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增收>《农村增收途径调查及分析报告

农村增收途径调查及分析报告

时间:2022-09-22 14:30:45 增收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农村增收途径调查及分析报告

一、 农村现状及增收情况

关于农村增收途径调查及分析报告

1. 现状及分析

农民增收问题是“三农”问题的聚焦与核心。我省农民收入增长的问题,又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促进农业发展和维护农村稳定必须抓紧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为了解农民增收情况,根据2012年暑期河北省百万大学生和青年教师千乡万村“体验省情、服务群众”主题实践活动的精神,华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系暑期社会实践分队来到保定市顺平县东峪村进行了深入调查,先后采访村委会干部3次,多次走门访户听取村民-意见,收回调查问卷140余份。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认为当地农民收入增长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实现了以林果业种植为支柱,由单一的靠粮食增收,向粮、牧、特、加、劳多业增收的转变。其中农民工资性收入成为增收重要来源。

近几年来,在政策、市场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但增收难度也在加大。河北省农民收入80%来自种植养殖业,仅靠粮食增产和政策性增收,农民收入难以大幅度提高。我们得出结论,富裕农民必须优化农民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增加非农收入。必须在稳步增加粮食生产,优先发展畜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在这个基础上,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大规模发展劳务经济。有调查显示,农户种植市场导向越来越明显。据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对全省42个调查县、321个调查村、3210农户进行的全年种植意向调查显示,发现结构调整受政策影响的因素正在弱化,农民对市场的适应性

增强,种植安排结构、品种和市场结合程度高。适应市场、注重效益成为结构调整的主因,生产条件仍是结构调整的限制因素。

生产成本、生活成本和农产品涨价效益呈现出的“两加一减”形势,对农民的生产生活和心态产生了一些影响,现在不少农民在对待农副产品涨价上出现“盼涨又怕涨”的复杂心态。有村民表示:“如果农作物价格提高一点,其他物品价格再降低点就好了。我们在东峪村居民委员会调查采访时,村长苑大叔说,本村将在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上下工夫,一是调整农业结构,充分利用林果产业的支柱优势,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二是农业节本增效,发展节约型农业,提高农业效益。推广节工、节种、节农、节膜、节肥、节水等实用技术。三是发展非农产业,支持农民创业带就业,拓展农村内部增收空间。四是促进农村劳动就业,力转移狠抓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广辟农村外部增收渠道。开展一些农村教育活动,提升农村劳动力培训质量和效益,推动农民工更有效防止农产品涨价效益被削减,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对农民种植的各种补贴;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方式,提高农村土地的集约化程度,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降低农民种植成本,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谈到这些时,苑大叔满脸自信,看来在这位老村长的带领下,东峪村在实现农村果树种植产业化发展的基础上又要向更高的目标发起冲击了!

2. 增收情况

东峪村有人口1400余人,农户340余户,果园面积1900余亩,人均果园面积仅1.36亩。以种植桃树为主。该村村民的收入来源主要来

自桃树种植,少数村民靠畜牧养殖、农产品运输、外出劳务打工等方式获得收入,其中畜牧养殖户11个。2011年,东峪村平均家庭年收入35000元。

近年来,县、乡两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问题,随着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农村经济得到空前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东峪村作为其中的受益村,深切感受到农业、农村经济的巨大变化,但随着农村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现,通过调查走访我们发现:

(1) 增收愿望强烈

其中9.4%的户对当前的收入情况表示满意,90.6%的户表示不满意;37.1%的户当前有增收致富的想法,62.9%的户当前无增收致富想法。从年龄结构来看,45周岁以上群众对当前的生活状态比较乐观,25周岁-45周岁以下的群众对当前的生活状态不满意,

致富增收的愿望比较高。

(2) 增收渠道较窄

农民从事的行业较少,增收渠道比较窄:83%的户从事农业种植,4%的户从事运输业,9%的户从事畜牧种植,2%的户从事批发零售业,其余2%的户外出打工。

(3)收入不稳定

造成农民收入不稳定的因素主要有:农产品价格不稳定,旱灾、水灾等自然灾害,缺乏长期有效的收入机制和稳定的收入来源。农业是弱质产业,抵御自然风险、市场风险能力弱,也给农民增收造成不稳定性。

(4)收入不均衡

收入在5000元以上占11.3%,4000-5000元的占28.2%,4000元以下的占60.5%。学历构成、年龄构成分别与收入成正比和反比:即文化程度相对较高,人均收入多,反之,则低;年龄越大,人均纯收入越低,反之,越高。

