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名词解释>《传播学专业名词解释

传播学专业名词解释

时间:2023-03-23 14:44:41 名词解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传播学专业名词解释

传播学

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

群体暗示

群体暗示是一种传播方式,是通过间接的示意使人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而集合行为中的暗示更接近催眠,集合行为的参与者通常处于昂奋 激动的精神状态,这种状态使他对周围的信息失去理智的分析批判能力,表现为一味的盲信和盲从。

群体感染

是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的过程.其传播速度快,主要原因是现场亢奋的氛围中,成员失去理智的自控能力,对外来刺激表现出了一种本能反应。经过群体感染的过程,一种情绪、一个观点会迅速支配整个人群,并迅速引发整个人群的激烈行动。

拉斯韦尔模式(5W模式)

其称谓来自模式中五个要素同样的首字母“W”。这五个要素又构成了后来传播学研究五个基本内容,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是线性模式,即信息的流动是直线的、单向的。该模式把人类传播活动明确概括为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是传播研究史上的一大创举,为后来研究大众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而大众传播学的五个主要研究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分析”,也是由这一模式发展而来。但它没能注意到反馈这个要素,忽视了传播的双向性。

符号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

符号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凡是能够携带意义的事物,如声音、语言、文字、图画、手势、姿态、表情、影像等等,都是符号。

符号意义的确定性,来自人们生活经验的积累,来自反复的传播活动中的不断的对这些符号意义的观察与认同。

符号是指人们进行信息交流时赋予特定含义的工具,如语言是通过声波传递的符号;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音符是记录声音高低、长短的符号,等等。信息主要是通过符号系统,如语言、声音、文字、图像传递的

自我传播

自我传播又称内向传播,是人的自我信息的交流活动,它是人类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自我传播的传播者和受传者都是同一个人,二者集于一身,这种传播通常不使用传播媒介。

组织传播

所谓组织传播,就是组织成员之间、组织内部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具体地说,组织传播是由各种相互依赖的关系结成的网络,为应付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而创造和交流信息的过程。它的根本任务是清除或减少组织及组织成员对自身环境的不确定性,沟通组织内部的联系

群体传播

群体传播主要是指群体内部或外部的信息传播活动。群体传播在形成群体意识和群体结构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这种意识和结构一旦形成,又反过来成为群体活动的框架,对个人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制约,以保障群体的共同性。因此,群体传播是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条基本的生命线。

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人际传播也是人与人社会关系的直接体现,是一种最典型的社会传播活动。它的特点是面对面的传播,无需借助媒介形式;互动性强,是一种双向传播;传播者与受众是特定、了解的;具有一定的私密性,随意性;借助于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信息传播易误读与衰减。

大众传播

通过报纸、杂志、书籍、电影、广播、电视等传播工具向相对众多的人传递信息的过程。 大众传播是指媒体组织采用现代机器设备,通过大批复制并迅速地传播信息,从而影响庞杂的受众的过程。

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图书等,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大众”,是指分布广泛、互不相识的广大受众。

媒介

媒介,一为传递信息的工具、手段、渠道(介质), 二为媒介组织和机构。

反馈

指受传者对传播者所传播的信息的一种反应,再把这种反应回馈给传播者的过程。反馈是控制论中的一个概念。在大众传播中,反馈是受众对传播者所传信息的一种反应,即受众回传给传播者的信息。反馈的本质在于使信息传播具有双向交流的过程。从反馈的效果而言,可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从反馈的形式,可分为前馈、后馈,从反馈的主体而言,可分为内反馈、外反馈,从反馈的真假而言,可分为真实反馈、虚假反馈。

噪音

模式

模式是科学研究中以图形或程式的方式阐释对象事物的一种方法。模式与现实事物是有对应关系的,模式与一定的理论相对应,又不等于理论本身,而是对理论的一种阐释和素描。

《传播学专业名词解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香农——韦弗模式

线性模式之一,把媒介分为三种,把讯息分为发出的和收到的,增加了噪音的因素。

传统线性模式

以拉斯韦尔和申农-韦弗模式为代表,传播被表述为一种直线型、单向型的过程。忽视了反馈和社会过程对传播过程的制约。

控制论模式

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引入了“反馈”机制。

媒介文化

所谓媒介文化就是指因大众媒介的社会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形态,是显现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社会文化现象。媒介文化以不同的媒介形态分为电影文化、电视文化、网络文化等不同的文化类型,属于大众文化的范畴。媒介文化就是媒介所特有的文化。“媒介文化”这个概念是在狭义上使用的,持指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以其语言、文字、图像等符号在社会上起着文化价值的沟通、联系、理解、流传以及制约等作用。媒介文化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适应整个社会信息交流的需要而产生的。

