行业内的国有、集体、三资、个体等140多家企业自1992年以来聘用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走访。共发出问卷调查表1 800多份,回收有效调查表846份,回收率47%。与此同时,项目组成员还分别依靠行业协会,即各地模具工业协会,对上述企业的专家、人事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访问和调查。调查地区涵盖江浙、广东沿海、福建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调研的目的是掌握自1992年以来,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人才的从业情况,了解毕业生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课程设置体系以及实践教学环节设置等方面的意见,听取各类用人单位对中等职业学校模具人才培养的建议。以此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改革与建设的依据。

1、我国模具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模具工业从起步到飞速发展,历经了半个多世纪。近几年来,我国模具技术有了很大发展,模具设计与制造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大型、精密、复杂、高效和长寿命模具技术又上了新台阶。大型复杂冲模以汽车覆盖件模具为代表。我国主要汽车模具企业,已能生产部分

轿车覆盖件模具。体现高水平制造技术的多工位级进模具覆盖面大增,已从电机、电器铁芯片模具扩大到接插件、电子元器件、汽车零件、空调器散热片等家用电器零件模具上。塑料模方面已能生产86厘米、122厘米大屏幕彩电塑壳模具、大容量洗衣机全套塑料模具及汽车保险杠和整体仪表板等塑料模具。塑料模热流道技术更臻成熟,气体辅助注射技术已开始采用。压铸模方面已能生产自动扶梯整体梯级压铸模及汽车后桥齿轮箱压铸模等。模具质量、模具寿命明显提高,模具交货期较前缩短。模具CAD/CAM技术相当广泛地得到应用,并开发出了自主版权的模具CAD/CAM软件。电加工、数控加工在模具制造技术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模具加工机床品种增多,水平明显提高。快速经济制模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尤其是这一领域的高新技术快速原型制造技术(RPM)进展很快,国内有多家企业已自行开发出达到国际水平的相关设备。模具标准应用更加广泛,品种有所扩展。模具材料方面,由于对模具寿命的重视,优质模具钢的应用有较大进展。在“八五”、“九五”期间,我国已有一大批模具企业推广普及了计算机绘图技术,数控加工的使用率越来越高,特别是以生产家用电器的企业为代表,陆续引进了相当数量的CAD/CAM系统。如美国EDS的UGⅡ;美国Parametric Technology公司的Pro/Engineer等大型软件。我国自主开发的CAD/CAM系统也有很大发展,主要有北航海尔公司的CAXA,华中理工大学开发的注塑模HS3.0系统及CAE软件,上海交大模具CAD国家工程中心开发的冷冲模CAD系统,还有如橡胶模具计算机辅助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开发的橡胶模具CAE技术应用软件Z–MOLD等。从我国整个模具工业的发展趋势来看,虽然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努力,在飞速缩小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但这个差距还是明显的。不论是设计水平还是制造工艺水平方面,都还需急起直追,例如我国目前模具产品的自给率仅为70%,产品的专业化、标准化程度低,先进制造技术NC、CNC加工设备层次低、数量少,开发利用率低,CAD/CAM技术采用不普遍,其他如大型化、精密化模具、多功能复合模具、热流道塑料模具、气体辅助注射模具、高压注射成

型模具以及快速经济模具产品开发亟待发展。另外,模具设计与制造先进工艺的引进和普及也势在必行,如模具优质材料的应用及先进的表面处理和智能化、自动化抛光技术、快速原型制造技术(RPM)、模具高速扫描及数字化系统、模具加工柔性同步系统等。以上种种,都需要各种层次的工程技术人才协同努力,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才能尽快地缩小我国模具工业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模具工业的发展不仅要靠高学历人才的研究与开发,也要靠广大一线劳动者的应用与操作,而培养一大批技术应用型中等专门人才和技术操作者,正是中等职业教育责无旁贷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国模具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也给模具人才培养、培训单位提出了新的课题,尤其是针对行业的职业技术教育。怎样培养出适应我国模具工业发展“适销对路”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这在我们调查、走访中,是涉及较多的问题之一。

通过调查,我们认为,能力的培养要以技术应用为主线,突出实用性实践技能,要定位于专业所覆盖职业岗位群在新技术新工艺方面对毕业生能力的要求。为方便学生从事技能性操作岗位,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制定教学方案时可采用双证制(取得某一工种技能操作等级证书)教学。