《关于农村增收途径调查及分析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二、 影响农民增收原因

根据调查,影响农民增收原因较多,在当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水利基础设施较为薄弱,资金投入不够,发展生产民心不安。近

几年来,村集体配合农村小水利建设专项资金,在水利基础设施上加大投入,集中人力物力打出了一眼机井,基本解决了农业用水问题。但是由于自来水管线设施不到位等原因,已有的自来水采用了限时限水的措施,这里的生产生活用水绝大多数仍然依赖于肩挑

车载。

(二) 文化素质偏低,缺乏技术指导。在外打工的农民工,因文化素质

普遍偏低,要找到好的工作很难,从事的多是脏、苦、累而工资微薄的行业,因而能够找钱回乡投资致富乡邻的很少。留在农村的农民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发展意识不强,又缺乏有文化、懂技术、有头脑的带头人。加之资金短缺,本地的林果资源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 现代农产业化企业机制未能建立。我们的调查问卷显示,大部

分农民将劳动力不足当成了阻碍增收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在340余个农户的家庭结构中,每户适龄劳力多为2~3人。以人均1.36亩果园的数量来讲,以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的确存在劳动力不足的状况。因此,我们认为建立产业化、机械化的现代农业机制才是根本解决劳动力不足的根本措施。

(四)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滞后。从调查情况来看,大多数农民群众从

事桃树种植,极少数群众从事畜牧养殖、农产品运输等副业。从这个层面分析,就是在农产品买方市场基本形成的新形势下,农业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明显滞后于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从而遏制农业生产的发展空间、农民的增收空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的原因有:一是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走访座谈中,很多群众反映,农业龙头企业较少,虽有农业合作社,但作用发挥不够明显。普遍认为,农业龙头企业存在以下问题:规模不大,带动能力弱;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连接不够紧密,没有很好地

解决“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问题;有些龙头企业尚未建立自己固定的“生产基地”;龙头企业管理粗放,现代经营理念差,依靠科技开发新产品能力低。二是缺乏资金的有力支持。走访座谈中,绝大多数群众反映,由于原始积累少,想致富、缺资金、贷款难是当前群众们最大的难题,也是制约农民增收、投资创业的一个“瓶颈性”障碍。当前,县乡经济乏力、财政吃紧,金融机构贷款机制不够灵活等,是造成资金支持不到位的关键所在。三是缺乏科技的有力支撑。一些群众反映,近年来,虽然各种新品种、新技术不断得到应用,但由于科技支持农业的能力弱,在利用高新技术进行农产品深层次开发和综合利用上进展缓慢,形不成精品,农产品附加值低。

(五)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很多群众提到,对信息、技术等

需求、期望值较高,但在获取信息、利用信息上显得乏力。从这种意义上讲,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健全,也是制约农民增收的一个关键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服务水平较低,不能满足农业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农民面对充满风险的市场只能凭经验、凭感觉做出相关的决定,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有群众在此提到,这样往往投入多、效益少,有时甚至连投资也难收回,增收无从说起。二是“科技、法律、信息、营销、劳动力转移”等中介组织还不够健全,相关协会的作用发挥得不够好。三是农业技术人才匮乏,落后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与现代农业生产要求不相适应,阻碍了农业技术成果的转化、农业

科技的普及和推广,导致农业经济效益和农业增收潜力发挥不出来,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六) 农民群众致富手段少、技能欠缺。从调查情况来看,农民群众

大多数仅有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学习知识、利用知识的能力较弱,导致致富手段少、技能欠缺。综合国内外形势,促进农民增收的决定因素,已不只是土地、劳动力数量的增加,而是知识、能力、技术水平的全面提高。据国内有关经济学家分析,农民学历教育每增加一年,其收入就可增长3.6%—5.5%。目前,我县农民群众受文化程度低的制约,劳动技能薄弱、经营投资理念落后,创业意识和投资意识淡薄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一方面难以接受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和现代农业科技知识,致使农村大多仍停留在传统的耕作模式上,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制约了增收空间向更高层次发展。在劳动力转移方面,由于农村外出打工的农民在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上跟市场需求标准有明显差距,导致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利用难度越来越大,低素质劳动力的转移领域越走越窄。

《关于农村增收途径调查及分析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三、 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农民不增收,解决“三农”问题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坚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依据东峪村为例。我们提出以下增收途径:

