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意见>《我国养老保险现状与改革的几点思考

我国养老保险现状与改革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11-22 08:18:26 意见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我国养老保险现状与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我国养老保险的发展现状

20世纪80年代实行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试点开始进行改革探索,90年代改革全面展开并不断深化,建立了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的基金筹集模式,确定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筹资模式,统一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是“以支定收,现收现付,收支平衡”的基金管理方式,尽管当初设立个人账户的目的是建立一定的养老基金储备,但目前实际上仍属于现收现付式。由于我国面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趋势,显然目前的现收现付式将无法应付未来的养老金开支的需要,因而许多人主张将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的筹资模式及时地转为部分基金式。然而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的转轨并非轻而易举,必须探其转轨的可行性。

二、近年来养老保险中出现的问题

我国现在的养老保险制度还面临着许多问题,表现在如下方面:

1、 人口老龄化的压力日益加剧,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构成了越来越重的压力,

造成资金需求的积聚增长,社会负担加重,对国家财政的稳定非常不利。

2、 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明显过窄,很多人老年保障问题也尚未解决,社会保障关于权利保障、

普遍性、平等性等基本原则就没落实,部分公民仍未享有相应的养老保险权益。

3、 近几年,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的省市越来越多。解决基金缺口可以通过提高费率,扩

大覆盖面和强化征缴等手段。提高费率虽可适当缓解当前基金困难,但无疑增加了企业长期支付的负担。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分开管理是必由之路,但两种风险随之而来,一是统筹基金不足引起的“中人”、“老人”养老金的支付风险;二是“新人”、“中人”个人

账户积累额的金融风险。因此,话题集中到如何有效解决个人账户积累的投资运营问题和多渠道资金补充统筹基金缺口问题。

三、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措施

1.养老保险引入投资理念。目前,参加社会统筹的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比较多,但购买商业性补充养老保险的企业和个人并不多。近段时间,各保险公司都推出了几款国际普遍流行的投资型保险,这些产品都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作,是在职人员可以选择的。保险公司推出投资类团体养老保险,就是将上述运作方式引入到养老保险中,这些产品的共同点是:交费灵活,投保人可以不定期、不定额交费;投保人可定期收到账户对账单,清楚地了解投资收益、费用水平等要项,也可随时查询;投保人到达养老金领取年龄时,领取方式也比较灵活。

2.财政补缺,延长退休年龄。面对养老保险基金的巨大缺口,确定延长退休年龄的方案,退休年龄的延长可以同时起到基金增收减支的功效。据测算,在我国退休年龄每延长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收40亿元,减支100亿元。个人账户支付计算年限应男女有别,并适当延长。个人账户养老基金应归个人所有,不做调剂。同时,将男女职工支付年限分开计算并适当延长,男职工退休按13年,女职工退休按15年确定。将个人账户支付阶段转由商业人寿保险公司操作,由退休职工自愿选择购买各人寿保险公司的终身年金。

3.规范养老基金的管理。目前,一些单位在交纳养老保险费时,存在少报、隐瞒职工人数和缴费总额的现象,致使养老保险基金严重不足的状况难得缓解。为确保养老保险费足额增收到位,应对缴费情况进行全面稽查.除此之外,规范个人账户基金的资本化管理也十分迫切。我国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仍较为狭窄,虽已开放保险资金进入证券市场投资,但其形式是间接的,仅仅局限于投资证券、投资基金。投资渠道的狭窄和投资方式的单一,不利于保险资金运作的收益性、安全性及流动性,导致投资成本较高,同时也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因此我国应尽快出台关于养老保险基金的资本市场运作条例,加强监管的力度,提高商业保险公司进入养老保险市场的门槛,以确实保证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

4.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须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层次须不断提高。养老保险金支出的增加,需要有更多的人参加养老保险,才能筹集到比较充足的养老保险基金。在经济成分多元化,非公有企业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养老保险覆盖面过小,将制约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因此,在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中,应当把三资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及城镇小集体企业职工逐步全额纳入基本养老保险中来。如果提高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层次,实行省级统筹,在一个省内,基金的共济功能就能够得到有效发挥。

