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效果>《谈如何提高小学思品课教学效果

谈如何提高小学思品课教学效果

时间:2022-11-18 18:43:39 效果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谈如何提高小学思品课教学效果

思想品德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全面提高人的素质起决定作用。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包括道德素质,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和心理素质,这些都是做人的基础。凡是成功的教育都是把“以德育人”作为根本,思想品德课是小学德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加强与改进思想品德的教学,对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积极的推进。

谈如何提高小学思品课教学效果

一、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能力,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要在教学中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乐于思考,乐于回答。

1、设计课堂提问要注意层次性。根据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的认知规律,围绕中心,层层深入地提出一系列问题。

2、设计课堂提问要富有启发性,品德课的提问一定要问在点子上,以利于引导学生动脑思考。

3、设计课堂提问要有针对性。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育观点更能渗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产生正面的心理效应,提问必须加强针对性。如1、你在家里帮不帮父母做家务?2、如果父母不让你做,该怎么做呢?由于设计的问题有针对性,符合学生年龄,学生有话可说,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这种愉快而热烈

的讨论中,强化了学生的责任感,并认识到了从小要热爱生活,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做妈妈的小帮手。

二、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直观教学法

1、在讲明道理时使用直观教学法

思想品德要着重明理,但给小学生明理很不容易,所以在这一环节上运用直观教学法,目的在于用具体的事实,形象的比例,分析蕴寓其中的道理,然后再抽象、概括、深入浅出的讲明观点。

2、在指导行为中使用直观教学法

对小学生进行行为指导,越明确越好。目的在于使行动具体化,并展示最佳行为方式。比如,在教学《东西要放在一定的地方》一课时,精心设计了情境,一个房间中,乱放了很多东西。请学生思考这样做有没有什么不好?应该怎样做?让学生动手操作。认识到物品摆放要合理。既直观又有趣,对学生进行了正确的行为指导。

三、品德课教学要联系实际,回归生活

《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中指出:教学要联系学生的思想品德。实际和社会实际,符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

教育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产物。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回归生活”目的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使学生拥有丰富的经验。联系实际要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三贴近”为原则,材料来源

于生活,学生们就会觉得教学内容具有真实感,有利于增强品德的说服和感染力。我们不妨举一些身边的例子如:乡镇企业的腾飞、学校面貌的变化、农村生活的改善等。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具体表现,结合教材内容和实际情况,有目的的渗透品德教育。

总之,教学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善于把握全局,立足于明理、激-情的学科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实效。

如何提高小学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

谈如何提高小学思品与社会教学效果2017-03-15 17:13 | #2楼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学生的体验、参与和实践,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培养道德情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避免简单说教;突出综合性,强调活动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创设品德与社会的活动情境,贴近儿童生活,易于儿童接受,组织学生走近社会、注重践行,在课堂上组织讨论、引导学生交流。改变过去那种品德教育与现实生活相脱离的德育灌输方式。在该课程的具体教学实践中,应注重以下几点进行教学:

一、贴近生活、注重体验

新课程呈现的文化是儿童的文化,要求以儿童现实生活为基础,但也不是学生生活的简单翻版。《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就是以儿童真实生活为基础的,它面向的是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所选的题材都是来自于儿童生活,来自于他们所喜欢或探究的主题,所营造的学习环境的非常自然的。如教学《我爱我家》时,我们让学生回家采访自己的父母,了解他们一天干了多少事,了解父母的辛苦,学会感激家长,体谅家长的难处,尽量少给家长添麻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生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广泛地接触了生活,接受了大量的信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走进社会、学会实践

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并通过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

《谈如何提高小学思品课教学效果》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陶行知说“社会即学校”,要“在生活中找教育” .学校课堂上、教材上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必须拓宽到社会上去,让学生去接触社会,学生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走进社会、体验生活,在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在真实丰富的情感体验中,进行自我教育。如教学《身边的“朋友”》一课,在课前调查中,学生发现公共设施遭破坏特别严重:居民都把垃圾倒在垃圾桶外、公用电话遍体鳞伤,消防栓被货摊挡住,窨井盖失踪要改变这些现状,靠我们的孩子是力所不能及的。怎样才能让学生所掌握的观点不是纸上谈兵呢?我们学校联合小区干部,开展了保护身边的“朋友”行动。带领学生再次实地考察被破坏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探寻导致破坏的各种原因;想想提高保护公共设施的方法,并设计出实施方案。正是在这富含生活性的情境引导下,把儿童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社会实践能力。

三、组织讨论、学会交流

讨论是最常用的儿童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在品德与社会课上的讨论,教师应当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防止形式上的讨论。

(一)确定主题,设计问题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涉及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无论是什么类型的问题,都有值得探究和讨论的地方,因此,教师首先可确定讨论主题,主题可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确定,确保主题与学生生活的紧密性和主题的开放性。之后,教师可设计问题,问题的设计必须针对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能力,不能设计难以激起学生参与讨论热情的容易问题,也不能设计超出学生能力范围的复杂问题,必须难易适中;设计可以围绕一个集中的问题展开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这个问题除了要难易适中外,还必须是学生最关注、最迫切想寻求答案的问题,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使其全身心的投入到品德与社会课堂学习的全过程,当学生的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欲望被激发出来的时候,他们对问题链中子问题的解决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总之,探究性谈论式问题是复杂的,是在探究活动的进行过程中不断深化和推进的,因此,科学、合理的设计探究性讨论问题非常重要。

(二)运用讨论,解决问题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将学生分成组,确定每组各个成员的角色和任务,引导学生自由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小组成员可就讨论主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积极听取其他同学的观点和意见,而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学生一起整理问题,并合理给出自己的建议;随机派一名学生代表汇报讨论过程和结果,对于讨论结果的呈现,可采用口头汇报形式或书面表达形式。最后,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可由教师对各个小组的观点和意见进行梳理和总结,也可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从而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充分的表达。比如,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常常会涉及一些民-主生活常识,但是由于学生对这些常识并不理解,教师可让学生从最熟悉、最接近民-主生活类型的事情出发,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养成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讨论过程中,学生不仅了解了民-主生活的含义,他们的民-主意识也会相应的增加,这样,问题就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三)在讨论中深化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

将探究性谈论法应用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目标是深化学生的道德认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比如教材中涉及到了诚信的问题,教师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加深对“诚实守信”意义的理解,并感受一些不诚信的行为给社会和个人带来的不良影响,然后可设计讨论主题“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学生对得到的认知更加全面,更加深刻,懂得“做人要做诚实守信之人”的道理。

总之,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性极强的课,这种性质,决定了它是不受时间、地点、形式、内容所约束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也应该百花齐放。我们教师要踏踏实实立足于平时的教学,取出华而不实的花架子,我们教师要凝心静气才能少一些浮燥,多一种深思,少一些客观,多一些努力,少一功利、多一些深思与多一些务实的探究。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再学习。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能真正达到教学目标,品社课堂也一定能焕发生机和活力,课程改革也一定能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前进。

【谈如何提高小学思品课教学效果】相关文章:

如何提高物理实验课的教学效果11-21

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09-21

如何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果09-21

如何提高中学物理教学效果03-13

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之我见09-21

思政部搞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调研报告09-21

小学思品课开放式教学的实践与体09-24

小学思品工作计划03-06

中学思品课教师汇报材料09-22

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实践与探索09-21