媒介环境

媒介环境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

狭义的媒介环境——特指媒介构筑的信息环境

广义的媒介环境——包括媒介的物质设备系统、媒介组织机构以及媒介的信息系统

单向度人

法兰克福学派左翼主要代表人物赫伯特.马尔库塞在其著作《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中提出“单向度人”(又译“单面人”)的概念,是指发达工业社会已蜕变成一种“单面的社会”,活动在其中的只是具有“单面思维”的“单面人”。“单向度人”只知道物质享受而丧失了精神追求,只有物欲而没有灵魂,只屈从现实而不能批判现实,即纯然地接受现实,盲目地接受现实,将自身完全融入现实。

舆-论

①传统的政治学和舆-论学

★舆-论是一种社会合意(social consensus)

★舆-论产生的过程:问题提出→→→社会讨论→→→合意达成

★大众媒介:载体、喉舌、公众的精神纽带

②社会心理学

★舆-论是一种社会控制

★为了维护共同的社会利益和秩序,使每个人的行为与之协调,需要一定的行为规范,来制

约人们的行为。

广义舆-论是人们对一切感兴趣的社会生活领域,尤其是社会公共事物所产生的一切意见,愿望,评价和想象的欲望,是持续性,变化性,公共性与个人性的统一。

狭义舆-论包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公共舆-论和新闻舆-论。

受众

在大众传播研究中,受众指的是大众传媒的信息接收者或传播对象。受众是一个集合概念:是读者、听众、观众的统称。

受众概念的基本含义:

★在传播过程中受众是主动接触、使用、享用媒介

★受众具有双重性:既是信息传播的对象(信宿),也是反馈的信源。

★ 受众具有“市场”性 :把受众看做是信息产品的消费者和大众传媒的市场。反映了传媒活动的某些特性,如经营性、商品性和竞争性,也能揭示受众作为消费者某些行为特点。 受众的特点:广泛性、混杂性、分散性、 隐匿性

个人差异理论

个人差异论由卡尔·霍夫兰于1946年最先提出,并由德弗勒在1970年作了某些修正而形成的。这个理论以心理学“刺激—反应”模式为基础,从行为主义的角度来阐述接受对象,认为“受众成员心理或认识结构上的个人差异,是影响他们对媒介的注意力以及对媒介所讨论的问题和事物所采取的行为的关键因素。”

研究者们认为,人们对宣传信息的反映千差万别, 主要是由于个人在以下态度和性格方面的差异造成的: (1)心理构成的差异。(2)先天条件与后天知识的差异。(3)个人在立场、价值观念、信仰上的差异。(4)个人所处社会环境的差异。(5)个人成见在理解客观事物时带来的差异。

社会分类理论

社会分类论以社会学为基础,注重社会群体的特性差异对受众成员的媒介信息接受行为的影响。这一理论认为,按照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职业、生活方式等因素,可将受众划分为不同的社会群体类别。由于同一社会群体的成员具有大致相同的经验、持有大体相同或相近的价值观,对事物抱有类似的看法和态度。他们大致会选择相一致或相同的媒介内容,并大致作出相同的反应。

社会关系理论

社会关系理论着重分析受众成员日常的社会关系对其媒介信息接收行为的影响。作为受众,既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又属于各种社会团体,还要和别的团体成员打交道。受众的种种社会关系左右着他们对媒介信息的选择,从而制约着他们接受信息的效果。

社会关系主要包括:人际网络、群体规范、意见领袖等

文化规范

这是宏观的社会范畴的受众分析,受众可以从媒介内容中学到新的观点,这种观点可以加强或改变原有看法。大众传播不一定对受众产生直接效果,但是他可以通过影响受众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间接的实现对受众的改变。

《传播学专业名词解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选择性注意

指受众根据自己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对媒介的使用时有选择的,因此选择性注意也可以称选择性接触。