5.建立多元化的养老保障制度。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在有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的企业,退休人员由于能够从国家和企业两方面获得养老待遇而保持与在职期间基本相同的经济地位,而没有被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的就业群体,在有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情况下,也能获得一定保障。但是,补充养老基金的经办机构没有规定。学者们认为,建立统一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是必要的,但是具体经办机构应由企业自主选择,合理的做法是,商业化经营并形成竞争机制。

《关于我国养老保险现状与改革的几点思考》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综上,中国当前实行的养老保险体制基本上是符合现实国情的。由于改革方案很难尽善尽美,当前的养老保险体制还存在着许多理论上和实践中及待解决的问题。只有在在改革进程中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才可能获得成功。

我国养老保险体制现状与改革2017-05-12 09:04 | #2楼

一、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现状

(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国家改革养老保险体制难度加大。

中国的人口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相比更为年轻,不过由于独生子女政策这一人口因素,在老龄化方面迅速接近这些国家的水平。这意味着自1990年以来一直在进行的养老金制度改革有必要加速。这个任务相当特别重要而又令人望而却步,因为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多的人口;一半人口生活在农村,在覆盖率、贫困、不平等和政策方面面临的挑战更大。

(二)我国现行养老保险体制存在许多威胁到可持续性的问题,改革养老保险体制是必然的。

根据基金的管理和支付,养老保险体制可以分为三类,即现收付制、完全积累和部分积累制。现收付制就是政府利用在职职工缴纳的养老费用来支付已退休的老年人的养老金,并承诺该时期在职职工年老后的养老金支付。在现收付制下,老年人的养老金实际上是以隐性债务的形式存在的,即退休老年人的养老金债务由当代在职职工的养老保险贡献支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和加速,缴纳养老保险金的人数下降,而养老保险受益人数却不断增加,严重的财政失衡必不可免。完全积累制是本代人对自己的收入进行跨时间分配,即将自己年轻时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积累起来,工资及退休时使用。部分积累制是介于现收付制与完全积累制之间的混合模式。它是养老保险体系较为理想的模式,目前很多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都朝这个方向改革。

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体制实际上仍然是现收付制。尽管1997年以来,我国确立“统账结合”的混合养老保险模式,即旨在吸收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的优点,以统筹基金的现收现付制满足当前养老金支付需要,以个人账户基金的积累制培养个人的责任意识和应付人口老龄化,较好地体现了社会互济和个人责任相结合、公平和效率相结合的原则。但由于转制成本问题,加上我国目前经济中存在

的种种不利与积累制运行的障碍,实行个人账户的积累制部分在我国尚难以运行,个人账户其实还是“空帐”。因此,当前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体制仍主要是现收付制。

二、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养老保险改革存在财政困难

在现收付制度下,在职职工的缴费用来支付已退休老年人的养老金。因此,这时不存在个人账户。而在确立了“统账结合”养老保险模式后,个人账户实行的是基金积累制,这就导致了之前的参保人员没有个人养老金积累。国家为了负担这一转轨成本,则有社会统筹基金支付。从而,导致个人账户“空帐”不断扩大。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因资金缺口所产生的财政困难还将进一步。

(二)财政收入结构将是制约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的主要因素

按财政收入形式,财政收入可以划分为税收、公债和其他收入三大类。西方国家税收收入主要由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社会保险税、遗产税、物品及劳务组成。与西方各国不同,我国社会保障税制金缴纳得比较少,直接向个人征收的税收收入在税收总额中所占比例较小。尽管基本养老金制度的参保人数加速增长,但征缴率的增长却从2017年的25.1%放缓至2017年的17.1%。征缴率是指按月缴纳的参保人与总参保人的比率。私有账户有所增加,而每月缴纳额则间歇性地停止。这样很难保障养老金的资金来源,因而,不能实现财政的“专款专用”。

(三)我国当前的财政支出结构也不利于养老保险体制的改革

目前,我国国家财政的主要支出为:基本建设支出、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政策性补贴支出,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仅局限于“抚恤和社会救济”。可以看出,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有较强的资源配置职能,但不利于收入分配的公平和实现养老体制的财政平衡。