(一)近期看,应采取以下措施来促进农民增收

其一是,千方百计加大农业投入,逐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要积极发展交通、电信事业,进一步加强县乡村组公路和农网、水利、电信建设力度,为农民增收排忧解难,营造良好的增收环境。要注重研究国家对农业的投入,结合实际,制定措施,改善投资环境,努力争取国家及有关部门对的资金投入支持。同时要积极想方设法增加农业信贷投入,充分运用信贷和财政资金的导向,引导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要及时提供小额贷款,帮助解决农民增收和发展农业资金困难严重短缺问题,保障农民增收。

其二是,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升级,增加农民收入。随着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在农民收入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国内外经济发展实践证明,从产业和产品层次来说,越是初级产业和产品其社会需求和价格弹性往往也就越低。而提高产业和产品层次不仅可以使附加值增多,而且能扩大市场需求。因此,在我国农产品总量平衡并有结构性过剩的条件下,要增加农民收入必须进一步提升和优化农村内部产业结构。要在保证粮棉等主要农产品供给稳定的基础上,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向农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不断开拓农业增效增收的空间。要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经济资源。要大力开发和推广先进的种植、养殖、加工、贮藏、保鲜等技术,特别是“种子工程”和抗旱作物节水农业技术,为农民增收提供技术支持。农业内部产业要从产中向产前和产后延伸,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经营。要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

础上,引导农民自愿、自觉走向适度规模经营的道路。

其三是,增强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储备能力和转化能力。增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支持已有科研成果的中试和大面积示范推广。引导和推动企业成为农业技术创新主体,允许各类农业企业和民营农业科技组织申请使用国家有关农业科技的研发、引进和推广等资金积极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场、科技园区、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作用,以不断提高农业科学种植和科学养殖的水平,提高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优质率和产出率,使农业的整体科技含量能有一个明显的上升,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取得较好的农业综合经济效益,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其四是,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非农产业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渠道,是农民增收的关键。因此,要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的就业门路,减少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农民从事工业生产的机会。面对农村劳动力多、劳动力价格相对便宜的状况,农村工业就要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大量吸纳剩余劳动力,以当地的自然资源为主要的加工对象,大力发展深加工、精加工,积极参与城乡经济协作,在推动、促进大工业发展的协作中,求得自身长期稳定的发展。尤其是农村中小企业对增加农民就业作用明显,只要符合安全生产标准和环境保护要求,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都应当允许其存在和发展。同时,要积极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使一部分农民从土地上脱离出来,专门从事农业产供销各个环节的服务。

(二)长远看,应采取以下措施来促进农民增收

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不仅要立足眼前,还更应着眼长远,跳出单纯就农业内部寻找农民增收的小圈子。

其一是,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尽快实现农业结构的转换升级。从当前来看,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对农民增收而言是一条现实而有效的途径。一是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各地资源优势为依托,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紧紧依靠科技进步,重点优化农业品种结构和作物布局,促进产品品种的多样化和产品的优良化,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二是要继续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建设,尤其是需要大力发展合作制的龙头企业,使农民与龙头企业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并注重调整和优化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和构建完善的农产品运销体系。我国乡镇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应该说,在农产品加工、运输、包装、分类、包贮、销售等方面能够大有作为,各地乡镇企业只要以市场为导向,紧紧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并不断加强企业自身竞争优势,就有可能向市场推出各具特色和有高附加值的精品名牌,能有力地推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能为农民增收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实现生产与需求连接的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为农民增收和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基础。

其二是,加大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力度,提高劳动力素质。城乡的差距,实质是知识的差距,信息的差距,教育的差距,体制的差距,归根到底是人才的差距。因此,要增强科技兴农的意识,转换办法观

念,扩大农村教育投资规模。如允许开设民办学校,鼓励民间融资办学,增强农村办学的活力。要保证农村九年义务制教育,防范学龄儿童失学。要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与农业生产和乡村工业相适应的初、中、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开设职业技能课程,培养技术型人才。并继续抓好农科教建设,倡导“绿色证书工程”。

总之,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任重道远。我们所做的只是尽己所能。

【农村增收途径调查及分析报告】相关文章:

关于农民增收途径的调查与分析03-21

实践农民增收途径调查与分析03-21

农民增收途径调查报告03-21

农民增收新途径调查03-21

吴斌农民增收途径调查报告03-21

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03-21

堵漏增收分析报告03-21

促进农民增收的途径与措施03-21

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