选择性理解

是指受众总是依据自己的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而对接触到的信息做出独特的个人解释,使之同受众固有的认识相互协调而不是相互冲突

选择性记忆

指受众对所接受信息的基本倾向,即记忆那些与自己观点最一致的内容。

“使用满足”理论

一种受众行为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站在受众的立场上,通过分析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和获得需求满足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类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同传统的讯息如何作用受众的思路不同,它强调受众的能动性,突出受众的地位。该理论认为受众通过对媒介的积极使用,从而制约着媒介传播的过程,并指出使用媒介完全基于个人的需求和愿望。“使用与满足” 理论主要是考察、解释受众为何接触、使用媒介,其动机是什么,怎样使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魔弹论”

“魔弹论”:又称“皮下注射理论”,这是一种有关媒介具有强大效果的观点。它的核心内容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身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这种理论流行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至20世纪30 年代,到40 年代这一理论便为宣传的实践所打破。“魔弹论”的错误在于:是一种唯意志论观点,过分夸大了传播的力量和影响,忽视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客观社会因素,并且否定了受众对大众传媒的能动的选择和使用能力。

有限效果理论

主要观点是:大众传播通常可以产生效果,但并不是威力无穷的,效果的产生,效果的大小,取决于一系列因素。大众传播本身并不是一个可对受传者发生效力的、必须的、重要的起因,它只不过是作为一种中介因素与影响的联络者在起作用。代表理论有“两级传播”理论、“说服与态度改变”理论。

“两级传播”理论

是由美国传播学家拉扎斯菲尔德等在40年代在《人民的选择》一书中提出的理论假说。“两级传播”理论认为在传播过程中信息并不是直接被受传者接受,受传者也并不是直接受传播内容的影响,而中间还要经过一个在某一方面有权威的人,即意见领袖,去影响他周围或集团里的其他人。两级传播理论的目的在于揭示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人际影响,强调大众传播的效果受到人际传播的制约。(大众传播的影响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

议程设置理论

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的重要社会功能和效果之一。议题设置理论是由美国传播学者麦克姆斯、

唐纳德.肖最早提出。这种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只要对某些问题予以重视,为公众安排议事日程,那么就能影响公众舆-论。议程设臵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重要性的判断。

沉默的螺旋理论

沉默的螺旋是一个政治学和大众传播理论。理论基本描述了这样一个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理论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大多数个人会力图避免由于单独持有某些态度和信念而产生的孤立。

拟态环境

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所提示的环境。

大众文化

是以工业社会的发展为背景,经技术革命特别是传播技术革命而出现的一种文化。大众文化不同于高级文化,因为高级文化具有明显的阶层性;它也不同于乡土文化和群众文化,因为后者具有明显的自发性。大众文化的特点是: ①商品性:即它伴随着文化产品大量生产和大量销售,大众文化活动属于一种伴随商品买卖关系的消费行为; ②通俗性,即大众文化不是特定阶层的文化,而是为社会上散在的众多“一般个人”的文化; ③流行性,即大众文化是一种时尚文化,呈忽起忽落的变化趋势; ④娱乐性; ⑤大众传媒的依赖性,即大众文化主要是在大众传媒的引导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没有大众传媒,也就没有大众文化。在这个意义上,大众文化也是一种传媒文化。

大众传播的授予地位功能

大众传播通过新闻报道等多种形式,能够授予个人、团体、社会问题以及社会运动以显赫的地位。

意见领袖

在人们作出决定的过程中,有一些对他们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在传播学中,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称为“意见领袖”。

把关人

“把关人”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的卢因率先提出的。他指出:“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做出决定。”“信息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 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式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1950年,传播学者怀特将社会学中的这个概念引入新闻传播,发现在大众传播的新闻报道中,传媒组织成为实际

中的"把关人",由他们对新闻信息进行取舍,决定哪些内容最后与受众见面。从此,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从人们的不自觉行为成为大众传媒组织的有意操作,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或明或暗的影响新闻实践。经怀特、麦克内利等众多学者的深入挖掘研究,最终成为传播学控制分析领域最具科学性的理论之一。

把关: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的传播行为叫把关

《人民的选择》

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围绕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所作的一项实证调查的研究报告。研究人员对调查数据分析后,得出了一系列理论假说。其中得出了“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理论”理论:大众传播的影响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