2、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与就业前景

世界高科技竞争和突破正在创造着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秩序,高新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引起传统产业的深刻变革,形成了许多集成融合机械类、电子类、电脑类、电力电子类等的新兴领域和新型产业,必然需要产品设备装配、维修、检测及管理的大量专业技术人员。常德虽地处内陆,但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越的自然资源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我市现阶段的经济建设战略是以建设工业强市作为经济强市的突破口,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大量的机械制造技术和自动控制类专门操作人才。据调查,我市现有作为本地经济发展支柱的机电企业110家,企

业员工总数3.56万人,按每年5%正常减员计算,三年内需补充员工5340人。根据常德市“十一.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我市机电企业将新增133家,需新招收员工5万人,因此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增,尤其是机械专业的技术人才需求量更大。

为充分满足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我校领导带领有关科室人员和专业教师,调研了一些大型机械制造类企业,还走访了一些很有发展前景的单位。这些单位大都是以高新技术为增长点、重点服务地方经济的主导产业。被调查的单位都涉及到机械制造,大部分岗位需求综合素质高、具备较强动手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在分别与企业领导、人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毕业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和座谈后,充分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特别是随着中部的迅速崛起,社会人才需求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机械制造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将成为各企业争夺的对象。企、事业单位急需一线技能型操作人才,为我们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调研表明,经济发达地区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中职毕业生需求是巨大的,前提是毕业生具备实际工作能力。因此,为了服务地方经济和适应区域经济,满足社会急需,我校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进行了改革调整,建立了一个科学、完善、具有职教特色的教学体系。突出应用性、整合性、实践性的原则,使毕业生既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更具较强的操作技能。

三、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和条件

我校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开办于2015年,当时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较为严峻,而市场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又极为需求。学校多次派人到本地、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进行人才需求调研,分析市场特别是本地市场对模具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在充分考察、调研,反复论证后,学校于2015年开办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专业开办之初,面临师资和设备两大难题,学校迎难而上,克服重重困难,坚持队伍建设与硬件建设两手抓。经过多年的努力,模具

设计与制造专业已成为我校的主体和优势专业。

首先,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已经拥有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为优良的教师队伍。目前该专业有专业课教师8人,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讲师助讲2人,高级技工3人,高级工程师1人,助理工程师2人。

其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已经形成了符合市场需求的内部专业结构,在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础上,逐步分化出了1. 金属材料成型模具2. 塑料成型模具3. 模具CAD/CAM 4. 模具数控加工技术等专业方向,使该专业初步形成了技能具体、就业指向明确的专业方向群。

第三,该专业已经拥有较为完备的实验实训设施、设备。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上级的扶持,现已拥有4个实验、实训室,校内机械设备23台。

四、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措施

1、根据岗位需求调整专业设置。不断是细化专业指向,贴近岗位实际。学校在进行广泛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细化为模具设计与机械加工二个专业方向。通过课程体系、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和调整,增强了学生的就业指向性和岗位针对性,实现了学校与企业、学生与岗位的良好对接。

2、改革办学模式,进一步加大产教结合的力度。企业为学校提供师资,学校派教师到企业进行实际锻炼;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践平台和现场指导,学校与企业联合开展应用技术推广与研究。

3、坚持“教、学、做”合一,改进教学方法。职业教育的特点,特别是计算机专业的特点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改变以往的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采用现场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现场实操,这样学生才有感性认识,因此我们的该专业教学应主要向现场教学方向发展。

4、重视实践环节,加强技能训练。中职学校要提升教育质量,最关键的就是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必须突出以学生技能培

养为核心的思想,加大学生技能培养力度,在课程设置和常规教学中都应体现这一思想,实践课的课时比例应占专业课比例60%左右。

5、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实训条件。学生的技能培养是以学校的实训设备和实训场地有基础和前提的,要真正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就必须有相对的充足的实训条件作保障。为此,学校要有步骤,分阶段地对计算机专业实训室进行改造和扩充。

6、坚持研培结合,进一步提升队伍素质。一支高水平的技能型的名师队伍是培养出优秀中职毕业生的前提和条件。因此我们要不断地强化教师的素质提升,把我们的教师送出去学习机械专业领域最新知识,紧紧衔接市场,不断补充新的知识和体系。

五、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计划(见最新修订的教学计划)

常德工业学校

二00七年二月十八日

【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关文章:

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用11篇)03-21

什么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用11篇)03-30

焊接人才培养方案03-04

学生会人才培养方案02-27

怎样写人才培养方案03-01

医疗人才培养方案(精选10篇)06-03

人才培养的方案(通用10篇)04-14

人才培养方案原则(通用12篇)05-24

人才培养评估接待方案(精选10篇)03-20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精选11篇)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