(四)养老保险费征费率的不合理与不平衡

退休金双轨制使得公务员与私有企业雇员在养老金缴纳和获得上存在巨大差别。公务员个人无须缴纳社保,由国家预算来为其退休金买单。从替代率角度来说(即养老金与退休前工资的比例),公务员与私企雇员的养老金也存在巨大差异,公务员的养老金替代率平均为80%,而私企雇员平均为40%。尽管公务员退休金改革自2017年来已在五个试点省份展开,但进展十分缓慢。

(五)养老保险金的管理分散

基本养老基金在地方政府层面进行管理导致各省份之间存在巨大不同。劳动力的流动导致职工工作时在一个省份缴纳养老保险,但退休后可能会在另一省份领取退休金。在那些庞大劳动力流入的省份养老金系统收支有盈余,而缺乏在职

参保人员缴费的省份却时常面临赤字。例如,2017年广东的养老金净流入为406亿元人民币,部分是来自于巨大的在职参保人员及相对较少的退休参保者的贡献。相比之下,作为老工业基地之一的辽宁省,2017年余额为负35亿元人民币,主要由于在总的参保人员中退休者占很大一部分比例。

(六)国家缓冲机制潜在的高风险

国家缓冲机制──全国社会保障基金(NSSF)2001年至2017年平均回报率为

9.17%。可以看出国家战略储备基金高度依赖权益类投资回报,约占其资产的三分之一,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此种结构具有很高的潜在风险,并可能导致基金的高波动性。例如,NSSF在2017至2017年股市繁荣时期收益颇丰,然后在金融危机后2017年出现急跌,2017年再度大跌。作为国家缓冲机制,稳定性是首要目标,因此资产配置重要的是应更倾向于追求适中且稳健的回报。

三、我国养老保险体制的改革

(一)实现社会统筹和个人相结合的养老制度的基础上,合理消化转轨成本 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虽然存在巨额的个人账户“空帐”,但也有相当规模的结余,这部分可在安全有效的营运机制和环境下用于投资,投资盈余用于弥补转轨成本。近几年,我国的金融市场、法律监督体系日益健全和完善,完全有条件利用累计结存进行投资盈利,以消化体制改革中出现的转轨成本。

(二)开征社会保障税

与“费”相比,“税”具有强制性和法制化的特点,开征社会保障税后不仅税基有一定的保障,而且还能通过税收的设计,特别是通过税收的优惠减免设计,激励企业积极缴纳社会保障税,增加养老金统筹部分的收入。开征社会保障税,把社会保障税作为一种特殊税收对待,税款进入专门的信托基金账户,通过信托基金的形式实行“专款专用”,用以支持养老金等社会保障的支出。

(三)政府对养老金进行集中管理

中国政府目前计划将目前由地方政府管理的养老金进行集中管理,虽然尚无具体决定。 集中管理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地方养老金赤字将很快通过资产再分配而被消除。

(四)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政策

立足于中国国情,结合养老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就业形势的发展变化科学论证,随着社会共识逐步增多,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基础上适时提出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政策建议。实行该政策,在此期间原本应退休者继续缴费,一方面弥补了基金总额的不足,另一方面又相对减少了基金的支出额。这将使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和支出更平稳。

四、总论

总之,通过对我国养老保险体制所存在的缺点与不足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制还处于很不完善的阶段。因此,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制的改革方向,应从我国国情出发,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兼顾长远利益。随着改革的进行,我国的养老保险体制也能使全体人民老有所养,保证全体成员的基本生活需求。

【我国养老保险现状与改革的几点思考】相关文章:

对中国养老保险现状的思考与建议09-25

对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现状的几点思考09-25

关于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现状的几点思考05-16

我国海洋权益维护的现状策略及展望思考09-25

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其思考09-25

我国薪酬制度的现状05-18

对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思考11-28

机关党建的现状与思考09-25

我国LED行业发展现状09-25

我国网络直播市场现状分析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