传播学概论名词解释2017-04-09 08:05 | #2楼

传播是人类交流信息的一种社会性行为,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组织和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所进行的信息传递、接受与反馈行为的总称。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

自我传播即体内传播或人的内向交流,是每一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

人际传播狭义:仅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亦称亲自传播,广义:则包括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内,形成了亲身、群体、组织三个人际传播的层次。

群体指人数不多的一种团体,它的成员是由共同的社会活动结合起来的,并处于直接的个人交往之中,这两种情况是产生情感关系、团体规范和团体过程的基础。

组织指具有一定目的、任务,按照一定形式建立起来的集群结构。

群体传播即团体传播,有时也称作小群体传播。它是指人们在“群体”范围内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也是介乎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之间的一个信息交流层次。

组织传播是一种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即由各种相互依赖关系结成的网络,为应付环境的不确定性而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

大众传播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图书等,对及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

拉斯韦尔,美国政治学家,是传播学奠基人之一,为传播学的创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提出了传播的5W模式和“社会传播”的概念,并倡导和实践“内容分析法”,其代表有《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

施拉姆,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美国传播学的集大成者。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是学科化、系统化的对传播学进行研究。其代表作有《大众传播学》、《大众传播的过程和效果》、《男人、女人、讯息和媒介——人类传播概论》、《大众传播和社会发展》等。

传播过程即传播现象的结构、要素和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理论指经过概括、系统化的一组相互关系的命题和结论。

模式指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的形式。

反馈本是电子工程学的概念。这里是指传播过程中的受者对收到的信息所作出的反应。

5W模式是由美国学者H·拉斯维尔于1948年提出来的,他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称为四大要素。加上作为结果的效果,就成为五大环节。由于这五个环节来自英语,各自都包含着一个英文字母W,因此,通常称作5W模式。

德福勒模式是在申农—韦弗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重要的修正便是加入并突出了“反馈”的机能。其次,德福勒提示了大众媒介对传播过程的介入。再次,传播的双向性、循环性均被表现出来,是典型的控制论模式。

螺旋式模式大众传播学者F·丹斯提出的控制论传播模式。他认为,在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的“认识场”“信息场”总是不断累积、扩大的,从宏观看,正是这种累积性造就了人类文明;从微观看,组织也好,个人也好,在传播过程中,都需要自觉的、不断的推陈出新。

传播单位是在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中引申出来的概念。他们认为,每一个传播的参加者,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都可以被看作是“传播单位”,都兼有传者、受者这两种身份,以及发信、受信、编码、译码这四种功能。

参照群体即个人未必置身其中,但以其为参照物而建立或改变自己的信念、态度和行为的群体。

社会系统模式是传播模式上的第三次飞跃,解决了传播的条件(外部结构)问题,较早对这一过程进行研究的是赖利夫妇。

抽样调查法是指从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考察和分析,并用这部分单位的数量特征去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

等距随机抽样是一种将总体各个单位按某一标志顺序排列,按一定间隔距离抽取样本的随机抽样形式

雪球抽样在传播学研究中多用于调查某一特殊人群的传播活动,介于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之间,常态是非随机的,这是一种像滚雪球一样凭借自然形成的人际关系网,由少到多逐级扩大的抽样方式。

内容分析是文献研究的一种类型,是对印刷文字、影片、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中显性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一项研究技术。

控制实验法指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选择一组对象,认为的改变和控制某些因素,然后观查其后果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模型法是一种对于客观存在的传播现象和传播活动的科学抽象,主要针对那些较为复杂、很难细分的客观对象(即原型),在调查、实验和统计的基础上,根据其某些表现和特征,设计出一种“模型”,对其加以描述。

分层随机抽样是一种将总体单位按其属性特征现分为若干层,然后在层中按随即原则提取样本的随机抽样形式。

问卷是指为进行标准化的调查而编制的,由一组有机联系的提问所构成的表格,即一种为统计或调查用的问题表格。

内容分析单元就是内容分析所要具体统计的最小单位,它决定一项内容分析要统计什么,为何统计,所以直接影响到整个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贝蕾尔森指出内容分析有五种基本的分析单元:关键词、主题、特质、段落、篇目。

实验变量即实验过程中变动的因素。其中,在实验过程中实行的措施叫自变量,也称“实验刺激”;由自变量决定其变化的因素叫因变量。

样本在抽样调查法中从总体中抽出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的那部分对象所构成的群体称为“样本”。 定量化指在传播学研究中对传播活动和传播现象所采用的数量化的研究设计和分析手段。

实验对象即实验中所涉及到的人。其中分为两种: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实验对象构成“实验组”,不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实验对象构成“控制组”。

综合化指在传播学研究中尽可能采用多重设计和研究手段。

工具说认为传播的个人功能,很多是属于工具性的。美国心理学家托尔曼认为,有很多传播是属于工具性的行为,即使是最明显的自我意识的传播功能,也往往具有作为工具使用的目的。

游戏说英国心理学家斯蒂芬森从另一个不同的角度去研究传播的个人功能,力图用游戏说去解释个人的传播行为,他断言,传播的目的不是为了去完成任何事情而仅仅是为了获得各自的满足和快乐,而对某些导致行动的传播贬低为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

个人社会化指大众传播通常能够潜移默化的使个人接受或认同社会公认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从而使个人和社会取得协调一致。

雷达功能施拉姆曾把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中的环境监测功能比喻为雷达功能。他是指通过客观、准确的反映现实社会的真实情景,了解足以影响社会进程的机遇或威胁,作为人们决策或付之行动的依据。

大众文化指大众社会中大众传媒所传递的文化内容以及五花八门的娱乐节目、材料等,其特点是快速、大量、通俗、浅显。

功能失调指不利于体系的适应或调整的、可以观察到的结果。某种活动的后果并非都对其所在的社会体系或与之有关的群体、个人有积极意义;从社会及其成员来看,这种不利的后果就是“功能失调”

重申社会准则的功能是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提出的传播的社会功能之一。大众传媒可以通过揭露某些背离公共道德的行为发起的有组织的社会行为。这种通过向公众揭发偏离社会准则的倾向的做法,就是发挥着重申社会准则的功能。

麻醉精神的功能失调是指大大小小的传媒给人们带来的讯息,其数量之多已经达到了令人难以招架的地步。而且人们话费很多时间从事这种视听活动,自以为已经很充分的了解周围的社会,实际上他们已经没有多少机会直接投身社会活动,与社会的关系反而日益疏远。

整合功能指大众媒介通过对信息的选择、解释和评论,把社会各个部分联系起来,协调一致,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对社会周围的环境作出有效的反映,把人们的视线集中到适应当前情况的最重要事件上来,

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环境监测功能的失调。

文化传递功能指大众传播能够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比继续教育离开了学校的成年人,促进社会成员共享同一价值观、社会规范和社会文化遗产,从而增强社会凝聚力。

议程设置功能指激励和动员群众投入到当前的事件中去,提出对策,抵御有碍于社会安定的各种威胁;通过解释与评论,防止因报道某些事件和敏感问题造成的过度刺激;将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到某些事件上去,并使这些事件广为传扬,形成议论中心。

功能指那些有助于一个特定体系的适应或调整的,可以观察到的结果。

传播者即传播主体,包括单个的人和一切从事传播的组织与机构。

把关人传播者不可避免的要站着自己的立场与视角上,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这种行为就叫做把关,凡是有这种传播行为的人就叫做把关人。

双重行动模式巴斯把传播媒介的把关活动分为前后相连的两个阶段、两个步骤,这就是“双重行动”第一阶段是新闻采集,这里的把关人是记者;第二阶段是新闻加工,这里的把关人主要以编辑为代表。

潜网布里德认为,任何处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传播媒介都担负着社会控制的职能,而这类控制往往是一种潜移默化、不易察觉的过程,用一个形象化的词来概括就叫潜网。

《报刊的四种理论》是1956年由施拉姆参与撰写的一本传播学经典著作,书中的报刊实际上指的是整个大众传播事业。所谓四种理论即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和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反馈受众对传播的控制主要表现在反馈上,反馈就是受众对信息传播所作出的反应,就是受众意志的显示。 控制研究就是专门考察传播者及其活动特征,揭示传播者所处时代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自由主义理论兴起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本质上体现着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特征,反对针对传播活动实施任何形式的限制,认为通过“观点的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的过程,最终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

社会责任论是针对自由主义发展的弊端而提出的,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改良、发展与完善。主张传播媒介在享有充分自由的前提下,在社会为它提供自由保障的环境中,还应主动、积极的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权利的媒介》是美国传播学批判学派学者阿特休尔1984年所著,在西方被认为是第一次对《报刊的四种理论》造成重大挑战的著作。

内容分析就是研究被分析的内容。所谓“内容”就是社会上传播的各种各样的信息。

符号,通常指字母、电码、语言、数学化学符号、交通标志等,凡是能够作为某一事物标志的东西都可称之为符号。

信号是指某种颜色、声音、动物、动象等代替某种条件刺激,已引起高等生物的条件反射;而这些颜色、声音、动作、动象就称为信号。

宣传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的社会行为

编码就是把讯息或消息转化为适宜于传播和能够使接受者接纳和理解的各种符号(语言、文字、图像) 译码是指信息接受者要把符号重新还原为讯息,以便得出它的含义。

信息量低是指社会的信息流量低于社会需求,以致难以满足机制的需要,更不能促其发展。

大传播信息即新闻,新闻通过社会上各种新闻媒介向四面八方传播,为众多的接受者所共享,是一种公开的“大传播“的信息。

抽绎就是经过选择和舍弃,引出事物的头绪来。它是语言最有用的特性之一,也是我们是否具有概括事物或问题能力的表现。

信息自选过程受众对传媒所传递的信息是有选择的,而不是照单全收,他们要经过信息自选过程,即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才会对传媒所传递的信息予以部分或分量的吸收和利用。

渠道是指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相互进行信息交流的各种途径、手段、方式。

媒介扩大人类信息交流能力的传播中介物称为“媒介”,媒介包括个人与个人进行信息交流的中介物(电话)和用于向社会公众进行公开、定期传播的工具(报刊)

热媒介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高,能高清晰度的延伸人体的某一感觉器官,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参与程度低,想象力发挥程度低。如印刷、无线电广播媒介。

冷媒介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低,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需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参与程度高。如电话、电视媒介。

“便士报”是指19世纪30年代首先在美国创办的每份仅售一便士的大众型廉价报纸。

《媒介即讯息》是麦克卢汉的重要著作之一,“媒介即讯息”是他的媒介理论中心点。根据他的观点,重要的是媒介本身,是新闻的传播媒介的出现,因为传播媒介中的变革,本身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某种讯息,引起社会的某种变革。

“靶子论”指在西方大众传播研究初兴之时,曾经流行过的一种把受众当作“靶子”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大众传播的受众是被动的、相对而言无自卫能力的“靶子”,很容易被大众传播媒介射出的“子弹”击倒。

个人差异论指以“刺激—反应论”的心理学模式为基础,从行为主义的角度描述受众,认为不同的受众成员对大众传播信息的不同的接收行为,取决于个人特性的千差万别的受众理论。

社会分类论指以社会学为基础,注重各社会群体的特性差异对受众成员的媒介信息接受行为的影响的受众理论。

社会关系论指着重分析受众成员日常的社会关系对其媒体信息接收行为的影响的受众理论。

选择性因素传播学界把受众心理上对传播的选择过程称为选择性因素,并认为它是与传播效果密切相关的中介因素。

选择性接触指面对着众多的媒介信息内容,受众成员无法毫无选择的被动的注意所有这些内容并对它们作出反应,他们只能根据自己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不同目的、不同兴趣,有选择的使用媒介,有舍弃的注意和接受媒介信息。

选择性理解是指受众对已被接触和感知的大众传媒的信息所给予的意义,同传播者给予的意义是否一致,而理解的程度对于劝服来说是具有决定性的。

选择性记忆是指手中成员对自己所接触、理解的媒介信息,并非能全部长久的印入脑海之中,而只是有筛选的记住一部分内容,其他媒介信息则被从记忆中排除出去。

电子媒介受众调查是以家庭或个人为调查对象的基本单位,根据科学的原则,从受众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户或样本成员,对他们进行测定的受众调查。

面对面调查法指调查人员登门造访调查对象,进行当面问答,让调查对象当面填写调查问卷表的采集数据的方法。

传播效果是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以及传播活动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

有限效果论是大众传播效果的一种理论,他极端强调大众传播影响的无力性和效果的有限性,是克拉帕在《大众传播效果》一书中提出来的。

视野制约效果:大众传播制约着我们观察社会和世界的视野。

传播技巧指唤起受传者注意、引起他们的特定心理和行动的反应,从而实现说服或宣传之预期目的的策略方法。

现场理论也就是在传媒内部工作的人所持的观点。

传播流程指的是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

一面提示对某些存在对立因素的问题进行说服或宣传时,仅向说服的对象提示自己一方的观点或于己有利的判断材料的传播技巧,成为一面提示。

免疫效果拉姆斯丁等人认为,由于包含着相反的观点的“说明”,“两面提示”就像事先接种疫苗一样,能够使人在以后遇到对立观点的宣传时具有较强的抵抗力。两面提示的这种效果被称为免疫效果。

意见领袖在传播学中,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

自信心假说贾尼斯认为在自信心的强弱和可说服性的高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即自信心越强,可说服性越低;自信心越弱,可说服性越高。

说服性传播指通过劝说或宣传来使受传者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的传播活动。

长期的预期效果是指就某一主题或某项事业进行的长期信息传播所产生的,与传播者意图相符的累积效果。 常识理论即公众通过日常接触和使用传播媒介的直接体验而形成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社会科学理论是从个人、社会与媒介的三者关系出发,通过对媒介活动及其客观结果的定量、定性研究而获得的系统知识。

休眠效果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性的负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得到马上发挥,处于一种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可信性的负影响减弱或消失以后,其效果才能充分表现。这种现象霍夫兰等人称为“休眠现象”

两面提示对某些存在对立因素的问题进行说服或宣传时,在提示己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传播技巧。

恐惧诉求就是运用敲警钟的方法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成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向一定方向发生变化的说服方法。

可说服性在传播效果中,容易或难以接受他人劝说的个性倾向,称为个人的可说服性。

沉默的螺旋指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使“优势意见”显得更加强大,这种强大反过来又迫使更多的持不同意见者转向“沉默”。如此循环,便形成一个“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

培养分析格伯纳等人认为,在现代社会,传播媒介揭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由于传播媒介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发生着很大的偏离。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他在不知不觉当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

知识沟理论1970年,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等人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这样一种理论假说: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低者更快的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上线效果假说指美国传播学者艾蒂玛和克莱因于1977年提出的一个观点: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达到某一上限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慢乃至停止,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到来的也就早;社会经济地位低者虽然只是增加的速度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能够在上限上赶上前者。

专题调查指就某一特定问题或某次大规模宣传报道活动的效果进行的个案研究。

文化霸权西方马克思主义先驱人物葛兰西,提出了有名的“文化霸权”理论。它是指统治者除依赖暴-力来维持社会的政治经济秩序之外,还必须具有意识形态上的领导权,由此导致被统治者在心理观念上的顺从和满足于现状,而这种领导权只能建立在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共同信仰上,也就是建立在统一的意识形态上。

社会文化学派在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以伯明翰大学的霍尔为代表的一批学者,主要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角度研究传播,将传播活动置于文化的背景中,把传播问题同文化现象联系起来,立足点在“文化”方面,所以,他们有被称为社会文化学派。

异化是个比较复杂的哲学概念。一般地说,异化是指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脱离生产者、同生产者相对的异己力量,并反过来统治生产者的一种社会现象。

物化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鼻祖卢卡奇提出的“物化”,是指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每个人的必然的直接现实,它最集中的表现就是商品拜物教,这种虚假的意识犹如“社会水泥”,构成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保护层。 政治经济学派在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以累斯特大学的默多克和戈尔丁为代表的一批学者,用马克思关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理论,探讨传播媒介的所有制结构,以及媒介的控制问题,着眼点在“经济”方面,所以默多克和戈尔丁一派在批判性传播研究中,又被称为政治经济学派。

数字化主要指的是与模拟技术相对的数字化技术,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数字化产品和未来的数字化时代。数字化技术是将诸如声音、图像、文字、色彩等可感的信号,通过二进制编码转换为由“0”和“1”组成的

数字信号,即计算机语言可处理的信号的技术。这种信号可以压缩、保存、传输、加工、复现,容易加密。

【传播学专业名词解释】相关文章:

传播学名词解释大全09-23

传播学部分名词解释09-23

传播学基本概念名词解释09-23

水利专业重要名词解释09-23

审计专业名词解释09-23

民法专业名词解释09-23

教育专业名词解释09-23

常见金融专业名词解释09-07

淘宝常用专业术语名词解释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